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大黄”的临床应用——陈彤云
“大黄”的临床应用
我认为现在人们生活条件相对较好,衣食无忧,往往嗜食膏粱厚味,以致积滞实证、湿热、实火及热性之证居多,故每遇是证我必用大黄以荡涤肠胃、清热泻火解毒、活血祛瘀、清导湿热。
大黄又称西大黄、将军、锦军。
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味苦,性寒。归胃、脾、大肠、肝、心包经。
《本草纲目·卷十七·大黄》引李杲云:大黄“推陈致新,如戡定祸乱,以致太平,所以有将军之号”,此药似救民于水火的将帅,可见其疗效之好。
《神农本草经》记载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下瘀血,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神医华佗治病,用药不过几种,针灸取穴也不过几处,但疗效极高。
在《中藏经》一书中,共载方62张,其中应用大黄的就有15张,约占遗方的24%,可见华佗对大黄的重视。
唐“一代药王”孙思邈知识渊博,懂药识药,为我国的医药学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在继承张仲景处方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扩大了大黄治病的范围。
如他用大黄来治疗不育症、月经紊乱、消渴(糖尿病)、乳痈、耳聋齿痛、痔疮等等,还创立了许多外用大黄方剂如洗汤方等。
他对大黄的炮制方法也有研究,首次将大黄炙成大黄炭来治病,还将大黄作为预防疾病的药物来应用,如用大黄、防风等配制成屠苏药酒,预防时疫。
宋代王怀隐编著的《太平圣惠方》中有很多含大黄的复方及单味大黄治病的方法,在中医药史上第一次提出不论阴黄或阳黄都可用单味大黄治疗。
宋代名医张之河提出了“养生当论全补,治病当论药攻”,通下才可以补虚的观点,并指出“阴虚则补之以大黄、硝石……”。
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特别强调大黄是一味入血分的降火要药,是“泻血分伏火之药”、“凡病在五经血分者宜用之”。
明末传染病学家吴又可在治疗传染病的丰富实践中,充分认识到大黄的重要性,明确地指出张仲景所创立的承气汤“其功效皆在大黄,余皆治标之品”,大黄是一味可使“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皆通的要药”,而且他在实践中总结出:“瘟疫可下者约三十余证,不必悉具,但见舌心黄,腹痞满,便于达原饮加大黄下之”。
他治疫强调逐邪为第一要义,认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其祛邪之法,重视攻下,尤其推重大黄,主张“急证急攻”,“勿拘于下不厌迟之说”,并明确指出大黄乃为逐邪之要药,并非专为解除结粪,并告诫医者“注意逐邪,勿拘结粪”,“凡下不以计数,有是证则投是药,勿中道生疑,不敢再用,以致留邪生变”。
这种有邪必逐、除寇务尽的观点,也是符合科学道理的。 清代名医叶天士第一次提出了应用大黄的重要体征之一是“最紧要者莫过于验舌”,“或黄苔或如沉香色或灰黄色或中有断纹”者均可用大黄,叶氏认为“湿热病者不论表邪罢与不罢,但兼是症,即可用大黄泻之”。清代名医吴鞠通认为只要脉息沉数有力也可作为应用大黄的指征。
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对大黄也有较深的研究,发展了大黄清热解毒的药性,认为大黄善解疮疡热毒,治毒尤有特效:“疔毒甚剧他药不效者,当重用大黄以通其大便自愈”,“大黄之力虽猛,然有病则病当之,恒有多用不妨者”。
我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大黄治病的范围极为广泛:首先其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善解疮疡热毒,攻毒尤有特效;主下瘀血,行气消胀;下肠胃宿食,利肝胆之热;止吐衄,化无形之痞满。
是一味可使“一窍通诸窍皆通,大关通而百关皆通的要药”,为逐邪之要药。上能止呕,下可止痢,可缓可峻,能温能清,泻下攻积泻火;清化湿热利水;并能消脂活血化瘀。
使用时需要注意,大黄峻烈、攻下破瘀力强,易伤正气,故表证未解、气血虚弱、脾胃虚寒、无实热瘀结者及老年人、孕产妇应慎用或忌服。
免责申明:非专业人士请勿试药,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