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克·施耐德为《正义联盟》写的序和后记
感谢老铁读者“罗比亚”一如既往的投稿支持,明天《正义联盟》就要上映了,看先期口碑也是有好有坏,至于扎导,也是个争议性很大的导演……但有一点能肯定,这肯定是部话题大片——在此之前,先来看看一位观众的独特见解吧。
【写在前面的话】取这个题目,无非是想多骗点点击啦,其实是借扎导的口吻,模仿金庸先生为自己的小说写的新序和后记。一方面,说起中国的“超级英雄”,我会无端端地想起萧峰、郭靖、令狐冲等人;另一方面,我觉得金庸先生和扎导有着某种程度上的相似:在他们各自的创作中,既融合了前人的精华,也开辟了独树一帜的美学。
【正文】
电影是拍给人看的。电影的内容是人。
电影拍一个人、几个人、一群人、或成千成万人的性格和感情。他们的性格和感情从横面的环境中反映出来,从纵面的遭遇中反映出来,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关系中反映出来。长片中似乎只有很少的电影(如《活埋》)才只拍一个人,拍他与外界之间的关系。只拍一个人的短片多些,尤其是动画电影(如《早上好》),有些电影拍动物、神仙、鬼怪、妖魔,但也把他们当作人来拍。
(《早上好》)
传统的电影理论分别从视听、叙事、表演三个方面去分析一篇作品。由于电影导演不同的个性与才能,往往有不同的偏重。
基本上,超级英雄电影与别的电影一样,也是拍人,只不过环境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主要人物是有超能力的,情节偏重于激烈的斗争。任何电影都有它所特别侧重的一面。爱情电影拍男女(有时是男男或女女)之间与性有关的感情,悬疑电影营造一个特定的氛围并描述相应的故事,《十二怒汉》与《七武士》一类电影叙述大批人物的共同经历,现代电影的重点往往放在人物的心理过程上。
(《七武士》)
电影是艺术的一种,艺术的基本内容是人的感情和生命,主要形式是美,广义的、美学上的美。在电影,那是视听语言之美、剧本叙事之美,关键在于怎样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某种形式而表现出来。什么形式都可以,或者是镜头主观的特写,或者是客观的情节表示,从人物的行动和言语中客观的表达。
观众观看一部电影,是将电影的内容与自己的心理状态结合起来。同样一部电影,有的人感到强烈的震动,有的人却觉得无聊厌倦。观众的个性与感情,与电影中所表现的个性与感情相接触,产生了「化学反应」。
(《十二怒汉》)
超级英雄电影只是表现人情的一种特定形式。作家或诗人要表现一种情绪,用诗歌、散文或小说的形式都可以,画家可以选择油画、水彩、水墨、或版画的形式。问题不在采取什么形式,而是表现的手法好不好,能不能和观众、读者、观赏者的心灵相沟通,能不能使他的心产生共鸣。电影是艺术形式之一,有好的艺术,也有不好的艺术。
好或者不好,在艺术上是属于美的范畴,不属于真或善的范畴。判断美的标准是美,是感情,不是科学上的真或不真(超能力在生理上或科学上是否可能),道德上的善或不善,也不是票房上的赚钱或不赚钱,政治上对统治者的有利或有害。当然,任何艺术作品都会发生社会影响,自也可以用社会影响的价值去估量,不过那是另一种评价。
在中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的势力及于一切,所以我们到博物院去参观,见到所有中世纪的绘画都以圣经故事为题材,表现女性的人体之美,也必须通过圣母的形象。直到文艺复兴之后,凡人的形象才在绘画和文学中表现出来,所谓文艺复兴,是在文艺上复兴希腊、罗马时代对「人」的描写,而不再集中于描写神与圣人。
社会主流的文艺观,长期以来是「文以载道」,那和中世纪欧洲黑暗时代的文艺思想是一致的,用「善或不善」的标准来衡量文艺。他们不相信文艺所表现的是感情,认为电影的唯一功能只是为政治或社会价值服务。这是很令人惋惜和遗憾的。
我拍的超级英雄电影,大多改编自一些漫画或小说,也是想塑造一些人物,描写他们在特定的环境(或是古代的、以武力解决争端的,或是末世的、丧尸横行的,或是法治欠缺的、人心不古的社会)中的遭遇。这些特定的社会和现代社会已大不相同,人的性格和感情却没有多大变化。古代人的悲欢离合、未来者的喜怒哀乐,仍能在现代观众的心灵中引起相应的情绪。观众们当然可以觉得表现的手法拙劣,技巧不够成熟,描写殊不深刻,以美学观点来看是低级的艺术作品。但无论如何,我不想载什么道。
对于电影,我希望观众们只说喜欢或不喜欢,只说受到感动或觉得厌烦。我最高兴的是读者喜爱或憎恨我电影中的某些人物,如果有了那种感情,表示我电影中的人物已和观众的心灵发生联系了。电影导演最大的企求,莫过于此。艺术是创造,音乐创造美的声音,绘画创造美的视觉形象,小说创造人物的内心世界,而电影则是更综合的艺术形式。假使只求如实反映外在世界,有了报纸、录音机、历史书、社会调查、人事档案,何必再要艺术?
超级英雄电影虽说是通俗作品,以大众化、娱乐性强为重点,但对广大观众终究是会发生影响的。我希望传达的主旨,是:爱护尊重自己的国家和种族,也尊重别人的国家和种族;和平友好,互相帮助;重视正义和是非,反对损人利己;注重信义,歌颂纯真的爱情和友谊;歌颂奋不顾身的为了正义而奋斗;轻视争权夺利、自私可鄙的思想和行为。超级英雄电影并不单是让观众在观看时做「白日梦」而沉缅在伟大成功的幻想之中,而希望观众们在幻想之时,想像自己是个好人,要努力做各种各样的好事,想像自己要爱国家、爱社会、帮助别人得到幸福,由于做了好事、作出积极贡献,得到所爱之人的欣赏和倾心。
从2003年至今,前后约十三四年,我总共以导演的身份拍摄过八部长片,为了使得观众易于分辨,我把我八部电影中文译名的其中一个字凑成一句话:“死士守国,美人明义”。我拍第一部电影时,根本不知道会不会还有第二部;拍第二部时,也完全没想到第三部电影的内容是什么,更加不知道会被翻译成什么名字。所以这句话当然没有任何含义,或许连工整都说不上。
有不少观众会问我这样的问题:「你所拍的电影之中,你认为哪一部最好?最喜欢哪一部?」这个问题答不了。我在创作电影时有一个愿望:「不要重复已经拍过的人物、情节、感情,甚至是细节。」限于才能,这愿望不见得能达到,然而总是朝着这方向努力,大致来说,这八部电影是各不相同的,分别注入了我当时的感情和思想,主要是感情。我喜爱每部电影中的正面人物,为了他们的遭遇而快乐或惆怅、悲伤,有时会非常悲伤。
我本人是个超级漫画迷,所拍摄的大多数电影也是由漫画改编而来。跟着来的是第二个问题:「你喜欢看什么样的漫改超级英雄电影?」漫画和电影的表现形式根本不同,很难拿来比较。漫画篇幅长,可以自由发挥;电影则受到更大限制。我不能说什么样的最好,但可以说:把原作改得面目全非的最坏、最自以为是,瞧不起原作者和广大读者、观众。
超级英雄电影继承了古代神话的长期传统。在古代世界,人们看到火山爆发、流星坠落的时候,会为此创作一个“山上住着神仙”之类的神话故事,让远古的人们能够安稳地睡觉,或是了解这个现象,或是认识他们自己。因此,观众不必过分推究其中某些夸张的超能力设定。西西弗斯永无止境地推动巨石,谁也不会相信是真事,但西西弗斯的故事,千余年来一直为人所喜爱。
我们希望神话里的英雄能够反映生活里的真实,然而真实的暴力从来不是好玩的——人们会因此受伤、被杀死,这和很多人想象中的或许不大一样。
超人、蝙蝠侠和守望者,他们是最强大、最典型的超级英雄,占据了我们集体意识里一个很特殊的位置,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政治、正义、在自我毁灭和迈向未来之间的平衡。我相信看到这里的各位,曾经都说过“我是蝙蝠侠”这样的话,这是一件很有力量的事。
当然,他们也有很多缺点,即便是足够伟大和善良的超人(超人由于出生于氪星,不知人性险恶,不会重视自己利益,因而能奋不顾身地助人),他(在我的两部电影里)的形象也不像克里斯托弗·里夫那样。蝙蝠侠和各代守望者身上,更是有着许多毛病,但电影(哪怕是超级英雄电影)中的人物如果十分完美,未免是不真实的。电影反映社会,现实社会中并没有绝对完美的人。电影并不是道德教科片。
我初期拍摄的电影,正邪对立、人类正统的观念很强。到了后期,各族各生物一视同仁的观念成为基调,那是我的社会观比较有了些进步之故。《活死人黎明》里的人类和丧尸不可共存、《斯巴达300勇士》里斯巴达人和波斯人生死血战,到了《猫头鹰王国》里,不同种类的仓鸮、娇鸺鹠和穴鸮联手进攻圣鸮学校,这部《正义联盟》也是如此:而作为三巨头之一的超人,本身就来自外星球。世界上有好的人类,也有坏的人类;有好的外族生物,也有坏的外族生物,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之中,也有各种各样的个性和品格。有些观众喜欢把人一分为二,好坏分明,同时由个体推论到整个群体,那决不是导演的本意。
我的很多电影都会出导演剪辑版,这些版本的内容比公映版虽有长进,但很多观众看了还是要叹气。观众们对电影中仍然存在的失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告诉我。我把每一位观众都当成是朋友,朋友们的指教和关怀自然永远是欢迎的。
【后记】
《正义联盟》是“DC电影宇宙”的第三部,是我执导的第八部长片。
这几部电影的风格有相似之处,但也很不相同,其中的爱情部分都很少,或许也(被诟病说)不大美丽,但我都很喜欢:《活死人黎明》里男主和女主在末日环境下惺惺相惜,《斯巴达300勇士》里国王和皇后互相扶持,超人对路易斯说她是他的世界。
曾有观众认为《守望者》里曼哈顿博士、丝魂、夜枭缠夹不清,丝魂母女和笑匠的故事也很俗套,但诸人的个性已拍成了这样子,一切发展全得凭他们的性格而定,导演也无法干预了。我电影里的现实性,确是强了些。
事实上,这些电影情感的重点不在男女之间的爱情,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像手足一般的情义,和像亲人一样的挚爱。
然而,百夫长见到阿斯提诺尸首时的悲痛,蝙蝠侠看到杰森·托德制服时的伤心,电影里表现得也太肤浅了,真实人生中不是这样的。
因为那时候我还不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