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日本火柴曾经出过大问题,但几年后它们占据了中国市场
80后们应该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时不时会停电,经常要用煤油灯。每到停电,奶奶总是说,快到灶头上把洋火拿过来……在老一辈嘴里,火柴是洋火,铁钉是洋钉,肥皂是洋皂。某百科上有这样一段话——中国第一家火柴厂是卫省轩于1879年在广东省佛山县创办的巧明火柴厂。到1900年,中国共开设了19家火柴厂。1921年,刘鸿生在苏州创办鸿生火柴厂,改进了火柴配方,改善了生产管理,生产出质优价廉的“美丽”牌火柴。
在当时,中国火柴生产能力极为有限,直到1921年,情况才有好转。《明治维新的国度》里写到——日本出口到中国的火柴,1886-1895年10.4亿盒;1896-1905年29.2亿盒;1906-1915年40.9亿盒。火柴出口,是当时日本最主要的创汇手段之一。火柴生产,是日本的重要产业。其实,日本最开始建火柴厂,只比中国早了两年……
但他们高度重视这种产业。这个叫清水诚的人,1870年出国留学时,主攻造船。但1874年被宫内次官吉井友美劝回国,接下了建火柴厂的重任。
明治九年,日本第一家火柴厂投产,第二年也就是1877年,日本火柴便出口到上海,受到好评。
随着火柴产量越来越高,出口量也越来越大,到明治13年,日本火柴全部国产化。神户等地成为日本火柴产业中心。然而,没过几年,就出大问题了。
明治16、17年(1882、1883),因为粗制滥造,日本出口了大量劣制火柴——其实不止是火柴,那几年整个日本出口都因品质低劣而大受打击——导致声誉大降,出口锐减。
之后,他们建立行会,调整生产,如前文所述,最终,他们的产品占领了中国市场,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有所改变。(本文图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