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考试
为什么不考试
一、问题的提出
今年两会期间,“减负”又一次被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陈宝生部长在答记者问的发言,体现了中央对“减负”工作的高度重视。我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减负”的认识更为深刻和直接,我提出了“为什么不考试”的观点,来阐述我的减负及考试的有关观点。
“为什么不考试”有两个含义:一是表达我为什么赞同各级各类教育部门提出的提质减负,取消一至三年级的各类考试;二是表达我反问某一些学科为什么不考试?
二、实践与行动
(一)为什么不考试
在我们学校里,我就是一个极力反对考试的代言人。我反对做大量的“阳光课堂”等平时的练习卷;也反对临近期末的“各地卷”。
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是人生打基础的阶段。更关注的是孩子在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兴趣的培养、身体健康的锻炼以及行为规范的训练等方面,而不是考试分数的多少。
事实上,尽管上头三申五令,我们很多学校还是极力推崇考试。学校好像没有了考试,就生怕老师不认真教书;老师好像没有了考试,就生怕学生学不好。都在担心,那就维持现状罢了。
前几年,学校里每逢学期即将结束时,除了考试学科以外的学科早早的被停课了,挪作考试学科的复习课,而所谓的复习课,就是不断的给学生考试。当时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对于这种做法实在没法容忍。小学阶段根本没有什么升学压力,也被搞得如此紧张兮兮,当年我在中考前也没有像今天小学生这般折腾。在我的“高压”下,这种状况不再出现了。奇怪的是,前几年我们在全市期末学科质量抽测中几乎每一门学科都是D档,(质量检测每学期两门,根据分数分为A、B、C、D四个档次);就在“高压”下的第一年,我们科学学科在检测中反而提到B档;语文学科提到了C档。
慢慢地,一部分年轻老师开始认同,不管是体育课、美术课、还是音乐课,都坚持到了最后一天。一天,年过五十的傅老师还把学生写的一篇学业压力的作文发给我看。显然这位老师也在慢慢地认同了我的观点。部分老师开始取消了单元考试,不考试就不用改试卷了,他们腾出了时间可以做英语节、科技节和读书节了。那些平时英语成绩差的孩子也能在英语童话剧表演中有着一席之地了;那些平时好动的孩子在科技节中也可以大显身手了;爱读书的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可以看书了,我校五(4)班的章雅洁同学参加了温州市里的一次作文比赛,取得了一等奖,获得了200元的购书券。总之,孩子们在这些节日中收获得比课堂里的更多了。以五(4)班语文为例,平时不做《阳光课堂》,取消单元考试,拒绝做“各地卷”,反之,挤出大量时间安排学生演讲、朗诵和阅读等。一年下来,这个班级在期末检测中并没有受到退步反而每个学期都拿了教学奖。
一年下来,我们取消了很多考试,或者说学生的考试次数减少了,但是我们的成绩并没有下降。
为什么不考试?那是因为我们有比考试更重要的事去做,我们想要通过另一种考试,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健康,学会审美。
(二)为什么不考试?
因为语文、数学、英语和科学四门学科是要每年期末考试,甚至全市统一监测的,所以被认为是四门主科。而其他课程,就因此被称为副科,或者是技能科。在这种环境下,我们的“副科”或者“技能科”成为了无关紧要的学科,学校不重视、家长不重视、学科老师自己也不重视,甚至连各种考核都没有了。我就想问,这些学科为什么不进行技能考试?
1. 品德行为,以表彰考核见效果
所谓“厚德载物”,一个人只有有了良好的做人品质,才能承载得起一切。著名学者钱理群教授说:“我们的教育正在培养一代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善于利用体制来为自己钻营,头顶没有星空,内心没有道德律的一代正在诞生。”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是培养“人”的重要阶段,我们应该对孩子进行“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的专门训练并加以考核。
但是我们的品德课(道德与法制)不仅没有训练孩子们如何做人、如何做事,更没有对其进行考核,更多的只是照本宣科地把教材通读一下,甚至有的学校、有的老师还会把这些课给“吃”掉。那么所谓的品德课,就只是学生手中的一本无用的教材而已。纵观我们整个教育系统,在家庭教育上,“家风”对孩子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或者说有许多家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家风可言;在社会教育方面,又存在着负面的影响因素;如果再加上我们学校教育部抓落实的话,培养起来的学生估计都“缺德”。
难怪如今大家都说道德滑坡,做人没有底线。一次在公交车上,一老人在说现在的老天越来越坏了,不是这里地震就是那里洪水;另一老人说,不是老天越来越坏,而是如今人越做越坏了,吃不了饭菜就那样倒到了,不再敬老天了,想当年我们是如何珍惜粮食的。
听了两位老人对话,让人深思啊!儿时,我们的父母亲都会教我们如何行走坐卧;如何就餐拿筷;如今的孩子再也没有人教他们这些了。至今记忆犹新:当粮食收割的第一顿饭,我们叫做“尝新”,这顿饭的第一碗是要拿到院子里敬天的。当初,我也觉得这是什么破风俗啊,迷信!今日想来,那真是一种做人的道理!
反观学校,我们的品德教育,有没有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训练和考核?我想如果在“行礼、用餐、行走坐卧”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那么孩子们是不是会有更好的行为和品德呢?就“用餐”而言,我们可以进行餐前“感恩词”、餐中“止语”、不浪费粮食、餐后学会对同桌说:“我吃好了,大家请慢用!”等系列的用餐礼仪教育并适时予以考核。这样做下来,我想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是不是更懂礼仪、更爱惜粮食呢?
回想小时候的我们,不管是在校外还是校内,见到老师总是恭恭敬敬地问一声:“老师好!”有的同学胆子小一些,打招呼之后往往会害羞得红脸。但是,我发现现在的孩子,只要走出校门,他们就不再给你招呼了,而且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样子。那么,这种文明礼仪是否也需要进行强化训练呢?作为校长,我经常利用一些校外领导、老师来校的机会,提前通知班主任见到客人老师,要主动问好。并且会在晨会上,让学生进行练习。等客人走后,我又会在晨会上,对一些主动问好的班级学生进行表扬。这样的一次次训练之后,来校的客人都说我们的学生真有礼貌。
他们不知道,这种礼貌是强化训练出来的,是表扬和激励出来的。
2. 体育兴趣,以主题考核促提高
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76年前,陶行知先生在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的晚会上的讲词中提到了“每天四问”。而第一问就是:“我们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民国教育家张伯苓说过,不懂体育者,不可当校长。那个时代,这些伟人们都特别重视体育,特别重视国人的健康水平。
而当今的教育,可以说是宁可要分数,也不要命。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8%,中学生为55.2%,高中生为70.3%,近视人群呈现急剧低龄化和扩大趋势。近年来各地学校进行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显示,我们的孩子体质是一年不如一年了。我们的学校有重视过体育吗?
我有过几所学校的工作经历,也走过一些学校,当然也认识一些体育老师,发现很多学校、很多老师的体育课几乎是没有内容的,更别提会有什么体育考试,就连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都是凭空乱填的。更糟糕的是,几乎没有人认为这是不正常的。
作为校长,我俨然变成一个“自由人”。学校里缺什么学科,就去教什么学科,当然有的学科我也是不敢去的。带过两个班的体育课,虽说读书时代喜欢打篮球,但在学校专业体育老师面前,我真是门外汉。教体育自然就参加体育的教研、备课活动,我了解到了体育这门学科是没有统一的教学内容的,只是给你一个学段的目标。于是我就大胆地倡导单元主题教学,一个学期分为三个单元,每个单元定一个体育项目的主题,然后进行项目的知识讲授、技能训练、技能过关考核等几个板块的教学模式。
我带的班级,选择了“乒乓球、排球、跳绳”等三个单元主题教学,每个项目都注重技能的训练、布置家庭作业和过关的考核,允许随时随地、甚至多次考核,每个孩子都能过关,优秀者可以挑战优秀考核过关。一个学期下来,发现孩子们都在进步。课间,乒乓球桌旁的孩子比以往更多了;一个身体协调能力差的孩子,也能跳上三、四十个双脚跳绳了。
3. 音乐素养,以分层考核来提高
我校音乐老师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增强学生们的音乐素养,丰富音乐课教学内容,特地为学生安排了竖笛教学。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观察学生学习效果好不好,就得设置测试的环节,为了减轻他们的压力,针对学生的情况制定了不同的过关目标。基础差的学生,从“音阶”开始,能熟练地吹奏就好;一般的同学,能有节奏的识谱吹奏;优秀的同学,在会吹奏的基础上,能够背奏。对于参加过关的同学先给予肯定,不足之处再鼓励。过关测试以后,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再针对出现问题的部分进行反思总结,便于更好的备课上课。
通过竖笛教学,发现了几位平时不善于唱歌的同学在吹奏竖笛却有潜力,善于唱歌的同学学习得更快,让老师对他们刮目相看了。
所以有句话说得好:不是什么都是有兴趣了才学的好,而是你学好了才会有兴趣。我想,正是因为我们对体育和音乐学科进行了这样过关考试,才让孩子们掌握了某项体育技能和乐器,从而让他们更加喜欢上这门学科。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考试呢?
三、反思与总结
作为教育管理者,应该要保持清醒的头脑,时刻警醒自己我们的教育应该要做什么,怎么做。从教育的眼光来看,教育是让人过上更好生活的必然的途径和手段。那么,在小学阶段,我们大量的纸质的应试的考试是否是在培养他具有过上美好生活的能力呢?这不仅是作为教育管理者要明白的,更要让一线教师清醒的意识到。
高分低能是应试教育的综合征。旅美教育专家黄全愈说按照现代教育的培养标准,用过应试考上北大、清华的学生不能算是优秀的学生,只能是优秀的考生。作为小学教育工作者,我们严重所谓的优秀的学生,从某种意义来说,是不是也是如此呢?
为此,为什么不考试?在我们小学阶段,应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那种大量的做练习和考试的教育模式,我们应该予以拒绝和抵制;而那种能够促进学生在道德品质和生活技能的其他学科上,应该要多创造一些有趣并且可操作性的考试。
通过考试,提高我们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各种生活技能,最后,让我们的学生都能过上更美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