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疫斑热)的中医辨证治疗、病因病机、中药配方处分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是由出血热病毒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在流行地区冬春两季为高发季节,临床发病急,恶寒高热起病以“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酒醉貌(即颜面、结膜颈部及上胸部明显充血眼球结膜和眼睑,均有水肿)及皮肤黏膜出血淤点(多在软腭结膜有起血点腋窝下,胸背部有播抓样条痕样出血点)为特征,患者尿变化明显,尿检有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及管型,并随病程而增多,少尿期达高峰时有小便可排出膜样组织,外围血白细胞总数增高类中淋巴细胞多,可有类常淋巴细膜,血红蛋白量上升,而血小板计数下降,免疫检查1gml抗体和1g抗体有助于早期诊断。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由正气不足,湿热邪毒侵袭机体而致整个病程中有湿热,毒淤等病理因素存在,邪毒初感,正邪相争迅速传入气分,邪结阴明脏腑;继而内蕴营血,可导致邪毒内闭,淤浊壅滞,甚可出现阳衰欲脱之危象;若邪毒湿热壅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可见热灼肾阴,津枯无尿,或肾阳衰败气化失司诸症。邪气渐退而正气渐复,则有肾阴亏损肺胃,阴虚气阴两伤之不同。
【辨证论治】
临床上可依据病程分:发热期,低血压休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分型论治。
(一)发热期
1.湿热遏伏型
症状:壮热憎寒,汗出热不退,头身腰痛身重,心烦,腰脘痞闷,呕恶不食,腹胀,大便不爽,小便短赤或身有斑疹,舌红苔黄腻或白腻,脉滑数。
治法:燥湿清热,透邪渗利。
方药:甘露清毒丹加减。
处方:黄芩10克,藿香、连翘各12克,薄荷6克,白豆蔻(后下)草果、石菖蒲各6克,茵陈30克,六一散(包煎)苡仁各30克。
见斑疹者加牡丹皮12克,赤芍15克。
2.卫气同病型
症状:高热恶寒,汗出口渴,面红目赤,颈胸潮红,头痛腰痛,眼眶痛,苔黄燥脉红大而数。
治法:清气泄热透表散邪。
方药:白虎汤合银翘散加减。
处方:生石膏(先煎),芦根各30克,知母、黄芩各10克,金银花、连翘各15克,薄荷(后下),生甘草各6克,板蓝根30克。
3.气营两燔型
症状:壮热引饮,头痛欲裂,面目俱赤,烦躁时有谵语斑疹或鼻血,呕血,咯,,
血,便血等,舌红绛,苔燥或焦黑脉洪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散血。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
处方:生石膏(先煎)水牛角(先煎)各3克,知母、黄芩、丹皮,赤芍,紫草,大黄(后下)各10克,川黄连6克,生地黄15克,半边莲30克。
(二)低血压休克期
1.热厥夹淤型
症状:壮热面赤淤斑衄血,渴欲冷饮,心烦肢冷,血压下降,舌红黄燥,脉沉数。
治法:养阴益气,解毒化淤。
处方:人参10克(另炖),麦冬15克,黄精5克,五味子10克,生石膏30克,山栀子12克,大黄10克,枳实10克,丹皮10克,丹参15克,板蓝根15克。若伴有尿少肢肿,舌红而肿,可加猪苓,茯苓,泽泻各15克。
2.阳衰欲脱型
症见:胃寒肢冷,神疲气微,蜷卧,面白唇青,舌淡脉微弱。
治法:回阳救逆。
方药:方取参附汤加味。
处方:制附子15克,人参15克(另炖)炙甘草10克,当归10克,枳实10克。
(三)少尿期
淤热蕴结下焦
症状:小腹胀满,小便赤涩量少,甚或尿闭不通,尿血、便秘或便黑,或有谵语,舌紫绛脉沉实。
治法:活血化淤,通下泄热。
方药:桃核承气汤加减。
处方:大黄(后下)、芒硝(冲服),桃仁牡丹皮、赤芍、紫草各10克,生地黄、车前子,滑石各30克,白茅根30克。
2.肾阴亏耗型
症状:唇焦齿稿,皮肤干燥,烦渴引饮,恍惚或谵语,尿少尿闭,舌红,苔黄燥脉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知母地黄汤加减。
处方:知母、黄柏、牡丹皮、山茱萸各12克茯苓、泽泻、麦冬各15克,生地黄、山药、白茅根各30克,西洋参10克。
(四)多尿期
1.肺胃燥热型
症状:小便频多,多饮善饥,干咳,少痰,口舌干燥,舌红,荅黄而干,脉沉细数。
治法:清肺胃热,养阴生津。
方药:竹叶石膏汤加减。
处方:淡竹叶5克,西洋参10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6克,麦冬、北沙参、玉竹、天花粉各15克。
2.肾虚不固型
症状:尿频清长,夜尿尤多,口渴多饮,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治法:补肾固摄。
方药:右归丸合缩泉丸加减。
处方:熟地、山药、山茱萸各15克,枸杞子、牡丹皮、杜仲熟附子各10克,益智仁,桑螵蛸各15克,乌药6克,黄芪30克。
(五)恢复期
症状:多见肾阴亏虚表现,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无力,舌质红,脉细数。
治法:滋肾养阴,佐以清火。
方药:方取加减复脉汤。
处方:生地15克,麦冬15克、玉竹15克,阿胶10克(烊化)、白芍15克,枣皮10克,女贞子15克、山药20克,茯苓12克,知母15克,若余邪未净,可加淡竹叶10克,黄柏10克,清除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