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能接纳一切的“存在”? ——《爱情刽子手》│ 书海遨游 No.18024

书海遨游 No.18024

你是否能接纳一切的“存在”?

——《爱情刽子手》

推荐程度:****

(第一次亲密接触存在取向的心理治疗)

看书耗时:485分钟

全文字数:1,352

阅读时间:5分钟

很有意思的是最近买了十来本书,竟然阴差阳错的有三本是欧文亚隆的。加上上周和朋友聊天聊到一个存在取向的心理治疗师,突然发现一股存在取向的心理治疗浪潮扑面而来。

经历都是一阵阵的,你不知道下一刻会遇到什么,然而当遇到存在主义,就只关注于你是一个存在的“人”。而对于所有的问题,只要看到其存在性就好了,“解决”这个动作有时并不重要。

或者按照书中提及多次的观点,存在取向的治疗的核心是深刻、发掘式,至于有没有效并不是目的。按照我的理解,也许“有效”或者“疗愈”这个词更多的会是治疗师自己的标准,而并非案主想要的。而且有时所谓的目标也只是外在的社会标准,并非案主自己的想要。因此存在比有效更有道理(借用下NLP的基本假设)。

回到这本书的内容,作为欧文亚隆的第一本心理治疗小说,就是通过10个案例来展现存在取向的团体治疗的方式方法。既然是小说就会很有趣,案主状态的起伏好像拍电影一样精彩。有些关键的转折点和治疗思路很有启发性。

而且感觉小说和案例报告的一大区别就是在于对于治疗师的自我暴露,有更多内延对话的部分,能够感受到治疗师本身的心理活动。在一个治疗过程中不光只有案主的存在,咨访关系的存在,我们往往会忽略咨询师的存在。

当然作为咨询师会做到尽量位置后设,客观的跟随案主,但毕竟所有的行为都会有一些自我的投射在里面。

这也许就是小说真正吸引咨询师的地方,我们可以看到每个案主都改善,或者按照通俗的说法都有被疗愈,同时治疗师在治疗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的问题,甚至是硬伤。关键的是都能及时的自省,接纳这个状态。也许这是存在取向的一个思路,接纳存在的自己。

毕竟反移情做的好不好,立场是不是足够中正对于治疗师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案主的赋能,如果利用于自己的目的,将会把整个治疗拉入无底的漩涡。

还有一点感悟是关于团队治疗的意义,似乎就是在接纳任何思想的存在,并放到“小社会”的环境下进行试错。

进而作为小说另一个面向是虚构的,还听朋友说欧文亚隆的所有个案乃至视频都是假的。其实对于这种实操性质的理念和技术来说,无论他有没有理论基础,关键还是在于读者自己的理解,是否能够接纳且知其所以然。如果再加上实操中的验证有效性之后,哪怕是他臆想出来的治疗方法,那为何不用呢。

当然,我们必须要考虑到后遗症,就像“爱情刽子手”这个案例,案主的需求是解决了,病情是疗愈了,连治疗师都被赞许有加。只是最后怀疑再过个两年,案主那七十多岁的老伴会抑郁到自杀吧。

其实所有这些思路都是我自己的猜想,小说中10个案例故事本身并没有介绍具体的存在取向的治疗思路,或者说反而你能看到治疗师用了许多认知、催眠、完形…的技法,存在取向也许是要自己去感悟。或者说当你感悟到所有状态的存在性的话,也就足够了。

2018-3-6

附录:10个案例清单

1、爱情刽子手

2、如果强暴不违法……

3、胖女人

4、不该死的人却死了

5、我从来没想道会发生在我身上

6、切莫悄悄离去

7、两个微笑

8、三封未开启的信

9、心理治疗的忠实性

10、寻找梦的主人

欧文·亚隆 / Irvin Yalom

“每日糊图”:

每天发一张自己拍的照片和一段原创的文字,和你分享着生活和心情。

“书海遨游”:

每看一本书都会感慨几句,以此分享给大家,和大家一起讨论,引发更多的共鸣。

“每月一片”:

每月挑选一部当月最喜欢电影,做些感想和评价,推荐给大家。

大家可以在公众号的菜单中找到更多更详细的信息,如有任何问题,也欢迎大家随时留言反馈。

伴你一起

浸在消逝的时光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