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老照片带你回到100年前的河源……

你知道70年前、90年前乃至100多年前的河源是什么样子吗?你知道河源的孔庙、百年前的龙川龙潭寺、正相塔“长”什么样子吗?你知道市区太平街在大约70年前的一次洪水中,被浸泡到什么位置吗?你知道70年前走动在太平街上的人们,又是怎样的?

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的“国际布道影像档案馆”中,存有二三百幅关于河源(包括各县区)的老照片,记录了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的河源历史面貌。

为什么Soul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广告

这些老照片为何人所摄?为何数量如此众多?

据了解,入清以来,外国传教士蜂拥进入中国进行布道,当时归善、博罗两县,因为发生了几次严重的教案(即教徒与当地人发生械斗),故传教士的布道活动较少,而多前往河源城以及和平、龙川等县,拍摄了大量反映当地风土人情以及布道活动、布道者的照片。

展开剩余90%

据悉,这是目前发现的河源最早的历史照片,包括河源市区、龙川、和平、连平,我们将陆续整理,为各位逐一呈现河源的百年风貌。

从1858年算起(《天津条约》的签订,允许外国人自由进入内陆,传教士在内陆传教受条约保护),到1951年最后离开中国,基督教巴色差会的西牧用绘画和相机记录了他们在粤东客属地区传教情况、他们所看见的并感兴趣的物、事。大量影像是反映清末和民国时期的,记录1949年以后的极少。以下影像标注时间为1935-1951,内容反映的是河源1950年的事。

看到这些照片,各位是否有种熟悉却又陌生的感觉?

河源当时的风土人情:

(摄于1895-1907,河源,新年巡游)

(摄于1895-1907,河源,新年巡游)

这叫飘色,也叫高景,是粤东一些地区的民俗文化活动。上面的小孩子是真人,化妆成历史人物在巡游。电视纪录片《沿海行》中,就详细介绍了陆河高景。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新年舞狮)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新年舞狮)

(摄于1903-1908,新年舞狮)

(摄于1903-1908,新年舞狮)

(摄于1904-1920,河源,妇女的发饰)

(摄于1904-1920,河源,妇女的发饰)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红色朋友推测摄于1949年以后)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红色朋友推测摄于1949年以后)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平民医院推测摄于1949年以后。)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平民医院推测摄于1949年以后。)

河源市的市府所在地河源城又称“槎城”,因东江和新丰江在城东北面交汇,江上竹筏纵横而得名。河源城建于南齐永明元年(即公元483年),至今已有1500多年。1988年河源撤县建市,河源城是河源市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因为双江交汇,过去河源水路交通非常发达,沿海与内陆的货物在河源码头中转,名商富贾云集,由此形成繁荣的商贸中心,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摄于1905-1925,河源,东江上用竹木搭的高脚桥 这时处于枯水期)

(摄于1905-1925,河源,东江上用竹木搭的高脚桥 这时处于枯水期)

(摄于1904-1920,河源,东江上的木筏船,等待涨水放筏)

(摄于1904-1920,河源,东江上的木筏船,等待涨水放筏)

(摄于1904-1920,河源,船厂里的船下水了)

(摄于1904-1920,河源,船厂里的船下水了)

(摄于1930-1950年6月19日,河源,东江船上的传道士一家人)

(摄于1930-1950年6月19日,河源,东江船上的传道士一家人)

(摄于1930-1950年6月19日,河源,诗画田园般的地方,渡口)

(摄于1930-1950年6月19日,河源,诗画田园般的地方,渡口)

(摄于1930-1950年6月19日,河源)

(摄于1930-1950年6月19日,河源)

河源市区三面环水,看起来像浮在水上的木筏,因此而得名河源。“槎”的含义为筏,故河源别名“槎城”。另因东江与新丰江城东北侧汇流,形成“丫”形江流,故本地人称此段东江为“丫江”,“丫”与“槎”同意,又称“槎江”,城亦因之称为“槎城”。

摄于1904-1920,河源,东江中上游的重要商埠,糖、米、猪、木材、蒜头和陶器等货物的集散地推测影像是新丰江(small river),相对东江这条大江来说。

(摄于1934-1939,河源城门)

(摄于1934-1939,河源城门)

(摄于1895-1912,河源,赶墟)

(摄于1895-1912,河源,赶墟)

(摄于1903-1908,河源县衙)对比当地的一些大屋,都显得简陋了

(摄于1903-1908,河源县衙)对比当地的一些大屋,都显得简陋了

(摄于1905-1925,河源化容桥(Falyung Khyau))

(摄于1905-1925,河源化容桥(Falyung Khyau))

相关资料:化容桥 这座应名为飞鸾桥的“化容桥”,原为泥桥,是一段土堤,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邑人士李可成、丘兆珊、江汝楫、徐国青等吁请殷商、富户出钱兴修,垫高了堤面,两边竖上石栏杆,命名为飞鸾桥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化容桥(Falyung Khyau))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化容桥(Falyung Khyau))

(摄于1934-1939,河源化容桥(Falyung Khyau))

(摄于1934-1939,河源化容桥(Falyung Khyau))

(摄于1904-1920,河源,南湖附近的一座石桥)

(摄于1904-1920,河源,南湖附近的一座石桥)

(摄于1905-1925,河源,鹅卵石路

(摄于1905-1925,河源,鹅卵石路)

(摄于1934-1939,河源太平街)

(摄于1934-1939,河源太平街)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茶店)

(摄于1931-1950年6月19日,河源,茶店)

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