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失意醉酒写下一首诗,被金庸化用,张艺谋“抄袭”,唤醒无数人的武侠梦

来源:我是魏无忌( laoweiwuji)
作者:我是魏无忌
什么是江湖?
辛弃疾说,江湖是一笑出门去,千里落花风。
贺铸说,江湖是立谈中,生死同,一诺千金重。
杨慎说,江湖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王维说,江湖是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龚自珍说,江湖是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千古文人侠客梦,一千首诗中,有一千个江湖。
而余光中先生认为,没有人比李白更适合回答这个问题。
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
人间多少江湖气,此题只应请太白。
天宝三载(744年),玄宗在位。
那是大唐帝国时代中最为特殊的一年。
安史之乱的暴雨还未倾泻下来,歌舞升平的盛世景象中,总夹杂着一丝不安的预感。
而被“赐金放还”的李白,却独自醉在千里之外。
那是齐州的(今山东境内)一个酒楼里。
庭院里雨打芭蕉,凉风夹着雨丝从窗缝里钻进来,撩起银灰的剑穗。
李白有些颤抖的指尖覆上剑柄,任是不可一世的谪仙,在世俗中也有难以纾解的苦闷。
半醉半醒,豪情涌上心头,他大笔一挥,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燕赵之地的侠士,他们的头上通常都系着飘逸的胡缨,策马时迎风而动。
腰间的吴钩弯刀冰冷耀眼,如同将霜雪镀在剑刃之上。
白马上配着银鞍,倒映出寒光。
马儿奔驰起来的时候,如流星一般迅捷飒沓。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些侠客来无影去无踪,是武艺高超的夜行者。
他们在十步之内就能取下一个人的性命。
跨越千里关隘也如履平地,没有什么能困住一个真正的侠客。
任务完成之后,他们便无声无息地离开,不留下半点痕迹。
那些令世人感叹的传闻事迹,他们也不屑去认领。
他们不需要名字,只是将功劳与美名,都藏在黑暗里。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遥想战国时期,信陵君还在世的时候,礼贤下士,麾下门客三千人。
他常与侠客们对饮,毫无权贵的架子,如同手足兄弟一般。
饮酒时,他们便将腰间的宝剑取下,随意横在膝上。
信陵君时而与朱亥大口吃肉,时而劝侯嬴多饮几杯。
推杯换盏之间,肆意潇洒,好不快活!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酒过三巡之后,众人都有些醉了。
他们许下承诺,肝胆相照,愿为兄弟赴汤蹈火,两肋插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即使五岳加在一起,也没有誓约的分量重。
酒酣胸胆尚开张,借着酒劲,心中豪气更甚,连上苍都为他们之间的情谊所感动。
侠客之间的情谊,是如此简单,又如此厚重。
因为他们都是在刀尖上行走的人,黑夜太暗,剑刃太凉。
有人一起同行,才显得不那么孤独。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公元前257年,秦意图兼并各国,围困赵国都城邯郸。

赵国凭一己之力,断然不是秦国的对手,于是求助魏国。

魏国国君本欲出手相助,奈何惧怕秦国的威胁,便令早已出发的大军原地驻扎,观望待命。

信陵君采纳门客侯嬴的计策,先与魏王的枕边人如姬里应外合,偷得兵符,又带着朱亥前往大军驻扎之处,锤死晋鄙,夺得兵权。

经此一战,邯郸之困得以解除,而朱亥与侯嬴,也成为了大梁城中声名鹊起的侠客。
他们二人,一个是七十岁的监门小吏,一个是闹市口的杀猪匠。
是那种在人群中都不会有人多看一眼的存在。
但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却被信陵君看见,最终大放异彩,青史留名。
英雄与凡人,只在一念之间。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信陵君与朱亥出发之时,侯嬴曾对他言:臣宜从,老不能,北向自刎,以送公子。
果真,当他们到达了晋鄙的营地时,侯嬴便自刎而死。
一来,他作为献计之人,窃符之罪难逃;二来,他希望用自己的死,坚定信陵君与朱亥的决心。
侯嬴不得不死,亦死得其所。
而不久之后,秦王也看中朱亥的才能,想让他为自己所用,朱亥宁死不从,最终也扼喉而死。
故事的最后,便是二人生命的终点。
他们的肉身死了,精神却永远活着。
诗的最后,李白向世人宣告:痛快地活也痛快地死,这才是我向往的人生,而不是像扬雄那样的读书人,头发都白了还在写书,最终老死窗下。
距离这首诗问世,已有一千多年。
朱亥,侯嬴,信陵君,还有那位不知名的侠客,将这个关于江湖的故事带给了李白。
而李白,又用一首诗,将这个故事讲给后人听。
与其说,他们是李白笔下经过润色的历史人物,倒不如说,这是李白所渴望活成的自己。
快意恩仇,一诺千金。
同时,他也告诉我们:侠客并非生来就为侠客,是他们心中的信仰,为凡人渡上金身。
1965年,金庸先生读完李白这首诗,突然来了灵感,于是创作了一部同名小说《侠客行》。
在金庸的武侠世界中,这首诗化身为一个载体,其中蕴含着绝世武功秘籍,引得各派相争。
这部小说讲述的,也是一个平凡人,如何成为英雄的故事。
书中主人公石破天,是一个无父无母的乞丐,江湖之路走得磕磕绊绊。
直到结尾,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爹娘是谁。
他和李白笔下的朱亥与侯嬴一样,即使成为了主人公,也依旧那么普通。
果真如此吗?
我想用路遥的一句话来回答这个问题。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到不平凡。
英雄不该有“金手指”,而是凭借着人性中的血与肉,去滋养理想,让世界变得更好。
哪怕微不足道,哪怕无济于事。
2002年,张艺谋也将镜头对准了李白这首诗。
电影《英雄》横空出世,最终票房达到2.5亿人民币,占到当年中国电影票房的四分之一。
在他的电影世界里,诗中名句“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变成了一种非常厉害的武功招式:十步一杀。
但剥开内核,他讲的仍然是在乱世中犹如浮萍的人们,如何为家国大义献身的故事。
同样身处乱世,长空,残剑,飞雪三人,为了制造刺秦的机会,甘愿献身,奉上性命。
而原本只是一个小小亭长的无名,背负上了刺秦重任,在最后时刻,为了天下苍生,放弃个人仇恨,留秦王性命,最终死在箭雨之下。
而他在临死之时,也终于明白:
英雄不一定要杀人,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侠义。
刺秦,是为了和平;放弃,是为了更长久的和平。
英雄群出的年代,他们亦能成为主角,只因心中这份大爱。
在很多人关于江湖的梦里,侠客应当是一身白衣,不沾尘俗。
他们高大伟岸,来去如风,将生死置之度外,毫不在乎功利虚名,也从不为生计发愁。
可事实是,他们也有可能是一个杀猪匠,一个老头子,一个盲僧,甚至一个乞丐。
他们是千千万万个不曾留下姓名的普通人。
当平凡的人为了心中的信仰,将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之后时,他就是英雄。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江湖的地方,就有英雄。
可能是你,是我,是身边的任何人。
我想我们都应记住,这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