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艾灸法多样:直接灸、隔物灸、艾条灸、艾包灸、无烟灸……(附语音)

【本篇是:中医彭鑫博士讲解《艾灸养生》系列课程(附语音)-之四。(更多精彩内容持续更新中……)】

在古代艾灸治病,古人多数是采用直接灸这种方法。直接灸什么意思?就是把艾绒或者艾柱,点燃了之后直接放在皮肤上,慢慢的烧,烧到底部的时候,皮肤这块就烫伤了,特别疼,还很热——我自己也尝试过直接灸的办法,第一柱艾柱燃烧完了之后再放一柱,再放一柱.....放几柱就是灸几壮的意思。因为艾柱比较大,壮数也比较多,这是最早的艾灸的方法。(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灸完了之后不言而喻,肯定会化脓,大家注意这个化脓可能不是细菌引起的,叫做无菌性炎症——没有细菌引起的炎症,之后就会结痂,脱落,痂皮脱落就变成一个瘢痕,古代把这种方法也叫瘢痕灸。

在《太平圣惠方》里边就讲:“灸炷虽然数足,得疮发脓坏,所患即差;如不得疮发脓坏,其疾不愈。”这是古人的一个认识,就是认为那种比较重的疾病,艾灸完了之后,要是发了脓,有了疮之后,那个病就好了。如果没有化脓,没有得疮的话,它就不好,这是古人的一种认知,现在一小部分医家也有这种认知,很多种疾病,尤其是内脏的一些疾病,就用化脓灸的方法来治疗,得到很好的效果。《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凡灸诸病,必火足气到,始能求愈。”必须用比较足的火来治疗才能治好,当然从客观的来讲,用这种方法来治疗那种陈寒痼冷,效果肯定是好的。但是,可能会损伤皮肤,所以在古代就是用这种方法,把阳气补足了之后,把寒气祛除,这未尝不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这实际上就是指化脓灸。

隋唐时代,灸法非常盛行,唐朝已经有专职的灸师。韩愈——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就有诗说:“灸师施艾柱,酷若猎火围。”他说有专门的灸师给患者用艾柱来灸的时候,又是烟又是火,那个样子就像用火把人给围住了,就像围猎一样,虽然诗人有夸张的成分,但说明唐朝灸法已经发展成一个专门的学科。(请关注微信:pengxinboshi)王焘,我们前面提到的,写的一本书叫《外台秘要》,他也是唐朝人。他说:“灸为医之大术,宜深体之,要中之要,无过此术。”他的说法也很重要,他说灸法是医学中最重要的一个方法,一个要术,术就是技术,应该好好深切的去体会它,没有比这再重要的,他就把灸法,推崇的特别高。

明清时代继葛洪之后,对隔物灸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肘后备急方》里边儿提到一些灸法,当时葛洪还提出来用隔物来灸,就比如说隔姜片灸,隔着药片来灸,再比如说把药做成药饼放在穴位上,然后在药饼上再点燃艾柱,就这样的方法,这就是隔物灸又有了进一步的提法。古代就是这三种,一种是直接灸,这有一种是隔物灸。发展到近代又有了方法,有了用小艾炷放到皮肤上一点点烧,这种灸法这叫小艾炷灸。我以前在针灸科时候也用过,也见过好多人用。但这种方法,因为很快就烧完了,你要用放大镜看的话,就能看到把局部的毛发可能烧没了。但是它不会对皮肤产生很大的损伤。就是用手捏一个非常小的像绿豆粒这样大的一个艾柱放在皮肤上,然后点燃来灸。这种灸法,韩国人也在用,日本人也在用,那么中国,像我所了解的像河南的、陕西的有一些专门研究艾灸的医家也在用,这是一个方法叫小艾柱。还有是用艾条,用艾条的话,他就不用直接接触皮肤了,就是艾条点燃了之后,通过手持艾条来艾灸局部,让热气通过穴位,进入身体里面去,这就是艾条灸。

版权声明:本文作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