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一颗会“吸星大法”的变星,肥胖伴星被吸成瘦子
我们的太阳有着50亿岁的年龄,它是一颗黄矮星,目前正处于其中年阶段,再过100亿年后,它就到了晚年时期,届时它会成为一颗红巨星,在经过多次氦闪爆发之后,它将会成为一颗白矮星。
我们现在无法看到数十亿年后的太阳,但却可以在宇宙中看到和那个时候的太阳十分相似的恒星。据《科技日报》8月29日报道,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者们基于河北省兴隆县的郭守敬望远镜(LAMOST)的观测数据,发现了一颗十分罕见的新型激变变星,其伴星正处于向极低质量白矮星演化的过渡阶段,让天文学家们可以直接观测到恒星向白矮星转化的过程。
现有的恒星形成与演化理论认为,原始质量介于太阳的0.5~8倍之间的恒星,到了晚年后都将最终演变成为白矮星。激变变星多是指白矮星,而且是位于双星系统中的白矮星,它的伴星多为处于晚年时期的红巨星,大多数激变变星都会“吸星大法”——不断地吸取伴星上的气态物质,并在自己周围形成吸积盘,在壮大自己的同时减弱伴星的质量。科学家认为这类天体对于天文物理学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郭守敬望远镜发现的这颗激变变星被命名为LAMOST J0140355+392651,它的轨道运行周期只有3.81小时,属于短运行周期的激变变星范畴,而且它的温度、质量与对应双星轨道周期的关系也不符合传统伴星的运行规律,这使得天文学家不得不重新审视这颗“神秘天体”,最终发现它是一种正处于演化过渡阶段的罕见激变变星,而且它的伴星不是恒星主序星,而是一颗正在膨胀的恒星氦核。
研究者们基于双星演化模型推测认为这颗激变变星在开始吸取伴星上的物质时,就结束了其主序星阶段,开始向白矮星演化了,而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演算,这颗激变变星将会快速吸取伴星的质量,而又由于其伴星正处于恒星氦核和极低质量白矮星之间的过渡阶段,本来它是个肥胖的红巨星,但已经被这颗激变变星吸得成功瘦身,变得“又瘦又小”,因此推测认为其伴星将很快成为低质量白矮星。相关研究成果已在线发表于国际天文学期刊《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这类型的激变变星虽然之前被认为理论上存在,但是从未被发现过,郭守敬望远镜也是凭借其观测优势首次观测到了它的存在,也为进一步认识激变变星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现实样本。郭守敬望远镜的全称是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它是当今世界上口径最大的大视场、大口径以及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天文望远镜,由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设计和研制,属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也是居于同领域国际领先地位的大科学装置,投用以来已经取得了诸多重要的天文发现。
参考资料:
《科技日报》8月29日文章《科学家发现一颗罕见的“神秘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