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父母故去,无老可啃,无后可依:七零后丁克啃老族,何去何从?
【网友投稿】
父亲生前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
“我把你养这么大,结果你学习学习不行,工作工作不行,结婚十多年都没有给我添个孙子孙女。
我养你有何用?
我若是死了,就是被你气死的。”
我生于七九年,算是最小的七零后,刚刚40出头。
很多人都说七零后已经奔五了,我一直没有这样的感觉,我还觉得我很年轻呢。
可能是因为我和老婆一直坚持丁克,跟家事缠身、压力山大的同龄人相比,我和妻子不论从外表还是内心,都会显得更年轻一点。
我出生于一个三百多万人口的小城市,父母一直开小卖部为生。
高中毕业后,我四处兜兜转转,大城市也待过,国外也待过,最终没有混出什么名堂。
35岁那年,我和妻子决定不再努力奋斗,回到老家提前开始养老生活。
十几年的职场生涯,攒了一百万左右的存款,只要未来的几十年没有太大的开销,用最低限度生活,我和妻子两人是足够了。
我们自愿选择了丁克,只想过好自己这一生。
而这个想法遭到了我父母的强烈反对,他们骂我没出息,让他们丢脸。
事业上毫无建树,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延续“香火”。这在我们老家那个三线城市,无疑是最丢脸的生活方式。
但不论他们如何反对,我还是回到了老家。老家有现成的房子,由父母几年前全款买入,现在无需支付房贷,我们的丁克生活很是惬意。
这两年,父母先后故去,我和妻子的年龄越越来越大了。
现在恍然发觉:
作为一个没什么事业的七零后,现在已经无老可啃,也无后可依,想到未来,感觉黑漆漆的,没有希望。
事到如今,我似乎明白了繁衍后代的意义。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身边的亲人、朋友会陆续离开,自己熟悉的人际网络会渐渐地瓦解。
人会不可避免地陷入孤独、迷茫和恐惧。
而这种时候,下一代就是对抗这种恐惧最有利的武器,看着自己的孩子,就好像又看到了希望。
我以为我可以平静地接受生活里的任何情绪,但我高估了我自己。
现在,面临这样的境地,却不知该何去何从。
这封投稿,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这位网友浓重的迷茫。
按理说,作为一个七零后,有房子,有可以使用几十年的存款,如果他愿意应该还可以重返职场,哪怕每个月挣几千块钱,生活也能持续。
但他现在最大的问题,不是挣钱,不是维持生活,而是如何化解内心的迷茫和恐惧。
网络上,最多的话题往往关于八零后和九零后。
进入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即将进入职场、接管社会运作的零零后们正在成为新的关注焦点。
但七零后这个群体,他们对社会的贡献也很突出,但却很少被关注、被看到、被讨论。
在七零后身上,有好几种矛盾的特性,同时交叉缠绕,让七零后这个群体变得很复杂。
七零后普遍较早的结婚生子,很早就担负起养家的任务。
他们也想像那些比自己小不了几岁的八零后那样充满个性,去追逐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想到家庭的责任,他们无法去真正的肆意妄为。
七零后出生的时候没有限制,他们往往来自多子女家庭。
而七零后们通常是家里的长子、长女,很自然地担负起帮助父母养育弟弟妹妹的责任。
多子女家庭里,可能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互助,但也有可能遭遇勾心斗角和不公平的偏袒。
七零后们,或许会埋怨偏心的父母,不省心的弟妹,但是当亲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们又会第一个站出来帮忙。
这是独属于七零后的性格烙印—— 虽然我很辛苦,但你是我的家人,你遇到困难了,摊上事儿了,我一定会帮你。
相比于更自我的八零后,更漠不关心别人的九零后,似乎只有七零后是“傻傻的”、“不计代价地”去帮助亲人。
在别人眼里这可能是傻,但在他们心里,这是一种无法推卸的责任。
有人这样形容七零后:
“七零后大概是最倒霉的一代人。
人们把太多的精力和目光放在八零后和九零后上,却忘了七零后是最能吃苦的一代。
他们默默无闻的工作,不像八零后那么有个性,也不像九零后那样普遍有原生家庭的支持。
七零后人生绝大部分事物,都需要自己去打拼——财产,家庭,子女,赡养老人的义务……
一座座大山压在七零后身上,但他们的难处却从未有人体谅。
他们出生的年代,社会发展不明显,进步的比较缓慢。
当他们想要努力追上时代的时候,却发现时代已经将他们抛弃。
工业化对他们来说很陌生,信息化对他们来说很虚幻。
他们当中一部分人通过高考读书改变人生,但绝大部分都成为时代的背景板。
他们没有摊上八零后的机遇和冲劲,也不敢效仿九零后的洒脱和自由。
他们的人生只有四个字可以形容:未富,先老。”
让我们多多体谅七零后吧,他们是很纯真的一代人,而纯真这个品质,在这个世界已经不多见了。
讨论
你是七零后吗?作为七零后,你感觉人生中有什么是属于你那个年代最特殊的东西?
欢迎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