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消炎、排脓、祛湿中药粉
具有消炎、排脓、祛湿中药粉
有很多的啊~
1.荆芥: 有发汗解表,宣毒透疹,和血止血作用,用于风疹痒疹、疹出不透、疮疡等。与防风配伍时为祛风止痒方剂的基础,可用于风疹、皮肤瘙痒等证,常与蛇床子、土茯苓、蝉蜕等配合使用。本品可促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有轻微的解热镇痛作用。qi可促进皮肤感染性疾病的愈合与病损组织的吸收。
2 、防风: 有散寒解标,胜湿止痛,祛风止痉,止痒作用。用于风邪克于皮肤之风疹、瘾疹、疮疡等证。常与荆芥配伍使用。
3 、细辛: 有温经发散、祛风散寒、除弊止痛作用。与辛夷等药物配合可治疗鼻窦炎、鼻炎等症。
4 、白芷: 有祛风解表,透毛窍、通鼻窍,散寒止痛,燥湿解毒作用。善治头面皮肤之风,外用可治疗皮肤瘙痒症。本品可减少支气管分泌、扩张冠状动脉;能促进被破坏组织的吸收,对慢性溃疡、皮肤炎症有促进吸收或促进其化脓的作用;有止血作用,用其治疗鼻窦炎、慢性鼻炎有较好的疗效。
5 、薄荷: 有散风解表、行气解郁、祛风止痒、透斑疹作用。可用于皮肤瘙痒、风疹等证。与蝉蜕为临床常用药对之一用于一般风疹、麻疹后的皮肤瘙痒,亦能改善老年性皮肤瘙痒及牛皮癣瘙痒症状。
6 、蝉蜕: 有疏散风热,解表透疹,祛风止惊作用。近代研究认为,蝉蜕可降低反射性肌紧张反应、降低横纹肌的紧张性,对神经节有轻度阻断作用。
7 、生姜: 有发表散寒、解毒健胃、温经行气作用。配合其他药物调敷用于湿疹疮疡。
8 、石膏: 有清热泻火、止渴除烦作用,内服后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煅后外用,可敛疮生肌止血,用于疮疡流水、湿疹、烫火伤等。
9 、黄芩: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抑菌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可用于热毒火邪浸淫皮肤之疮痈毒肿等证
10 、黄连: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抑菌作用。可用于热毒疮痈、湿疹等证。
11 、黄柏: 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滋阴降火作用。与苍术配伍用于疮疡肿毒、湿疹、痒疹等症。与滑石研末外用,是治疗湿疮、湿疹通剂。
12 、金银花: 有清热解毒、抗炎作用,能控制炎症的渗出和炎性增生,能促进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对多种化脓性球菌有抑制作用,可治皮肤感染。
13 、连翘: 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作用。本品有强大的抗炎抑菌作用,对无菌性炎症有明显的抗渗出,降低病灶部位毛细血管脆性的作用。
14 、椿白皮: 有清热燥湿、止血止痒作用。外用可治疗疮癣湿痒等证。
15 、生地黄: 有清热凉血、祛淤生新作用。 可用于治疗血热所致的荨麻疹、癣疹等证。
16 、赤芍: 有清热凉血、祛淤止痛、抗炎疗溃疡作用。对平滑肌有解痉作用。
17 、半边莲: 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作用。可用于治疗皮肤湿疹、疮疡。
18 、白附子: 有祛风豁痰、通络、消肿散节等作用。鲜品外用捣敷,可治疗湿疹。
19 、款冬花: 有润肺止咳,消痰下气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咳嗽气喘等症。近代研究发现,其醚提取物能缓解组胺引起的支气管痉挛。本品有轻微的舒张支气管作用,但大量使用时反而会使支气管收缩。
20 、 枳实: 有抗过敏作用。
21 、 冰片: 外科作涂敷药用于湿疹、痒疹、疮疡痱子等。
22 、 钩藤: 有清热平肝、息风止痉作用。有抗组胺作用。
23 、 地龙: 有清热定惊、通经活络、平喘利水作用。可抑制支气管平滑肌的收缩,治疗支气管哮喘。并有抗组胺作用
24 、 薏苡仁: 有清热利湿、健脾止痒、利尿排脓作用。现代常用于过敏性疾病辅助治疗。
25 、 茵陈: 有清热利湿、利胆退黄、祛风作用。亦能发散肌肤邪热而祛风止痒,用于风湿凝聚肌肤之瘾疹、皮肤瘙痒等。与荷叶配伍可治疗皮肤瘙痒、湿疹、痒疹等。
26 、 防己: 有祛风除湿、利水消肿作用。能作用于垂体 — 肾上腺皮质轴,有抗炎、抗过敏的作用。
27 、 五加皮: 有补益肝肾、祛风湿、强筋骨作用。外用可治疗阴囊湿疹及皮肤瘙痒症。
28 、 茅根: 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
29 、 侧柏叶: 有凉血止血、清肺止咳、清热平肝作用。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外用酒浸涂搽,可治疗脂溢性皮炎及斑秃。
30 、 旱莲草: 有补肝益肾、凉血止血的作用。对水田性皮炎、qi湿疹效果较好。
31 、 地榆: 有凉血止血、泻火解毒、收敛作用。与黄柏合用可治疗湿疹。生料外用对皮肤感染有减少渗出,控制感染促进组织生长和促进愈合的作用。
32 、 蒲黄: 有止血、化淤止痛作用。外用可治疗皮肤湿疹。
33 、 艾叶: 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作用。所含艾叶油有止咳平喘去痰作用。煎洗可治疗皮肤湿疹、瘙痒、疥疮等。
34、人参: 有抗过敏、抗炎作用。
35、黄芪: 有补益脾土、固表止汗、托疮生肌等作用。能改善疮疡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病变组织的吸收或化脓。
36、甘草: 有清热解毒、调和药性、祛痰止咳作用,并能健脾和中、缓急止痛。本品对人体作用广泛,所含之甘草素甘草次酸,有类似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盐皮质激素的抑制炎症、抗过敏作用有中枢性镇咳作用,对支气管黏膜有保护作用。
37、五倍子: 有收敛涩肠、敛肺降火、解毒敛疮的作用。可用于湿疹疮疡、阴挺湿痒等症。
38、银柴胡 防风 五味子 乌梅 炙甘草 用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皮肤病
清热解毒的中草药
浏览:2623|更新:2014-02-20 19:04
白藓皮【性味】 苦、寒。【功用】 清热解毒,祛风胜湿:用于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病,配苍术、银花、苦参治皮肤疮疡或皮肤瘙痒;配防风、白蒺藜、乌梢蛇等,治慢性湿疹、荨麻疹;也可用于黄疸,常配茵陈;用于风湿热痹,常配银花藤、威灵仙等。【用法】 5~10克。外用适量。
红藤【性味】 苦、微寒。【功用】 清热解毒:用于肠痈腹痛(急性阑尾炎),常配丹皮、大黄、桃仁、元明粉、瓜蒌仁、赤芍;用于乳痈,常配银花、贝母、蒲公英、夏枯草、连翘、花粉。【用法】 10~15克。
半枝莲【性味】 微苦、寒。【功用】 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用于肝炎、肝肿大,肝硬化腹水;疮痈肿毒;蛇虫咬伤。【用法】 10~30克。
土茯苓【性味】 甘、淡、平。【功用】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疮痈,尤其是反复发作的慢性疮疡、湿疹,常配银花、连翘、蒲公英等;前人多用于梅毒。【用法】 15~60克。
山豆根【性味】 苦、寒。【功用】 清热解毒,利咽消肿:本品为喉科常用药。用于肺胃热盛或热毒壅盛的咽喉肿痛或牙龈肿痛,常单味含服,或配射干、板蓝根水煎服。【用法】 6~10克。
蚤休(草河车、七叶一枝花)【性味】 苦、微寒、有小毒。【功用】 清热解毒,熄风定惊:用于疮疡痈毒、各种脓毒败血症以及小儿高热惊风等。亦可用于肺热咳喘,如急慢性支气管炎之咳嗽痰黄。【用法】 5~10克。
败酱草【性味】 辛、苦、微寒。【功用】 (1)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用于痈肿及急性阑尾炎,常配薏苡仁、银花。(2)活血行瘀:本品辛散行血,对血瘀引起的胸腹疼痛有效。【用法】 6~15克。
白头翁【性味】 苦、寒。【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本品为止痢要药,用于重症菌痢、阿米巴痢疾,常配黄连、秦皮。【用法】 6~15克。马齿苋【性味】 酸、寒。【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常配黄连、木香。内服或捣汁外敷,治痈肿。亦用于便血、子宫出血,有止血作用。【用法】 9~15克。鲜品30~60克。外用适量,捣敷患处。
山慈菇【性味】 辛、甘、寒。有小毒。【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痈疽疔疮肿毒、瘰疬痰核、肿瘤以及毒蛇咬伤。【用法】 3~6克。
穿心莲【性味】 苦、寒。【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急性菌痢、胃肠炎、感冒发烧、扁桃体炎、咽喉炎、肺炎、疮疖肿毒、肺结核、腮腺炎、急性泌尿系感染以及毒蛇咬伤等。【用法】 6~15克。
白花蛇舌草【性味】 甘、淡、凉。【功用】 清热解毒,散瘀消痈:用于急性阑尾炎、盆腔炎、泌尿系感染及蛇咬伤等。亦可用于消化道癌症。【用法】 15~60克。
漏芦【性味】 苦、咸、寒。【功用】 清热解毒,消肿排脓,下乳:用于痈疖、疔疮肿毒、乳痈、乳汁不通。【用法】 5~12克。
清热解毒的中药
1、蒲公英: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适用于急性乳腺炎,淋巴腺炎,肩挑腺炎,胃炎、肝炎、胆囊炎、尿路感染等。用量为9——15克,捣烂外敷,可用于乳痈、疹疮、痈肿等。
2、决明子: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甘、苦,功能清肝明目,利水通便,适用于肝热或肝经风热所致的目赤涩痛,羞明多泪等;此外对治疗高血压,肝炎,肝硬化腹水及习惯性便秘等也有效。用量为3-9克,捣碎煎服
3、地骨皮: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淡,功能凉血,退蒸,清泻肺热,适用于虚劳潮热盗汗,肺热咳喘,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痈肿恶疮以及肺结核和高血压症等。用量为一般为3-9克。
4、芦根: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适用于热病伤津、烦热口渴、胃热呕吐、噎膈、反胃以及治疗肺热咳嗽、肺痈等。用量为一般干者9-30克;鲜者15-40克。
5、连翘:中医认为,其性微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及过敏性紫癜等。用量为一般6-9克。
6、牡丹皮:中医认为,其性凉,味苦、辛,功能清热,凉血、和血、清瘀,适用于热人血分,发斑、惊痛、吐血、痈疡,跌打损伤等症。用量为5-9克,但脾胃虚寒泻泄者忌用。
7、知母: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适用于肺热咳喘或阴虚咳嗽,烦热消渴,骨蒸劳热,小便不利,大便燥结等症。用量为一般6-9克,但肾阳虚,两尺脉微弱及大便溏泄者忌用。
8、板蓝根: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适用于流感脑炎、乙型脑炎、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火眼、疱疹等。用量为—般5—9克;但脾胃虚寒者不宜用。
9、金银花: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功能清热,解毒,适用于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疮、痈、疖肿等热毒壅盛之症。用量为一般为6-12克;但虚寒泄泻及疮流清脓无热毒者不宜用。
10、夏枯草: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辛,功能清肝火,散郁结,降血压,适用于肝火上炎所致的目赤肿痛,目珠疼痛,羞明流泪、头痛、眩晕等;用于痰火郁结所致的瘰疠,瘿瘤等。用量为一般为9克左右。
11、栀子:中医认为,其性寒、味苦,功能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虚烦不眠、黄疸、目赤、衄血、热毒疮疡等症。用量为3—9克。
12、玄参:中医认为,其性寒,味甘、苦,功能滋阴降火,凉血解毒,适用于热病烦渴,发斑,骨蒸劳热,夜寐不宁,自汗盗汗,伤津便秘及咽喉肿痛等症。用量为6--12克;但大便溏泄及痰湿盛者忌用。
金银花、连翘、穿心莲、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菊花、败酱草、射干都可以。
常用清热解毒类中成药
|浏览:1482|更新:2013-09-10 15:48
(一)清热解毒类
1.上清丸由大黄(酒炒)、黄芩(酒炒)、连翘、菊花、白芷、黄柏(酒炒)、栀子、荆芥、防风、薄荷、川芎、桔梗组成。功能清热散风,解毒,通便。主治头晕耳鸣,目赤,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鼻窦炎。孕妇忌服;虚火上炎、脾胃虚寒、qi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慎用。
2.黄连上清丸由黄连、栀子(姜制)、连翘、蔓荆子(炒)、防风、荆芥穗、白芷、黄芩、菊花、荡荷、大黄(酒炒)、黄柏(酒炒)、桔梗、川芎、石膏、旋覆花、甘草组成。功能散风清热,泻火止痛。主治风热上攻,肺胃热盛所致的头晕,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牛疮,咽喉肿痛,真聋耳呜,大便秘结,小便短赤。孕妇及脾胃虚寒者禁用。
3.栀子金花丸由金银花、桅子、知母、黄柏、天花粉、黄芩、黄连、大黄组成。功能清热泻火,凉血解毒。主治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目赤眩晕,咽喉肿病,吐血衄血,大便秘结。孕妇慎用。
4.板蓝很颗粒由板蓝根组成。功能清热解毒,凉血利咽。主治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腮部肿胀;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5.双黄连口服液由金银花、黄芩、连翘组成。功能硫风解表,清热解毒。主治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本品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慎服。
6.清开灵胶囊(软胶囊、颗粒、滴丸、片、泡膀片)由胆酸、猪去氧胆酸、黄芩苷、珍珠母粉、桅子、水牛角粉、板蓝根、金银花提取物组成。功能清热解毒,镇静安神。主治外感热病、热毒堑盛证,症见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舌质红降苔黄,脉数;或病毒性肝炎、上呼吸道感染见上述证候者。久病体虚便溏者慎用。
(二)清脏腑热类
1.清胃黄连丸由黄连、石膏、桔梗、甘草、知母、玄参、地黄、牡丹皮、天花粉、连翘、桅子、黄柏、黄芩、赤芍组成。功能清胃泻火,解毒消肿。主治肺胃火盛所致的口舌生疮,齿龈、咽喉肿痛。阴虚火旺者忌用。
2.三黄片(胶囊)由大黄、盐酸小檗碱、黄芩浸膏组成。功能清热解毒,泻火通便。主治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跟肿痛,心烦口渴,尿黄,便秘;亦用于急性胃肠炎,痢疾。孕妇忌服。
(三)清热解暑类
1.益元散由滑石、甘草、朱砂组成。功能清暑利湿。主治感受暑湿引起的身热心烦,口渴喜饮,小便短赤。本品含朱砂,肝肾功能不全者使用,孕妇慎服。
2.清暑解毒颗粒内金银花、淡竹叶、卢根、夏枯草、滑石粉、甘草、薄荷组成。功能清暑解毒,生律止渴。主治高温环境或夏季暑热所致身热、自汗,心烦、头晕、恶心呕吐、体倦无力。孕妇慎服。
3.清暑益气丸由人参、炙黄芪、白术、麦冬、五味子(醋制)、葛根、泽泻、黄柏、升麻、苍术(米泔炙)、当归、青皮(腊炙)、陈皮、六神曲、甘草组成。功能祛暑利湿,补气少淖。主治体弱受暑引起的头晕身热,四肢倦怠,自汗心烦,咽干口渴。
接骨丹又名十宝散
《证治全生集》真血竭4.8g明雄黄12g藏红花12g净儿茶3.6g朱砂3.6g净乳香30g当归尾30g净没药4.2g麝香0.09g冰片0.36g
另有当归、红花、苏木、透骨草、川芎、赤芍牛膝等草药
具有补肾功能的要都有接骨续筋的功效,中医有句话叫做:肾主骨生髓。说的就是这个,具体的要有;菟丝子,续断(骨伤科常用药),自然铜(接骨要药),骨碎补,土鳖虫(骨伤科要药)等等
摘 要:接骨续筋药膏 【来源】《中医伤科学讲义》。 【组成】自然铜 荆芥 防风 五加皮 皂角 茜草 川断 羌活 独活各90克 乳香 没药 桂枝各60克 红花60克 赤芍60克 活地鳖虫60克 【用法】共为细末
续筋接骨酒 【其他名称】续筋接骨酒――(跌打损伤) (验方) 【配方】透骨草、大黄、当归、芍药各10克,丹皮6克,生地15克,土狗(捶碎)10个,土虱30个,红花10克,自然铜(末)3克,好酒350毫升。 【制法】将上药,除自然铜外,其余粗碎,用酒煎取1半,去渣,候温,分作3份。 【主治】跌伤、打伤。qi 【用法】每日用1份药酒,送服自然铜末1克。
常用接骨续筋类中成药 长沙常宏制药
本文来源网址
http://www.ch-zhiwanji.com/shownews.asp?id=352
1.接管丸
由十鳖虫、自然铜(煅醋淬
)、续断、骨仰补、桂枝(炒
)、马钱子粉、甜瓜子、郁金、地龙
(广地龙
)组成。功能活血散波,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闪腰岔气,筋伤月领,疲血肿痛。
2.止痛
紫金丸
HYPERLINK \"http://www.ch-zhiwanji.com/ProductShow.asp?ID=391\"
由丁香、血竭、书归、熟大货、木香、儿茶、红此、骨碎补
(烫
)、土鳖虫、乳香
(制
)、没药
(制
)、赤芍、自然铜
(炬
)、甘草组成。功能舒筋活血,消被止痛。主治跌幻损伤.闪腰岔气,疾血肿痛,筋骨疼脯。
3.骨折挫伤肢爱
由白然俐
(焰)、红花、大黄、猪骨
(制)、黄瓜子
(制)、当归、乳香
(炒)、没药
(制)、血竭、土鳖虫组成。功能钎筋活络,消肿散疾,接针止痛。主治跌订损伤,招腰岔气,筋伤骨折。骨折、脱闻先行复位固定后,再用约物治疗。小品含破血逐映之舱.孕妇忌服;伞风含乳香、没药,有胃炎、肖溃疡者慎服。
4.跌打丸 (片)
由一七、当归、白芍、赤勺、桃仁、红花、血竭、北刘寄奴、骨碎补(烫)、续断、苏木八月皮、乳香
(削)、没约(制)、姜黄、二棱(醋制)、防风、甜瓜子、帜实(炒)、桔梗、甘草、木通、自然钢(煅)、上鳖虫组成。功能活血散癌,消肿止痛。主治跌打损伤,筋断骨折,肿痛,闪腰岔气。孕妇及肝、肾功能异常者禁用;脾胃虚弱及儿童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