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雅轩讲述各位太极名家的发劲发人

李雅轩先生

1

杨禄禅发劲,是虚无所有的打法,被打者挨上后,还不知是如何挨的打,算得上神妙至极。

2

杨班侯发劲,如晴空之霹雷,啪的一声,已把人摔出丈外,很多人已被打坏了。

3

杨健侯之发劲,是以轻妙之手法摸之,手法虽轻,可以使其跑不了,而后如放箭一样,将人射出,真可称为神沾圣手了。

4

杨少侯之发劲,是松灵至极,冷快无比,令人不好琢磨,不好防备,人已被他打痛了。

5

杨老师之发劲,是冷打丹田劲,临发时心中若有所思,在劲去时,如关云长斩颜良诛文丑,瞪眼之际,其人头早已落地一样,人在不知不觉之中已出去。这是弹出去的,射出去的,真所谓发劲如放箭也。这种发劲,我感到比放箭还快,如触电一样崩出,真称得上是内家拳神勇也。

6

武汇川专打一点柔弹劲,不愧是杨家的弟子。他的学生名张玉者,发劲也还可以,发长劲的松弹力还不错。

7

崔毅士(立志)会发松沉劲,发时先吸一口气,然后以松弹之劲打去,此劲可以把人打出声,此谓以气打气之功夫

8

董英杰力大胆大,敢打敢上,这是他的长处。他善揉措劲,可以将人揉得东倒西歪而后倒也。

9

李香远(宝玉)一辈子的苦功,身势的曲折柔软够,尤其是他的发劲比任何人都充实。其劲能入里透内,确实是一把好手。但是我认为在机变奥妙方面还不足,如此更可知太极拳之难也。很难出现一位完全的好手,实在不易,故一百多年来,只出了杨禄禅先生一人,其次班侯、健侯及澄甫老师也。

10

田兆麟的如断下来样的软打功夫也好。

11

郑曼青善于打一种摸准了之后挺身进步将身攻出的打法,人虽小,有功夫,有胆量,所以对方虽其有备,亦被其打伤。

12

我本人是更不行,虽在机变虚无奥妙,冷打、丹田劲各方面都有点,因跟随澄甫先师十余年之久,我的长处是用机变难测手,打冷快闪电劲,不喜欢与人沾沾粘粘的鼓涌,但可惜早年未善用功,本身本资也不够,以至成就不深,诚可惜也。

解读:

我所讲述的有关太极内劲的内容也都属于太极拳懂劲的范畴,对于懂劲,李雅轩曾对弟子说过:“太极拳只有一个懂劲和不懂劲的问题,如不懂劲,会一百个发劲也等于零。”

跟之前讲的一样,这里存在一个方法的问题,也存在一个功夫的问题。懂劲是功夫问题,但懂劲也有不同的程度。田兆麟说,初识懂劲,尚存断结俯仰之病。真正懂劲之后,即能得屈、伸、动、静之妙,开合升降之效。

懂劲之路也是一条漫长之路,其尽头就是阶及神明。按懂劲的不同程度,太极拳内劲可以分成僵柔劲、松沉劲、轻灵劲和虚无劲。

僵柔劲是随处可以看到的那种发劲,在这阶段,会化了一些,但发不出好劲,只能用手臂之力将人顶出去。这阶段的推手,往往是力大者胜。

松沉劲就不同了,已经找到支点了。找到支点后,就可以运用杠杆原理了。所以此时的发劲不论是手感还是观感都会令人觉得与众不同了。

但好的松沉劲并不多见,给李雅轩印象较深的是崔毅士。李雅轩记有:崔毅士(立志)会发松沉劲,发时先吸一口气,然后以松弹之劲打去,此劲可以把人打出声,此谓以气打气之功夫。

从李雅轩的描述可以看出,发松沉劲有两大要素:一是丹田呼吸,二是腰腿功夫。瞿世镜讲,崔毅士在傅钟文家坐着推手,一个发劲,将铺地面的木板震断,这就是主宰于腰,其根在脚了。

李雅轩所写的东西,大都出自其晚年,此时李雅轩的功夫已达到非常高的程度了。李雅轩喜欢讲的是另外两个阶段,即轻灵劲和虚无劲,但轻灵劲和虚无劲的基础就是僵柔劲和松沉劲,不从松沉入手,是找不到真正的轻灵。

推手要从化劲开始,但不同阶段的推手有不同的化劲。

在僵柔劲阶段,化劲就是拨化,所谓横能破竖。在松沉阶段,可以是掤化,此时可将来力引至脚底。在轻灵阶段,化劲才应该是走化。王培生讲的,接触点一点都不给,这是真正的好的化劲,但不是入门的功夫。在虚无阶段,化劲乃是神化,所谓寸草不粘,蚊蝇不落。

上面的讲法是指在典型阶段的典型化法,但在一般人的化劲里,即含有拨化,也含有掤化和走化,以拨化为主者,即初学。掤化为主是行家,走化者,高手也。

掤劲是一切太极内劲的基础,但有时候,有人把掤劲和顶劲混为一谈。网上说,罗邦贞在上海跟一高手推手,双方顶牛,顶在一起,我想应该是双方掤住,不给对方机会。当然也有些人功夫不纯,掤中有顶。

李雅轩讲的四种劲法,其实是太极拳功夫的四个层次。这四种劲法,并不是你想练什么劲就练什么劲,而是你在哪个层次就只能练哪种劲也只能用哪种劲。

僵柔劲是最初的功夫,其特点是敏捷有力,很多人练太极拳后都有这种感觉,就是反应比以前快了,没用力,但推手时对方说力气大的很。有些人得到这种感觉后,还会沾沾自喜,以为这就是太极拳,这就是柔中有刚,殊不知这是不入门的功夫,是典型伪柔。

松沉劲就不同了,是已经入门的东西了。但这个门有点太难入了,多数人穷极一生,还是不能达到松沉劲阶段,以致有些太极拳专家们在一起发出慨叹,到底太极拳是什么。郑曼青曾说过,太极拳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太难了。

(0)

相关推荐

  • 传习录‖71.《八字歌》及其他

    <八字歌>及其他 --节选自<吴式太极·南湖传习录>马长勋口述,王子鹏整理 宋书铭的<八字歌>历来争议也很大,主要就是那一句:"十个艺人十不知" ...

  • 李雅轩的功夫到底有多厉害

    李雅轩先生对于太极拳的贡献之大,非吾辈能随意评论的,他在太极拳上付出的汗水和取得的成就更不是我们后人能企及的.至于说他的功夫到底有多厉害,可以从他的一篇随笔中去体会一下,他层将自身对功夫的体会把力分为 ...

  • 杨式太极拳名师李雅轩先生“大松大软”太极修炼秘诀

         01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点紧凑含虚收藏才行.        02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 ...

  • 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

    李雅轩先师传授的太极步法 我年轻的时候常随先师表演太极推手.大捋及抹角行步.散手以及武当太极对剑.三才对剑.当时我二十多岁,由于也算刻苦,身手还算矫健,步伐也还轻快.先师当时已是七十多岁,但对起剑来, ...

  • 李雅轩太极推手精论

    在未曾接触以前,先持以虚无的气势,然后轻轻地与对方沾手.沾手之后,不可自动,只是提高本身的清醒灵觉性足矣,以俟对方稍有动意,便以我的灵觉智慧,虚无的气势,以神走,以气化,跟之随之,以做到沾连粘随,不丢 ...

  • 杨家太极拳大师李雅轩的太极真谛精髓 道真

    杨家太极拳大师李雅轩的太极真谛精髓 道真

  • 【好文】李雅轩太极拳精论(上)

    未随出势,先将脑筋静下来,摒除杂念,身心放松,去掉拘束,如这样子才能恢复人在未被事物缠绕之前的自然稳静及天生具有的灵感.稳静之后而后出动,并要在动时仍保持其稳静,不可因动将身心的稳静分散了,这是需要注 ...

  • 【好文】李雅轩太极拳精论(下)

    太极拳在前清咸丰时代,有些人称它为神拳.余以为这个名称很有道理.称神拳者,并非指神怪之神,而是神经之神,神气之神.一者是因在练功时不是用力,而是用意,用神用气:二者是在对手时,其动不是专靠肌肉的伸缩为 ...

  • 李雅轩对太极劲的理解

    李雅轩先生作为杨澄甫亲传弟子,并且得到杨健侯亲授,他对太极劲的理解应该更接近杨式太极拳核心传承.他认为:太极劲主要是粘劲,太极八劲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都是粘劲不同用法而已. 他认为:粘劲从 ...

  • 转:李雅轩太极拳精论

           太极拳在初练时,是感觉不出什么味道来的.但是只要有耐心,有恒心,细细地体会,时间久了,便会感觉趣味浓厚,使人百练不厌,愈研究愈有味道,愈体会愈有兴趣甚至形成一种癖好,一辈子离不开它,其终 ...

  • 【干货】李雅轩先生“大松大软”太极修练秘诀

    (一) 在初练功时,架子是宜下的大点,如功夫久了,就不宜太大太伸展,如架子太伸展了,要紧凑含虚收藏才行. (二) 在练功时,不要一定要架子多么大,多么低下,主要仍还是练出手上的拳意来,有了灵感为第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