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札记:月港 五百年前的香港
郭明木拍摄
一个对音像文化痴情的收藏家。林鸿东,一个对石码古城痴迷的平和人。昨天一起坐电动车,一起吃午餐……一起聊'月港',他说'不明白龙海人争论'月港','月港'一词应该有个广义概念或中义、狭义概念,就如泛指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香港岛人争议九龙、新界对外人无意义……关健是整个漳州九龙江出海口,古名'五虎门'也好,'月港'也好,都是海上丝绸之路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海丝文化'才是最值得探讨的,而'月港'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对此我表示认同。昨天,一起吃饭聊天的陈莲根老师说出自己的考证'古月港的发祥地仍然在海澄儒山……'一水中垫如偃月',周围是水,中间有小山丘,不是现在海澄、豆巷一带,而是莲花黎明,时间更早一点,应该在石码建埠的1488年前,郑和下西洋首次出航1405年之后……古月港起源儒山,后随陆地江口滩涂上升,迁移到长洲马崎,又返至石码、榜山七甲社,最后兴旺于海澄豆巷一隅,几十年,'小苏杭'名声雀起!……'看来,考证费了真功夫,结论掷地有声,脚步扎实一点,胸怀开阔一些,海丝申遗就有希望,毕竟'月港'很正港!
'月港'地名之争,因为经济地理'沧海桑田'变化,明嘉靖版《海澄县志》说'漳州府城东五十里'今海澄,清乾隆版《龙溪县志》说'漳州府城东四十里'今石码,大概都在如今的龙海市辖区石码至海澄一带,漳州城东'四十至五十里'地带',夏荷外婆如是说,逻辑思维和历史视觉比较中肯。有陈云说过的'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精神……
所以,如今龙海市政府在漳州城东'四十至五十里'月港主港区地带,也是'漳州城东四十五'里处,投资建了一个'月港文化公园',应该说有不二的'向上全提'折中,石码也是古月港区域,海澄则于明未把'月港'推向高潮……在海丝文化上,依然闪烁着不灭的辉煌!恰恰如世界地理名著《东西洋考》,石码玄云诗社才子张燮考察撰写,海澄在朝太仆少卿周起元作序,一起完成海丝文化的不朽篇章。《厦门晚报》编辑萧春雷先生说'我至今编写了十八部书,也来越感受了石码文化的厚重,今后要用心挖掘研究……',我说'闽南人,用历史的视野看文化,泉州最有古早味,唐朝开漳次之,明朝朱元璋才建的厦门卫城文化最肤浅……',林鸿东笑曰'所以,以前泉州、漳州、石码人说赚无吃才去厦门……看不起厦门啊!'
石码老人说'厦门人怕掉厕所,不怕着火烧',说的是老早厦门人穿着高贵,披金戴玉……一身的家当全部带在身上,连嘴齿也是'金嘴齿',出门不怕'家徒漆具'的竹蒿厝着火烧……就怕走路如厕,踏空了掉入厕所(不是股市),一身名贵全泡汤了……但是,三十年河东,四十河西,如今多少青年才俊,不是北上广深,至少也盼着在厦门立足,有一套房子,正常五百万家当,上千万的也不在少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香港一一厦门,不要迷恋哥!厦门人开始学着香港人口吻,从'岛外'瞅出去说'都是内陆啊'……哎!咱们这里仍然属于不发达……继续努力吧!
梧闽风采
郑亚水,笔名梧闽,自号"山石码'',毕业于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散文作品并入选《中国散文家大辞典》(作家出版社)。
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1知网空间》智库咨文。
2009年9月《新文化泛思》入选中央党校全国思想政治工作科学专业委员会编审的《科学发展观学习与实践文集》;《<兰亭序>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