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师必看必读八则课堂教学十忌
课堂教学十忌(新教师必看)
1、课堂气氛沉闷。
思想和智慧的火花,只有在共享和碰撞中才能产生,课堂气氛沉闷和学生心理压抑必然导致教学的失败。
沉闷的根源在于教师统得过死,一厢情愿地大讲特讲;学生展示的机会少,表达的愿望逐渐萎缩;结果造成教与学脱节,师与生游离,课堂死气沉沉。
解决这个问题,教师要彻底解放学生,把话语权还给学生,创造一切机会让学生去说。只有敢说,才能引发学生主动去想,为了说得精彩,他们才会积极思考。说白了,上课就是创设氛围,互相感染、互相激发、互相影响、互相碰撞。形成感动、生动、激动。
2、貌似启发满堂问。
课堂是一个自由、互动,自我展示,汇报成果的舞台,而不是被动接受、等待考核,更不是审判与诘难。
那些貌似启发式的满堂问,不管问题的价值大小,也无论教师是否和颜悦色,学生都会感到厌烦。问与答应该是对等的,学生能提出一个问题,有时比答出一个结论更有意义。
课堂最大的功能,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信,而掌握发问权,设问互答,多元交流,才会让学生积极主动,神采飞扬。
3、回答问题看稿。
课堂是学生能力成长的地方,口语表达作为一项重要技能,既能训练学生的记忆能力、争辩能力、分析能力,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自信自强。
而看着书稿展示或回答问题,显得拖泥带水,优柔寡断。
长此以往,学生会形成依赖,对书稿难离难弃。总之“脱稿”是生成智慧的具体标志与体现,学生最好做到“不脱稿不讲话,要讲话必脱稿”。
4、演讲用口语。
“口语”即随口而出的方言或废话,每位教师要把制止口语当作“课堂文明”来认识。
过多的口语使得讲话随便,细节粗糙,以讹传讹,学生也不易养成严谨的语言习惯,对理科概念定理的明晰不利。
课堂讲演要求语言流畅,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肢体语言运用恰当,有良好的表达效果。
5、形式单调。
新课堂之所以强调教师少讲,让学生多动,其原因就是避免课堂形式单调,追求互动过程精彩。
再优秀的教师如何把持着课堂,不会利用学生当小老师,甚至压抑、剥夺学生的好奇心与展示欲,势必造成师唱独角戏,生作壁上观。
理想的课堂应该是,或谈、或背、或算、或写、或辩、或问、或画、或演、或思……无态不具,生龙活虎,激情迸射,乐此不疲。
6、没有点评。
激情要靠赞赏、主动取决认同。没有点评的课,就像没有彩头的搓麻将,味同嚼蜡。
点评能让人辨别正误,明了得失,鼓舞干劲。
从某种意义上讲,点评的优劣、追问的巧拙是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标志。
7、板面利用不足。
板面是展示、交流、拓展、反馈的平台,利用得好,可以突出重点,梳理知识脉络,强化记忆。
板面的利用,应该充分、自然、随意、及时、不拘一格,注意美观。不利用板面,就等于不重视学生的展示。要让学生愿写就写、想画就画、挥毫泼墨、尽情发挥。
8、无个体展示。
一节课中,个体展示是亮点,是高潮,是激发兴趣、巩固成果、分享智慧的重要途径。
知识在展示中积累,能力在展示中形成,精彩在展示中呈现。
没有展示就难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状况,没有展示就缺少现场生成与互动提高。学生有天生的表现欲,多给他们机会,学生会在暗地里下苦功,为那“台上一分钟”。
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学生还会在同伴的精彩展示中吸取力量,奋发图强。
9、没有主见。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应被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要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学生学知识是为了形成自己的观点,不能为了消灭问题而回避非常规思维,更不能为了统一答案而置学生的创造性见识于不顾。
一切课成功与否,要看是否有不同的认识、思想、观点、方法。
10、无准备,硬逼哑巴开口。
学生在心情不舒畅或有较大的心理压力时,会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记忆力减退,注意力涣散,心灰意懒,百无聊赖。这时,你强迫学生回答问题,无异于赶鸭上架,徒增反感。在学生根本没有反应过来,或准备不充分时,让学生即时作答,学生无话可说,很是尴尬,这也是造成冷场、学生没有热情的主要原因。
让学生有精彩发言,最好让学生先动笔,记录下将要回答的要点、提纲等。
相关阅读:新入职教师必读第6则教学常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