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市北】历史的回眸——百年广兴里
写
在
前
面
坐落在海泊路、高密路、易州路、博山路之间口字形上的广兴里,是青岛最出名的里院之一。这座历尽风雨沧桑的老建筑,从占地面积、天井开阔、人口数量、年代久远等方面,都堪称岛城之最。
中西合璧造就独特空间布局
广兴里由沿街所建的四座三层楼围成,是一处形状类似大四合院的建筑。它巧妙地将中式四合院与西方洋楼别墅的形制特点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拥有诸多生活功能的独特空间布局。整座里院有150余间房,每间房面积的约14平方米。相传上世纪四十年代最繁盛时,广兴里的居民数量曾达到300户。
广兴里的户籍门牌为海泊路63号,它有四个大门,双双对称。易州路、博山路的两个门位于楼院的中间。海泊路、高密路的两门则偏于西楼一侧,因楼院是依坡而建,所以只有海泊路63号院门可平坦出入,其它三门都有石台阶。建院不久,博山路大门堵死改为门头房,所以至今只存三门。居民不以路名称门,而以朝向称“广兴里南门洞、东门洞、北门洞”。
青岛是一座山城,老市区很难找到平直的马路,大都是蜿蜒曲折、依山顺势。海泊路自中山路至博山路段,基本平坦;由博山路至济宁路段,则是一溜斜坡。广兴里依坡而建,成东高西低的格局。以博山路、海泊路地面为基准,深挖建房,形成从院内看是三层,外观为两层的楼院。走进室内,便能看到每一间地下室都设有楼梯通向二层,为上层住人、下层经商提供了便利条件。
德租时期大鲍岛建设的代表性建筑
广兴里不单在建筑造型上具有中西混合的特点,它的建造过程,也充分体现出中西经济文化的交融。
1901年,广东商人古成章出资聘请德国建筑设计师,在博山路兴建了一座两层的商业楼房。这就是“广兴里”的前身,也是大鲍岛早期由华商建造的、最具西方特色的建筑之一。
大楼分为上下两层,设有地下室。“凹”字形的平面及立面及三段式划分,使大楼显得与欧洲近代公共建筑有些相似。但主立面的两翼并没有突出建筑体量,仅通过砖框进行简单的划分。与同时期大鲍岛的其他建筑一样,这座大楼也使用清水砖拱作为立面语言,只有二层的窗户采用半圆拱,较为罕见。在平面布局上,建筑中央设有联系街道与庭院的走廊,兼做楼梯间,厨房和卫生间则被安置在独立的附属建筑中。
这座大楼只占街坊土地的一小部分。1912年,古成章将楼房连同街坊其余的空地一并出售给浙江商人周宝山。1914年,街坊另三面临街建起楼房,形成一个闭合的大型院式建筑。新建部分沿海波路、沂州路、高密路起造二层房屋。三翼各设一个拱门作为院落入口,通向二层的楼梯也位于其中。建筑随海泊路与高密路地势逐升,以应对博山路与沂州路之间的高差,保证沿街的16间店面全部能够与街道保持平行,而内院通过保持水平,在建筑东侧形成了可以直接进入院落的半地下室。连接楼上16间住室的外走廊与一期建成的部分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庭院的闭合回路。这就是后来著名的“广兴里”。
时至今日,在建筑档案中,我们还能找到1914年6月颁发的广兴里施工许可。就在这份施工许可颁发的两个月后,日本对德国宣战,随即派海军封锁胶州湾。广兴里的建造,成为德租时期大鲍岛建设的尾声。
经济功能齐全造就商业贸易繁荣
广兴里真正成为功能齐全的里院,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事。当时这座里院的住户是大连政记公司员工,三楼为员工住所;二楼为临街门头房,用以对外招商经营;底楼则为商居两用。
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是广兴里的鼎盛时期,四面街上的店铺生意极为兴隆。易州路段以小饭店居多,高密路段有照相馆、锦旗店、杂货铺,海泊路段是理发、土产、镜子等店铺,博山路段有包子铺、馒头铺、童装店等。这里的白天车来人往、熙熙攘攘,晚上华灯齐放、游人如织。戏台、说书场、茶社等诸多娱乐休闲场所,在广兴里一应俱全。
院里还有一家光陆电影院,因为台东镇还有一家光陆戏院规模比这里大,故而一般将其称为“小光陆”。小光陆是岛城最早放映无声电影的场所之一,白天花两盒火柴钱就可看一场小电影,晚上是评书或戏曲等专场。院内设有不少条椅,最多可容纳200多名观众。院内空地的另一边,则建有五排木板房,既可售货,又可居住。其中有三排专卖各种布匹,另两排售卖其它的日用杂货。
广兴里满足了居民购物、餐饮、娱乐等诸多消费需求,去购物则可顺便听书喝茶,去看电影也可顺便购物吃饭,与今日的综合性商业体的经营模式正有异曲同工之妙。街头巷尾甚至流传着“有钱不用出里院”的说法。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广兴里的商业功能逐渐消失,成为纯粹的居民院。
(通讯员:倪凌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