铃医秘方治哮喘,其效立竿见影! 及吾之《纳气平喘汤》治肺肾两虚型喘症,附医案!
今天
张志远教授号蒲甘老人,乃山东中医学院建院八大元老之一,行医期间,发现玲医并非全部为骗术,手中多有几手绝技,有药到病除之效。
1945年张志远遇一铃医在贸易集市摆摊应诊,该医为一举竿郎中已70余岁,由弟子牵着毛驴寻诊四方。其时,有一老妇气喘吁吁拄杖而来求其诊治,老妇言医院诊其为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郎中给予大补阴汤5包散剂,嘱以纱布包煎分2次服。患者服后症状大减。老妇人又去复诊,郎中嘱继服1周,疗效很好,该妇人病愈。后该郎中所用之药被他人透露出来,该散剂由6种药物组成,分别是麻黄、细辛、白芥子、五味子、半夏和少量的洋金花。
按:详察此6味药:麻黄,味辛温,宣肺平喘;细辛,味辛,有祛风散寒、温肺化饮之功;白芥子,味辛温无毒,有温肺豁痰利气之功;五味子,性温味酸,有敛肺止咳之功;半夏,辛温,有温中化痰、降逆止呕之功;洋金花,即曼陀罗花味辛性温,有止咳平喘之功。
观全方药性为辛温化痰、止咳平喘之剂,与补阴丝毫不涉,为何名大补养阴汤令人费解。张志远曾云铃医治病,为了保密开方时不写真实方名。比如外感风寒哮喘发作,开麻黄汤加川贝母,暗中却与小青龙汤,俗谓腾笼换鸟。
虽然名实不符,但疗效较好,因此患者并不追究。此大补养阴汤当亦为遮人耳目之名。又洋金花辛温有毒,用时当注意用量,用量过大可致中毒甚则危及生命。
喘证古称上气、喘息。一般通称气喘。指以呼吸急促为特征的一种病症。简称喘,亦称“喘逆”,“喘促”,是指呼吸急促,甚至张口耸肩,鼻翼煽动为主要特征、现代医学的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心病等。
喘,其发病与肺肾关系密切,盖“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纳升降失常,斯喘作焉。”见《类证治裁·喘证论治》。喘证颇多危急病情,须辨证精确,治疗及时。大要分为实喘与虚喘两大类。实喘的基本病理属于“清浊相干,气乱于肺。”见《灵枢·五乱》。
喘症不同,有虚喘,有实喘。实喘看其症若重而实轻。用用射干麻黄汤类可取良效。然实症之喘,气必大急,喉必作声,肩必抬起,非若虚喘,气少急而喉无声,肩不抬也。 虚喘乃肾气大虚 。肾为气之根,主纳气。肾气虚衰,气不归元则肾不纳气。症见呼多吸少,喘促,动则喘甚,自汗神疲,气短,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弱或虚浮无根等。治宜补肾纳气。 针对虚喘,余有一方,取名《纳气平喘汤》。治疗肺肾两虚型喘症,屡有捷效也!处方组成 ;葶苈子30g红景天20g人参20g麦冬20g枳实15g苏子15g山茱萸20g白芥子15g五味子10g 。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 补肾益肺,平喘止咳化痰 。 主治 支气管哮喘,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心病。 加减方; 阴虚严重者,加生地玄参以加强滋肾补水之功;气虚严重直,加黄芪白术;心悸,加酸枣仁生龙牡柏子仁类;有浮肿者,加茯苓苡仁车前子;喘甚,加洋金花蛤蚧类。 此病确实难治,然幸几微之气,流连于上下之间,若用凉药以平火,是速其亡也;然用桂 附以补火,亦速其亡。盖气将绝之时,宜缓续而不宜骤续,譬如炉中火绝,止存星星之火,宜用薪炭引之,若遽投之以大量附片之类,反灭其火矣。更以寒温之物动之,鲜有生气矣。此方中妙在一派补肾补肺之药,与人参同用,则直入于至阴之中,而生其气,肾气生而脾气亦生,自能接续于无何有之乡。况人参又上生肺,以助肾之母。子母相生,更能救绝也。
余用《纳气平喘汤》治疗老年肺气肿医案 ,疗效满意。
鄢某,男,79岁,丰城河西尚庄人,常年气喘胸闷十年余,经常住院点滴输痒暂时好转,诊断为肺气肿心衰,早一周吃了油腻食物又暴发,经朋友介绍于2018年6月12日门诊用中药治疗,刻诊见患者面色泛红而精神萎顿,端坐呼吸,气喘痰鸣,小便偏小,大便难解,舌质红苔光剥,脉急促。处方用《纳气平喘汤》加减 法如下, 红参30g蛤蚧1对g山茱萸30g 葶苈子30g 五味子10g 大枣 10g g红景天20g麦冬20g苏子15g龙骨30g 牡蛎30g 炙甘草10g x5
二诊,各症状大减, ,喘气胸闷轻松多了,精神好多了,唯痰多,原方白芥子15g冬花15g 。以巩固治疗而善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