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药与养生

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膏药。膏药,是中药外用的一种形式,古称薄贴。它是用植物油或动物油,加药熬成的胶状物质。医者把这种胶状的物质,涂在布、纸或皮的一面,由此就可以较长时间地贴敷于患处。膏药在古时候,主要是用来治疗疮疖、消肿痛等症状的。

事实上,膏药,是中药五大剂型:丸、散、膏、丹、汤之一。在战国秦汉时期出现的医学文献中,例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难经》等著作,其中都有关于膏药的记载。那个时候的膏药,是猪脂膏之类的软膏。正是在《黄帝内经》中,记载了一种猪脂膏之类的软膏,称之为“豕膏”,可用于涂治腋部小溃疡。

到了魏晋时期,当时炼丹术十分盛行,而黑膏药就因此而出现了。到了唐宋时期,黑膏药的制备已经逐渐完善。同时,因为医药大为兴盛,膏药的种类也随之越来越多,治疗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就有了可用于跌打损伤的止痛散淤类,可用于脓肿疖子的“抽脓拔毒”类,各种疗效的药膏都得到了广泛使用。

直到明清时期,药膏就已经成为百姓很普遍的用药之一。同时,到了清代,膏药已经发展成为普遍的民间医药,不只是王宫贵族的专属治疗方法了。此时的膏药就已经是非常常用的外治措施法之一了。而到了近代,由于汤药的发展,黑膏药的使用就开始随之减少了。随着现代工艺的橡胶膏的出现,黑膏药已经慢慢的从医院中消失了,但是在民间还被流传着。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用膏药养生,或是外敷治疗疾病,在我国,已经有着很悠久的历史了。并且,早在原始社会,我们的祖先,就发现用某些植物的树叶,树皮或草茎之类,经过碾碎成汁或者糊,可用来贴敷伤口或疼痛的部位。被贴敷的伤口处,就可以感到疼痛的减轻,或是很快止血,甚至能够加速创伤的愈合。在通过经验的不断积累后,从而产生了“贴敷”的疗法。

早在久远的年代,我国的医学家,就有言曰:“膏药能治病,无殊汤药,用之得法,其响立应。”事实正是如此,传统的膏药是中医药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极为丰富的医理承载价值。在当今的中医临床诊疗中,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各科。

由于贴膏治病,其操作十分简单,同时取材也很方便。并且其费用低廉,还具有安全无痛苦的效果,因而是最易被人们所接受的调理身体,甚至是保健身体的方法。加之贴膏的治病范围比较广泛,早已成为人们最易接受的治疗方法之一。特别是常患颈、肩、腰、腿痛等,慢性劳损性疾病的中、老年人,对膏药更是情有独钟,膏药巳成为这类人群居家旅行的必备之物。

膏药是遵循中医中的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功效、主治与归经的原则,充分调动出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多味药物的大复方,以发挥药物的良好效果。它可以通过将药物渗透入皮肤,而内传经络、气血、脏腑,从而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此外,膏药还可以通过我们自发的任意调配,而起到通过局部用药,产生的刺激,在经过体表渗透药物到达脏腑的作用。在人体的经络中,起到纠正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胜偏衰的状况。还可以帮助人体补虚泻实和具有扶正祛邪的作用。

另外,通过现代中医人对人体的进一步了解以及对各种药材的深刻解读,利用传统膏药的滋养,可以起到治未病的提点。通过膏药来疏通人体的经脉,促进气血的运行,调整人体脏腑的功能,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所以,膏药亦因此被更加广大的群众所熟悉和所乐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开始注意膏药的保健作用。

由于膏药是直接敷贴于体表的,因为,制作膏剂的药物,大多气味较浓。为了能够让药效深入体表,还要再加入辛香走窜极强的引经药物。由此才能让药效通过渗透入皮肤,而内传经络、脏腑,起到调气血、通经络、散寒湿,消肿痛等作用。

根据膏药的制作原料,可分为黑膏药、白膏药、橡皮膏、松香膏等。我们目前比较常用的是黑膏药,它是以油和黄丹为基质,再加上中药成分,贴于患处的。一贴可用三至十五天不等,并且费用较低。但是,由于黑膏药的制作,较为复杂,因此就导致了它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所以,在此也建议大家一定要经过正规渠道,或者到正规的药店去购买,以防买到劣质品,从而影响了自身的健康。

此外,据现代药理研究,黑膏药在吸收以及疗效方面,都优于橡胶膏。因黑膏药的制作就比较费时费力。中医医院多开展中药外敷的形式,也就是用中草药粉碎后调入蜂蜜、凡士林等基质呈软膏状外敷后以棉纸、绷带固定,每二十四小时换药次,使用成本较高。而黑膏药,则可每贴揭下后,再次贴敷,是不影响疗效的,因此费用就相较更低一些。

由于膏药,是用于肌表薄贴的,所以,膏药中多是取气味具厚的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的,具有开结行滞,直达病所的特点。因此,膏药的药效,是可透入皮肤产生消炎,止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的。贴于体表的膏药,能够刺激人体的神经末梢,通过反射,扩张血管,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改善气周围组织的营养程度,从而能够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的目的。

同时,膏药上的药物,在患处,可以通过皮肤的渗透,直达皮下组织的,可以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从而发挥出较强的药理作用。此外,因膏药中的有些刺激性强的药物的,这种强刺激,可以通过神经反射,用来调节人体的肌体功能,从而促进抗体的形成,提高人体免疫力。膏药的药物,穿通皮肤及黏膜后,经过血管或淋巴管,而进入体内的循环,由此,也就可以产生全身性的药物作用。

所以说,膏药的功效是与一般的药剂,作用是一样的。虽然膏药只是小小的一方药剂,是贴在皮肤上的,但是,它的处方是跟一般的中药处方是相同且相通的。并且,膏药是不影响与其它药剂的合剂使用的。同时,膏药是具备渗入皮肤,而发挥药性的。例如,很多中药成份,都是具有脂溶性,或者是挥发性等特征的。因此,虽然只是贴在皮肤的表面,但也可使其渗入到皮肤里面,发挥其消炎、止痛、收敛等作用。并且,在贴上膏药后,是可以防腐和防潮的,由此就可保护药性的完全发挥和持久的作用性。

此外,贴膏药一般都是贴于穴位处的,这样就会更有针对性的调理身体。所以,很多医生都说:膏药不是乱贴的。一般,膏药都是贴在可刺激患处的神经末梢处的。通过其能够扩张血管,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来达到调整机体的目的。因此,膏药中的药物成分,可在血液循环时,作用于全身。此外,膏药具备很多好处,我们来一起具体的了解一下。

首先,我们要知道,膏药是通常都是无毒副作用的。我们都知道,对于吃进嘴里的药,都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因为,一般的内服药,吃下去后,是一定要经过肾脏以及肠胃的,因此就会对内脏有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久了,就会使人的内脏功能受损。而膏药,是只贴在皮肤表面的调养方式,它并不需要肠胃的作用来达到药效。因此,贴膏药,可以说是对脏器更加无害的一种调理身体的方法。

此外,膏药的药性相对于其他药物来说,更加平和。一般,我们用西药的话,药性上升的很快,会让人感觉病来得快,走得也快。虽然人在服药后,立刻就感觉好像舒服了不少,但是,其实此时我们的机体,却会有不适应的感觉,并且病情很容易反复。而一副膏药,是可贴两到三天甚至是半个月的,其药性,是通过皮肤进入到了血管,慢慢的渗透进去的。

因此,它的药性,就比较平和,不会让身体不适应,同时能够通过这种缓慢渗透的方式,把病邪彻底抽离身体,不是让病痛暂时的压制在体内,而是将它们排出体外,所以也就很少会有服用西药后,病症反复发作的现象出现了。并且,从环保方面来看,膏药是将药物的药性充分的利用起来的,没有浪费的情况发生。因为膏药贴在皮肤上,药性就会完全渗透进皮肤,不会造成浪费。这就不像一些口服药了,可能会因为吃了其它的东西,而使其药效折损,或者是某种药效或者营养成分,人体的肠胃无法吸收,而导致浪费的情况发生。

因此,我们也可以说,膏药的吸收率,就相应的很高。这主要是因为,从膏药的制作方法和最终形态而讲的。我们常说:浓缩的就是精华。这正能应用到膏药的制作上。这些药材的“精华”,是在膏药制作过的程中被高度浓缩的,使药性可以成倍的增加,而吸收又很彻底,因此,药效当然会很强劲,常常会让人感觉一贴见效。

而有关于古时传下来的“膏药制法”的歌诀,是这样讲的:“一丹二油,膏药呈稠,三上三下,熬枯去渣,滴水成珠,离火下丹,丹熟造化,冷水地下,其形黑似漆,热则软,凉则硬,贴之即粘,拔之即起。”所以,也就是说,制作膏药是非常有讲究的。首先,熬膏药,就应掌握技术和要领。

也就是说,膏药勿太过或不及,如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影响膏药的黏度。其次,下丹的时候,要很注意掌握火候和剂量的大小,温度低会影响丹油的化合,其色就会不泽。大火则易燃,丹量小则膏嫩,而膏嫩就易造成流失,从而起不到固定作用。

此外,如果丹量过大,则膏老,其质脆而不粘,贴敷的时候就很容易脱落。所以,流传下来的相关技法就说:膏药之黑功在熬,亮之功在搅,下丹后要不停的搅,并用扇子或风扇煽动,尽量使油丹化合时产生的气体跑掉,这样,膏药才会光亮,粘腻。所以,制作膏药也是一项很讲究的工作,其中就蕴含了我们祖先的伟大智慧。

具体的膏药适应的病症,其实也同样包含了很多要点在其中。所以,很多中医师就说:膏药使用方便,疗效显著。贴膏药虽是小事,但其中的学问却不少。其实,每种膏药,都有其独特的药理作用的。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掌握好其适应证,最好不要随便通用。例如,因受风寒,而引起慢性腰痛、跌打损伤等,可用狗皮膏或追风膏药的散寒祛风、舒筋活血的特点来帮我们止痛的。

而因热毒郁结,而引起痈疽,初起时,硬结不消、红肿疼痛、脓成不溃,或久溃不愈时,是可用拔毒膏消肿和去腐生肌的。而橡皮类膏药,是具有消炎止痛的作用的,它对风湿痛、腰痛、肌肉痛、扭伤、挫伤等,均有不错的疗效。而我们,对于贴膏药的方法,也要有所了解。

正确的贴膏药的方法是:首先,我们应该用热毛巾,或生姜片,将患处的皮肤擦净,拭干后,再贴膏药。一般,一贴膏药,贴的时间,最长不要超过二十四小时。因为如果时间过长,不仅药物已经失去效用,同时还对皮肤不好,因为长时间在皮肤上贴膏药,该处的皮肤就很难进行呼吸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透气”的情况。同时,贴膏药是应避开毛发较多处的,否则一是可能粘不住,二是撕揭的时候,会带起毛发,引起疼痛。而我们在头面部,特别是近眼处、口鼻处等附近,也是不宜贴膏药的。

而在冬天寒冷的时候,往往橡皮膏药是不易粘贴在皮肤上的。此时,就可将膏药贴好后,用热水袋敷一下,以便粘贴牢靠,以确保治疗的效果。另外,我们再使用黑膏药类的膏药时,可以先将膏药的背面,敷在热水袋外,或者是微火上,熨烤化开,然后等膏药不烫皮肤的时候,再将其贴于患处。此类膏药是可持续贴一至二周的。那么我们再取下膏药后,应该如何清洗身上残渣呢?我们此时,就可以用取下的膏药反复沾取,很快就可以清除药印,此法简单且好用。

讲了以上膏药的好处,那么我们如何识别优或者是劣质的膏药呢?根据1995版《中国药典》中,对中药膏药质量的判断标准,合格的膏药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就是要老嫩皮肤均适宜,贴于皮肤上有适宜的黏性,不会移动位置;同时,其外观应该是油润细腻的,要对皮肤无刺激性;此外,同种膏药的厚度和重量,应基本一致;在常温下保存,两年内不会变质,也不失去黏性。

而以上这些评判标准,大多数都要在使用后,我们才能知道。而对于大家来说,还没使用该膏药的时候,我们在选购之时,就应该了解的是:先看看膏药的外包装,合格的膏药就应该标明其生产的厂家,以及药品的准字号、生产日期、保质期。一般保质期应该是两年左右,并且该膏药的药品说明书,内容详细明了。

此外还要认准国药准的字号,我们说了,膏药是属于中药的一种剂型的,正规合法销售的膏药,就应该有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发的药品准字号。而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药品说明书规范细则》有关规定中,有关于中药说明书的格式上面,就应该标明其主要的成分。同时,在药品说明书上面,还要标明它的功能与主治、用法与用量、贮藏、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内容。

最后,我们还要提醒大家,要谨慎购买地摊上的所谓的“祖传膏药”。很多地摊上的“祖传膏药”,不能说它们是假药,但是其质量真的是良莠不齐,而且很多都是骗人的,这一点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很多卖药者,吹嘘自家的膏药疗效非常好,但事实上,确是很不可信的。由于地摊上的药贩流动性大,并且没有国家认准的质量标准,如果大家真的上当了,也只能自认倒霉。

所以,在此,我们还是建议各位朋友,要到正规医院或药房,或者是正规的渠道来购买具有药品准字号的膏药,比如一些正规医院的,或者正规电子平台的自制膏药,也是可以放心使用的,关键就是要看该产品是否具有国家认证的证书以及我们前文中提到的相关证明。

有关于膏药的贴敷位置,也是有讲究的。我们在贴膏药前,应选择正确的贴药部位,例如偏头痛,就可以贴太阳穴;跌打损伤或者是各种皮肤病等,就可以贴敷在患处;如果是慢性支气管炎,就可以贴我们的肺俞、天突等穴;如果是胃痛,就可以贴脾俞、胃俞或上脘、中脘。同时,我们也要了解,有些膏药,是必须贴于体表特定部位的,如治疗小儿寒积腹痛的“小儿暖脐膏”,此膏药则必须贴于肚脐上,方能有效。

同时,我们要注意,如果是关节扭伤,就应先冷敷关节的扭伤部位,而不应马上贴膏药。因为,用于治疗扭伤的膏药,大多都是具有活血散淤的作用的,如=如果在伤后,马上就贴此类膏药,不但达不到消肿止痛的目的,反而会使局部部位的软组织,充血肿胀,导致疼痛加剧。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在皮肤无破损的情况下,先用冷水冲洗患处,或是用冰敷患处。等到二十四小时后,再热敷或贴敷膏药,这样既可减轻疼痛和肿胀,又可缩短病程。

有关于膏药的不良反应是多数人的话,其实贴膏药以后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适感。可能有部分人会感到局部的微发热或者是发痒,也就是贴膏药处会有以上症状,这是属于正常的反应,大多情况不严重的时候是可以不去特意处理的,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减轻症状乃至症状消失了。但是,还可能有部分人,在贴上膏药后,会出现该部位发水疱的情况。

如果疱体不大,也不易被磨破的话,就应该先停用膏药,待疱体消退后,再贴。而如果疱体较大,并且很容易被磨破,那么我们就可以自己用消毒过的注射器,或是用普通的缝衣针,用火烧红,消毒一下后,将疱体挑破,挤净疱内的液体。然后再用酒精消毒或是涂抹紫药水消毒即可。如果是反复起疱,那么就应该按过敏反应处理。

也就是说,贴了膏药后,该局部部位皮肤出现了丘疹、水疱、瘙痒等反应,就是说明自己是对该种膏药过敏。我们就应该立即揭下该膏药,在过敏反应较轻的情况下,用温水将贴膏药处清洗干净即可,如果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就应该找寻专业机构的专业从业人员帮助我们处理此类情况了。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为大家罗列出一些五脏病的养生和相应的膏药治疗的方法,希望大家能够通过对自己自身的辨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调养健康。首先我们来看看肺脏病的治疗。其实,如果我们用益元类的膏药,也就是补益元气类的膏药,贴自己的肺腧和督脉的位置,就可以帮我们扶持阳经的阳气。

如果能用和气类的膏,也就是理气合气类的膏药,贴天突穴和华盖穴等位置,就可以帮身体扶持肃降阴经的阴气。如果能以和气类的膏药,贴大椎以及肺腧,则可以帮助自身清泄阳经的火毒类的病气。倘如能以益元类的膏药,贴华盖等位置,则可为自身扶持阴经的阳气,就能加强身体清除寒气的能力。

有关肺脏的疾病,首先我们就应该说说感冒。感冒的形成,大多是因为外在的风寒,侵犯了人体的体表,从而影响了人正常的气血流通,而导致的一种疾病。受病的前提,就是人体的阳气不足,整体的机能,尤其是维护体表功能的卫气,它的力量衰弱了。这样,外在的邪气,才容易侵犯进人体来。如果能用补益元气的力量,将人体的卫气加强的话,感冒自然就很容易被解除。

如果我们可以用益元类的膏药,贴我们的肺腧的话,就能加强人体的肺卫。如此就可以解决大部分的感冒的症状。 比如风寒束表之证,也就是普通的感冒,其症候大多是鼻塞、流清涕,口不渴、舌苔白、恶寒、发热、头痛,一般鼻塞声重,喷嚏流涕,甚至咳嗽等等。而用益元类的膏,贴大椎或者肺腧的话,就能很好的调理此类病症了。

一般就是伤湿祛痛膏、麝香壮骨膏,或者是止咳平喘膏,是多被常用于治疗感冒的。因为里面大多都是一些辛热的药物,甚至加了一些冰片、麝香这种辛温走窜的药物,贴敷在相应的穴位,就可以进行相关症状的的防治了。

我们的大椎穴,是和肺腧距离很近的。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取定穴位时正坐低头,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它的穴义是: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其气血特征是:为坚实饱满的阳气。此穴的功能作用是:益气壮阳。

肺主卫气,大椎为三阳经的交汇穴,主风气,通过扶持一身的阳气,加强其能力,而达到去除内侵寒气的目的。而肺俞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一点五寸,属膀胱经。此穴的主治疾病为:肺及呼吸道疾病,如肺炎、支气管炎、肺结核等。肺脏的湿热之气由此外传于膀胱经。它可以调补肺气,补虚清热。

说了感冒,我们就来看一下咳嗽的问题。咳嗽这一症状的形成原因,是有多种的。一般感冒后,会形成的咳嗽,大多是因为感冒的时候,得不到及时的治疗而导致的。元气被郁阻,从而化火气伤了肺阴,导致肺脏的水液流通失常,从而形成了粘痰,也就是所谓的火气炼液为痰。而痰饮则导致了气管和支气管的堵塞,从而就会引起咳嗽和哮喘等症状。一般市面上,是有专门的止咳贴的。

我们此时,就应该补益水气的同时,还要去流通以及调和水气的自然运化,如此才可以重新化痰为饮。这样,粘痰就可以重新变成水液状,再回归到流通的气血中来,如此才是治疗此症状,解决这个病症的根本性方案。所以,我们可以用和气类膏,贴我们的华盖穴或者天突穴,同时根据患者的火气状态,决定是否要用益元类膏药,贴肺腧,如此就是解决这个疾病的基本法则。这样就鞥形成一个阳气上升,和阴气下降的正常的生理循环。

华盖穴是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任脉,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一肋间。此穴可以主治:咳嗽,气喘,胸痛,胁肋痛,喉痹,咽肿。华盖穴的主要功效是:疏布水液、收引水湿、宣发肺气。我们可以仰卧或仰靠坐位。在胸部前正中线上可见胸骨前部,有一微向前凸的角,它即是我们的胸骨角,在此角中点处即为此穴的位置。

天突穴,别称玉户、天瞿,出《灵枢·本输》,属任脉。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主治气喘、咳嗽、暴喑、咽喉肿痛、呕逆、瘿瘤、梅核气。天突穴,最为简单的一个取穴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手指往喉结下面一定,一直一定到锁骨中间位置,我们就会发现有一个凹陷的地方,而这个凹陷的地方中央位置,就是天突穴所在。这个穴位,在祛痰止咳方面发挥的效果很好,能够帮助我们通肺气,可以用来治疗咳嗽、哮喘、咽炎、支气管炎以及扁桃体炎。

接下来,我们看看有关肾病的治疗。一般来说,肾无泄法,以补为主,益元类的膏药,贴在肚脐或命门比较好。贴肚脐是为阴中求阳。肚脐也为人门,可以调理整体的阴阳平衡。作为养生意义上的持久调理,可用益元类的膏药,长期贴肚脐,身体的健康活力可以得到明显提高。这种方法和艾灸肚脐的保健方法非常类似。

一般的情况下,首先是会出现食欲增强,吃饭饭量变大,以及排便痛快的感觉和改变。接下来,就会出现一些轻度上火的症候,比如口舌生疮、皮肤长痘痘等等,这是元气旺盛后,对体内潜伏的毒素,在进行代谢的一种反应。如果原来本就体内痰湿重,那么此时往往会出现津液特别多,小便也会增多的反应。还有,就是会出现腰眼空虚性的疼痛,这也是原来的肾虚症候,被元气所填补后的反应。

出现以上的症状,我们也有相应的方法提供给大家,帮助自己调理相关的症状。第一种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症状,根据其阴阳平衡的原则,来进行辨证的处理。也就是说,比如口舌生疮这类上火的症候,一般我们可以在后背的肺腧或心俞,点揉按压,寻找相应的压痛点,用清火毒,化瘀滞的药膏,膏贴在痛点,可以很快好转。

另一种方法,就是可根据全息对应点的原理,进行处理。比如是子宫肌瘤,或者内膜异位的话,我们就可以选择在八髎穴,贴和气类膏药或者益元类的膏药。其中,如果是寒气重,就可以选择贴益元类的膏药,而内淤血重的话,则可以选择理气的膏药。倘若是内脏有病变的话,那么可以选择在脊椎的全息点上,与肌肉有粘连处或是皮下结节等等处,寻找相关压痛点和其它的相关部位,根据病的属性,再贴相对应的药膏,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了。

心俞穴,心,指心室;俞,同“输”。因其内应心脏,是心气转输,输注之处,为治疗心脏疾病的重要腧穴,故名。 腧穴定位:正坐或俯卧,心俞穴位于人体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二指宽处。心俞不仅为心脏的背俞穴,它所属的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而足少阴肾经为手少阴心经的同名经,即足太阳膀胱经为手少阴心经的同名经之表里经,也是相表里经的同名经。足见,足太阳膀胱经通于心。所以,调理心俞穴,就有宽胸,通络,宁心安神的作用。 心俞是心的背俞穴,俞穴是脏腑经脉之气转输,输注之处。《黄帝内经》中说“迫脏刺背,背俞也”,也就是说明,背俞穴是可以治疗相应的脏腑的病症的。

八髎穴,是一个帮助防治人体下半身疾病的养生保健穴,尤其对腰部疾病有好的治疗效果,对女性的生理保健来说,也是很重要穴位。八髎穴是在我们的骶区,正对骶后孔中。我们可以用食指尖,按在小肠俞与后正中线之前,小指按在尾骨上方的小黄豆大的圆骨突起的上方,这里就是我们的骶角。

此时,我们要将自己的中指与无名指,等距离分开按放,各指尖所到之处,食指尖为上髎,中指尖为次髎,无名指尖为中髎,小指尖为下髎,左右共八个点,合称八髎穴。此八穴常相互配合,联合应用。八髎穴归属足太阳膀胱经,且居腰骶部,有补肾气,壮元阳,强筋骨,健腰膝,调经止带,通利二便之功,是治疗腰骶疼痛,以及生殖系统疾病的要穴,对男女保健有很好的作用。

我们再看看有关于肝胆病的治疗。肝胆为人体气机生发之地,是以疏泄为调理的根本,肝胆病往往转为土属性的症状,所以,对其治疗的基点,往往也是在脾胃,而不在肝胆本身。如果肝气郁结,就会两肋胀痛,且走窜不定,疼痛每因情志而波动。此时,我们就可以用调理气的膏药贴我们的中脘穴。如果是肝阳导致的头痛,多见头昏胀痛,两侧为主,心烦易怒,夜寐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肋痛。此时就可以用和气类膏药,贴太阳穴。

如果是体内积聚肿块,且是因为肝气郁结的话,那么腹中的结块比较柔软,会走窜并胀痛,时聚时散。这个时候就可以选择用和气类的膏药,贴中脘,或者结块的位置。如果是肝阴不足,是会导致肋侧隐隐作痛的,此痛绵绵不已,遇劳累则会加重,此时可以用益元类的膏药贴我们的肚脐,也就是我们神阙穴。

中脘穴,属于奇经八脉的任脉,位处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四寸处,是按摩保健的要穴。中脘穴由于在胃之中,正当胃小弯处,故取名为中脘。因人体六腑的精气都聚集在这里,所以也为人体养生的要穴。中脘穴属任脉,位于任脉之上,它是胃之募穴,也就是胃之精气反应至胸腹的特殊穴位,调理该穴位,就具有理气和胃,化湿降逆,通腑降气的功效。如果能够膏药贴敷该穴位,就能够治疗胃痛,腹痛,腹胀,恶心,呕吐,食欲缺乏,泄泻等症。

太阳穴,是在我们的耳郭前面,前额两侧,外眼角延长线上方,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我们可以用拇指按住眉毛到耳朵之间最凹的地方,前后左右移动,试探着按压,感到最疼痛的地方就是该穴的位置。太阳穴的位置是颅顶骨,额骨,蝶骨以及颧骨的交汇之处,称为“翼点”或“翼缝”,此处是颅骨骨板最薄,骨质最脆弱的部位。在中医经络穴上被称为“经外奇穴”。

太阳穴部位的血管分布相当丰富,人们长时间连续用脑后,太阳穴往往会出现胀痛或重压的感觉,这是大脑疲劳的信号,按摩太阳穴可以给大脑以良性刺激,能够解除疲劳,振奋精神,止痛醒脑,并能继续保持注意力集中,头部进行力度适中的按摩,也是缓解偏头痛,降低血压的有效方法。所以,太阳穴是属于经外奇穴的范畴,轻轻按摩它,可以给予大脑良性刺激,并有清肝明目,止痛醒脑,振奋精神,解除疲劳的功效。

神阙穴,就是指元神出入和居住的地方。这个穴位是心肾交通的门户,膏药贴敷这个部位,其药性最易穿透皮肉扩散到达体内,起到养生和疗病的效果。神阙穴是可以激发元气,元神的穴位,是人体中隐秘也是最重要的穴位,膏药贴敷神阙穴可以起到通经行气,温阳救逆,利水固脱,调理脾阳,益气补肾之功效。

经常调理神阙穴,可以帮助我们安神降气,加强五脏六腑的新陈代谢,让人体气血逐渐旺盛起来,这样就可以有效提升人体自身免疫力,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和充沛的体力,并且能使我们腰肌强壮,耳聪目明。神阙穴是位于我们人体的腹中部的,也就是肚脐的中央位置,与督脉上的命门穴平行对应,前后相连。

所以,通过相关的知识来看,在某些方面,膏药外敷穴位和艾灸穴位是有相同之处的。艾灸穴位是通过艾热,将艾叶的阳热之气,传导入穴位以及人体的经络之中,从而排出体内的湿寒之气,达到疗病和保健的效果;而膏药外敷,则是通过药物的提炼与加工,将膏药贴于皮肤腠理处,通过皮肤将药效渗透入人体内,调理相应的经络和脏腑。总体来说,它们都是很好的养生保健的方法,并且方便易操作,也没有什么毒副作用。所以,是可以被大家采用的日常保健的大法。

(0)

相关推荐

  • 贴膏药过敏用生姜

    贴膏药后有人皮肤会出现丘疹.水疱,瘙痒剧烈.这说明患者对此膏药过敏,应停止贴敷,并进行抗过敏治疗.取下膏药后,可在贴过膏药的皮肤上用生姜切面反复擦拭,或外涂皮炎平软膏保护皮肤,严重者要在医生指导下口服 ...

  • 90后硬核养生:喝酒泡枸杞,贴膏药蹦迪

    说起养生,可谓是近几年最火的名词了,不仅是中老年人,年轻人中的这股风气更胜. 说到养生,80后都不算早,得说说90后. 如今社会的中坚力量已经逐渐被90后取代,在与00后,10后较量的过程中90后失去 ...

  •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中医养生」五脏调理很关键,如何养心最重要 原创中医马大夫2021-05-06 19:42:56 健康的身体,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 所以日常应该注意保养. 要想健康的身体,五脏的调理是很关键的. 中医 ...

  • 《仙姑打老儿丸》,相传已久,驻颜养生功效...

    <仙姑打老儿丸>,相传已久,驻颜养生功效是不虚名的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位年轻的女子,手里拿着一根木棍,在大街上追着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打.过路的人见了,无不愤然,论相貌,那女子无疑是老者的 ...

  • 「五脏养生」肝脏——人体的大将军

    原创中医马大夫2021-05-07 21:40:25 <黄帝内经>讲: 肝为"将军之官". 对!肝脏,就是领兵打仗的将军! 把肝脏比喻为大将军,叱咤风云.出谋划策! 因 ...

  • 五大中医养生穴,几乎可以抗百病!

    经络可以说是人体的支撑,经络一旦不通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我们平时生活中要注重经络的养生,对于经络有很多穴位去调理. 例如遇上头疼脑热等健康小问题,一般情况下大家会选择吃药,或者硬抗.但在中医的眼中 ...

  • 健康养生||预防肥胖,是一生的战役

    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肥胖者越来越多,可谓是"预防肥胖,是一生的战役",在<中医养生>中提到易肥胖者多为太阴人,太阴人是易胖体质,特别是腹部胖,那么作为太阴人应该如何预防 ...

  • 母亲节|送你一份女生春季养生小常识

    母亲节|送你一份女生春季养生小常识

  • 春季养生从三个方面进行,否则是给身体“帮倒忙”!

    多水少油 季节更替带来多风.干燥的气候,加剧了身体水分的流失.头痛.便秘.体重增加等症状都是因春燥上火所致.最简单的排毒方法就是多喝水.每天清晨起来,喝点蜂蜜水,将有助于清洗肠道,排毒祛火. 晚睡早起 ...

  • 春季养生不妨多吃这几种豆

    四季豆 四季豆是很应季的春季食材,是蛋白质含量高的蔬菜,也是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储藏室.四季豆中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而且还是一种难得的高钾高镁低钠的蔬菜. 豌豆 豌豆也是春季的应季蔬菜,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