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八十四:紫泥,难忘的记忆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锦江道上看赛龙舟
这是我的第二故乡紫泥镇土仔社龙舟盛会,我曾于1983年9月6日~1988年7月5日在紫泥镇工作,进驻过南书村,城内村,溪乾村,紫泥村和巽玉村…曾和巽玉村的林国梁老先生等编纂过《紫泥乡志》…有关赛龙舟的记忆是巽玉村的黑龙江最彪悍…无论是锦江,中港或者北港,紫泥人成群结队看赛龙舟,一看有穿黑衣服的队员出场,大家不禁惊呼"有看头,巽玉的黑龙江龙船来了…",巽玉村不仅男丁身体很强悍,女士也不让须眉......
热情好客的紫泥人
1986年端午节期间,我带队去巽玉村抓计生两违户,我们乘着夜色悄悄地靠近一户临水的农户人家,本以为那家的后门靠近埭仔(港道),故未派人去把守…我们刚从前门敲门不久,便听到后面有跳河的下水声…我顿时吓得脸色发青了,以为真的把计生两违户逼到跳河啦,这毕竟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啊!队员们跟着我急匆匆跑过去查看,打着手电筒照着港面…顺着水波皱纹照过去,只见对岸的田埂上,一位极具性感的巽玉村姑,赤裸裸的胴体挺着顺月的孕肚,手中举着几件还干着的衣服…好像对我传来一个刺激的飞吻,说"水哥,拜拜",我一下子看椤了眼…眼睁睁地看她穿上衣服从容地遁入对岸的甘蔗林…紫泥老百姓曾自豪地吹牛逼"浒茂查某游过溪,衫裤不浸湿",百闻不如今晚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呀!
龙海特产金定鸭
据《紫泥乡志》记载,龙文区作协主席林宝卿大姐的娘家仁和的邻村——金定村是中国特产“金定鸭”的原产地,但这里的妇女同胞不会像金定鸭子那样叽叽喳喳,做派还是比较保守斯文的,过去农忙季节,她们总把装着点心的饭蓝子放在村口,让田里耕作或牧养金定鸭的老公自己走过来取用,因为金定的男子汉有不穿衣服下溪讨小海的习惯,赤裸裸的一身上下光溜溜,黑呦呦…甚至连小鸡鸡也晒成非洲黑人一般......后来,他们回村在田里耕作也一般不穿内裤…只带一条类似花帕的蓝腰带,准备回村后再包裹下身遮羞,所以村里妇女大中午送点心吃货,为避免看到別人老公的"娱乐器",只好望野止步,只把吃货放在村口的崎闸外…
九龙江口红树林
我的家乡在九龙江中游的丘陵山区里,有一位姨妈家就在九龙江入海口的浒茂洲上。读小学的时候,遇到放假,我最爱到洲上表哥家玩,特别喜欢跟阿龙哥下溪“讨小海”。
紫泥人讨小海
有一次暑假,我跟着阿龙哥小队里的“抓蛏船”向九龙江口的蛏埕出发了,大人们都去集体滩涂里抓海蛏,一筐筐地往船上送,我们几个顽皮小孩却在海水中摸土龙、找蚶蛤、捉小虾。虽然大伙被太阳晒得面发红,甚至变黑,心里却是乐滋滋的……有不知“春去几多时”的浪漫。耳边突然传来一声“收工了”的吆喝,把我们唤回蛏船……“不好,蛏船漏水!”众人一阵匆忙,大家都去拿自己的腰巾、衣服,而船头一锅热腾腾的熟米粉却快要被上潮的海水淹没。中午吃饭怎么办呢?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迟来的阿龙哥,顾不上收自己的衣服,一个箭步跳上去,把整锅的“米粉”举过头顶,带泥的手掌顿时被热锅烫出了一缕缕的蒸汽……正因为阿龙哥的挺身而出,保住了大伙正需要充饥的肚皮,也赢来了一阵赞扬声,尽管他手指被烫出了水泡。意想不到的事却发生在后来的小队里推选生产队长时,阿龙竟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一号种子,而全村公认最美的“银花”姑娘竟然也愿意嫁给阿龙哥,这是阿龙哥做梦也不敢想的事呀,因为论人才和家境,阿龙哥自认是全村小伙子条件积分排队百名之后。这一锅“米粉”给阿龙哥带来了一生的好运和幸福!
紫泥人喜欢吃的炒米粉
另一件“米粉”轶事,却是姨妈邻居一位名叫“米粉”的阿姨的事。在漳州民间风俗里,北溪人(今龙文区一带),操办红白喜事时总习惯用“鲁面”招待客人。听说吃“鲁面”的风俗是从山东传来的,带有尊孔重礼的感情倾向;“下水仔”人(指江边海口的百姓)却喜欢炒面粉趁热吃,因为走亲威的洲上“下水仔”,需掌握好过溪渡浆的潮汐时节,故有“浒茂亲成,吃饱就走”的俗语。处在江边海口的很多农家在给小孩子取名字的时候,不知是图“好养育”,还是图其它吉祥之意,总有人名字叫“米粉”,女孩子居多,姨妈的邻居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勤劳善良、热情好客,招人喜欢,就是我们这些“孩子客”的小辈也颇受感染,喜欢到她家“翻箱倒柜”似地玩耍。
江边的小女孩也会讨小海
有一天,姨妈正色对我们说:“孩子们,你们不要再去吵闹了,米粉阿姨当干部了,会抓人的……”我们不禁愕然,“米粉”阿姨不认字,怎么会突然当起“干部”呢?原来,前几天,生产队里在开展“农业学大寨”式积肥群众运动时,大队部旁边有一条又脏又臭的水沟没人愿意去清理,“米粉”阿姨自告奋勇抢去干了。当时县委书记刘秉仁同志正好下乡检查工作走到她旁边,“米粉”阿姨满身臭气,在抬头答问时两手刚好捧着几个顽皮小孩新拉的大便……,这一情景感动了这位领导,他特别交代随行的紫泥公社副社长兼安山大队党支部书记康奋基同志好好培养这位“不怕脏、不怕累”的女社员,让她“火线入党”,突击提干。几天后,“米粉”阿姨竟然当上了公社“妇女主席”,工作逼使她识字,学会讲官话……如今,她退休以后,幸福地享受着有“可观养老金”的晚年生活!
紫泥甘文尾红树林
“米粉”轶事不禁令人沉思,说明机遇有时会悄然来到身边。因为,机遇总是偏爱有思想准备的人们。不过,“阿龙”表哥和“米粉”阿姨在做好事之前倒是没有什么思想准备,那是一种好的内在本质在关键时刻的自然表露,应该说属于好运气吧,遇到了有人欣赏或有人爱!后来,不知怎样,作为北溪人,我也爱吃“炒米粉”,有时竟更甚于老家的“鲁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