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老照片】-1万-2093-率先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为什么挑战不了英国的老大地位?
现代国家之间的博弈,基本上是基于“海陆争霸”的逻辑。这个逻辑形成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开端。
正是在大革命时代,形成了海权和陆权的博弈。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确立了自己的海洋霸主地位。德国则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崛起成为陆地新霸主。
在欧洲大陆之上,英德两个国家开始争霸,海洋与陆地秩序的对抗进入了一个新高度,同样浮现了两种不同的生存逻辑。
那德国是如何向英国发起挑战的?最后又能否成功呢?
英国的贸易体系
英国是整个19世纪世界秩序的主导者,不过除了在印度之外,其他地方的殖民地并不多。
研究大英帝国历史的学者,就把大英帝国分为正式帝国和非正式帝国两个部分。正式帝国就是英国直接统治的地方,比如印度。非正式帝国就是加入英国主导的贸易体系,但没有被英国直接统治的地方,比如澳大利亚。
在19世纪之前,英国并没有占领太多的殖民地,因为对英国来说,大航海时代开启的远洋贸易,加上工业革命,使得全球各个地方都被卷入到全球贸易网络中。对英国来说,只要把一个地方拉入到这个体系之中,就可以通过自己的主导权去获得更多利益,不用自己去统治。
而且,英国对于国际秩序的主导,根本上是通过规则主导来实现的。覆盖全球的政治规则体系和贸易规则体系相互支撑,这样英国在世界上的治理对象并不是具体的领土多大,而是规则体系。
比如,当时英国通过国际金本位制度,来主导全球资本和货币市场,各个国家都以英镑为基准。掌控货币基准,就是掌握市场经济的底层标准,拥有降维打击的能力。当年的英镑可以自由兑换英格兰银行所储备的大量黄金,兑换价格通过市场来形成,也就是说英镑就相当于黄金,这就是金本位。
还有,英国当时的国际战略,就是要打造一个各国之间的势力均衡体系,英国要努力维持列强彼此之间的制衡关系,让自己可以作为第三方仲裁者的存在,那英国外交环境就相对从容。
加入到英国这套体系的国家,都会进入到全球市场当中,让自己的经济获得良好发展,如果不愿意加入,那就没办法搭上时代快车。
英国主导的这样一种秩序,原则上不会排斥其他国家的参与,对规则制定权的掌握,不以对土地的占领为前提。所以在18世纪到19世纪末,英国经常是把一个国家打下来,确保这个国家愿意加入到世界贸易体系之后,又退出了出来。
当时,亚洲、非洲和美洲大陆有很多地方都处于大英帝国的范围中,但英国的统治成本却非常低,这是英国能够成功主导全球的基础。
德国的封闭秩序
德国到了19世纪后期完成统一,又率先实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迅速崛起。但是德国只是在工业能力上比英国更强,却没有做到英国那种掌控全球贸易秩序的能力。
而德国发达的工业经济,又高度依赖于全球贸易体系,这样就肯定会受制于英国的贸易体系,所以德国人很头疼。19世纪后期的德国,在经济上已经完全不怯英国,这让德国看英国很不顺眼。
于是,德国开始在海外抢殖民地,希望获得自己的专属经济区域。德国的这套玩法,有别于英国的那种开放性的规则体系,而是封闭性的秩序。
但是有一点,封闭秩序虽然不利于经营全球贸易网络,但是有利于对特定人群进行动员,一旦结合技术跃迁,就有机会成为新的陆地霸主。在成为陆地霸主之后,封闭秩序还会带来巨大惯性,让它和海洋霸主成为对抗关系。
德国利用民族主义作为动员机制成为新的陆地霸主,让它和英美发生强烈对抗,但是却接连在一战和二战中失败。直到二战之后,德国放弃民族主义,加入到开放秩序,德国才真正获得收获。
陆地霸主尝试打造一个封闭秩序,而海洋霸主一定会打造开放秩序,虽然陆地霸主对于海洋霸主的屡次挑战都以失败告终,但这并不是说陆地秩序就是无效的。
一方面陆地霸主对于海洋霸主的反抗,会让海洋霸主本身也进行自我调整;另一方面,陆地霸主在加入海洋秩序之后,由于自身的体量大,会改变海洋秩序原有的样子,海洋秩序也会有新的演化。
海洋秩序不断扩展,陆地秩序不断反抗,两者不断对抗,开放的海洋秩序一步步发展,成为今天全人类的秩序。
对抗演变为战争
德国开始抢夺海外殖民地,其他列强也都不甘落后,于是19世纪末就掀起了列强瓜分世界的狂潮。
这个时候,英国也被迫开始主动占领殖民地,免得英国的贸易体系受到影响。结果英国的正式帝国的规模越来越大,但是非正式帝国的规模却越来越小。这就是进入20世纪之后,大英帝国统治世界越来越吃力的重要原因。
而德国发现自己抢了很多殖民地,仍然没法扭转面对英国的那种劣势,于是就决定大力发展自己的海军力量,力图在海洋上真正挑战英国的霸主地位。由于德国的工业实力强大,这个挑战对于英国来说很严峻。
同样感受到巨大威胁的,还有法国和俄国,它们凭借自己的能力完全没办法对抗德国,就只好拉拢英国来结盟;英国此时也没有底气独自对抗德国,也需要跟法国俄国结盟,才能继续维持国际上的势力均衡。
列强之间的结盟,就彻底打破了此前的国际秩序运作逻辑,国际秩序由此进入了残酷的战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