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浮雕的理论表现形式
陶瓷浮雕的理论表现形式一.陶瓷浮雕的理论
1、陶瓷浮雕的基本概念
浮雕是一种常见的雕刻手法,有加减两种手法,加法是在平面上直接添加材料,形成凸起的造型。减法为雕刻者在一块平面材料的表面进行创作,最终雕刻品脱离原材料平面,观赏者则可以从某一面观察到雕刻品的半立体效果。根据浮雕表面的深浅程度,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陶瓷浮雕,顾名思义,就是在陶瓷表面进行雕刻创作,雕刻者采用堆、贴、刻等手段,使得陶瓷表面产生凸起的纹样。
2.陶瓷浮雕的历史发展
从人类历史发展进程来看,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便发明了陶制生活用具。后来根据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开始对陶瓷表面进行简单的纹理创作,如拍打、划刻等,形成了浮雕创作的雏形。新石器时代,随着制陶技术的发展,人们审美意识不断提高,于是出现了第一波相对独立的简单的陶瓷浮雕创作。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渐渐开始有几何纹、花纹等初具创造艺术的浮雕设计。隋唐五代是陶瓷发展的高峰期,人们开始更加注重立体效果,浮雕题材也从简单的纹理变化演变成仿真与图案相结合的整体。两宋时期,则是我国陶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此期间,浮雕技法也达到了发展的鼎盛时期,人们会利用不经意间产生的图案进行即兴创作。后来,人们根据需要在陶瓷器件上进行装饰创作,并赋予其特殊的意义,经过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最终使这种传统浮雕技法有了鲜活的生命力。
二、陶瓷浮雕的表现形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品质的质量,对陶瓷浮雕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于是,陶瓷浮雕设计者便会采取各类元素融入浮雕当中,赋予陶瓷某种特殊的意义,使人们与陶瓷產生共鸣。常用的陶瓷浮雕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1.动植物
以动物为题材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例如十二生肖文化是我国独有的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属相,根据传统,每个属相也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因此,人们对十二生肖有着很深的信仰。利用十二生肖作为陶瓷浮雕题材,能让人们将陶瓷和自己联系起来,这种强烈的归属感毋庸置疑。还有一些动物形象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而是人们根据已有的动物形态幻化而来的,比如龙、凤、麒麟等,这类陶瓷浮雕作品多符合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祈盼。以植物为题材的表现形式比较简单大方,最具代表性的“四君子”“岁寒三友”等。
2.人物山水
以人物为题材的浮雕设计分两种,假想的人和实际存在的人。假想的人主要对象是鬼神,人们渴望神通广大的鬼神君能帮助自己渡过人生中的各种难关,享受健康安宁的生活,是人们一种精神寄托。实际存在的人主要以历史人物、英雄人物为主,用以反映人们的英雄主义或远大抱负。山水题材主要受中国传统绘画影响,两者互相影响和借鉴,是极富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
3.文字
汉字文化博大精深,它是记录历史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汉字已由最初的象形字进化为方方正正的框架式图形。在这一段演变过程中,诞生了各式各样的汉字形式,不同的汉字形式代表了不同年代的历史文化。另外,字母也是文字题材的常用对象。改革开放以来,中外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外国文化带给国民的冲击越来越震撼。根据人们对大众文化的追求,雕有字母元素的陶瓷设计受到大众的广泛喜爱,也凸显了陶瓷产品的国际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