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书法艺术之灵犀
“山人写意滋味轻 淡墨浓情唤秋风 但有识得此中意 一笔一画皆是情”。
秋风送爽,物竞天择,一日空忙碌,茶后又得闲。在此小忆青藤板桥间的书法艺术传承。
附图为余闲暇意临徐渭和郑燮书法,板桥先生曾刊一印“青藤门下走狗”。观下几临,不难看出郑燮对徐渭书法自由活泼、具形尚意的深刻理解和传承;二人书皆自面貌个性为体,二人又兼精绘画,得画理之布白及画意传神之妙,尽寓于书。
徐渭说:“古人论真行与篆隶,辨圆方者,微有不同。真行始于动。中 以静,终以媚。媚者,盖锋稍溢出,其名曰姿态。锋太藏则媚隐, 太正则媚藏而不悦,故大苏宽之以侧笔取妍之说。赵文敏师李北 海,净均也,媚则赵胜李,动则李胜赵。夫子建见甄氏而深悦之, 媚胜也,后人未见甄氏,读子建赋无不深悦之者,赋之媚亦胜也。”他认为,楷书、行书与篆隶不同,这是因为它们有“媚”的成分,是从笔锋中流露出来的美,这种观点是对宋元以来书法以“媚”取胜的一种反对。其书以书达性情、重形意和章法气势为胜。
郑燮得徐渭书法立意奥妙,杂揉八分,自成面貌。
以上浅释,恍若所饮之茶粗汤,涤肠而已,勿责。
意临郑燮
意临板桥先生
意临徐渭
意临文长
意临徐渭
自用印
自用印“元气”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