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淑玲 ‖ 关于古北岳的几个问题(上)
【内容提要】如今的北岳恒山,指的是山西浑源境内的北岳恒山,而古北岳恒山实是河北省境内的大茂山。根据史籍文献记载,北岳恒山定名于东周,汉代典籍中五岳名称聚齐;常山和恒山在《史记》中同时出现,说明常山不完全是因避讳汉文帝名称而改“恒”为“常”,“常山”当是北岳恒山在河北境内不同地段的称名,因而常常混在一起,直至元代之后,“常山”与北岳“恒山”不再有任何瓜葛;今河北唐县境内的大茂山,是史籍中记载的距离北岳庙西北百四十里的古北岳恒山;清代以前,北岳恒山的祭祀地点一直是今河北曲阳的北岳庙;祭祀北岳直到清顺治十七年(1660)才移至今山西浑源的北岳恒山。
现在,人们说起五岳的北岳,是指山西浑源有悬空寺的北岳恒山,但是,这个北岳恒山,是直到清朝的顺治十七年(1660)才变身而来的北岳恒山。在中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直到清顺治十七年之前,历代帝王祭祀北岳,都是在河北曲阳的北岳庙,而祭祀的北岳,是在北岳庙西北方向约70公里、今天称之为大茂山的北岳恒山。本文将以北岳恒山的历史记载和碑刻资料为依据,说明北岳恒山的一些相关问题,如北岳恒山的定名时间、清代以前北岳恒山的方位描述及祭祀地点、常山和恒山的关系、大茂山和恒山的关系、北岳祭祀地点位移浑源的时间等,在此基础上,确定中华五岳的北岳恒山当指今河北唐县境内的大茂山。此文目的不在创新,而在期望更多学界朋友回归历史本位的五岳。
一、北岳“恒山” 定名东周,
五岳聚齐于汉代典籍
目前所知最早记载北岳的文献是《尚书·虞书·舜典第二》:
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望秩于山川,肆觐东后。协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如五器,卒,乃复。五月南巡守,至于南岳,如岱礼。八月西巡守,至于西岳,如初。十有一月朔巡守,至于北岳,如西礼。归,格于艺祖,用特。
《尚书》中的这段记载,说明在尧帝之时就有北岳之说,但那时是四岳,没有中岳,而且,北岳到底是哪座山并不清楚。
《尔雅》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书,是中国古代的词典,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其初稿大约成型于战国末年,而最终定型应在汉代。其所论制度多为周制,其中《释山》》第十一中有两处记载“五岳”:一是“河南华,河西岳,河东岱,河北恒,江南衡”;另一处是:“泰山为东岳;华山为西岳,霍山为南岳,恒山为北岳,嵩山为中岳”。前者为周初之制,后者为东周之制,也就是说,东周时期,北岳明白无误的名称是“恒山”。
《史记·封禅书》对五岳名称有所变动,北岳“恒山”依从东周五岳之名: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
《史记·封禅书》记载的汉武帝时期东行封禅泰山的旷世盛典。封禅泰山大典结束后,随后游南岳、西岳、北岳,中岳。《封禅书》中记载的五岳名称与我们今天的称谓基本一致: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高(嵩山)。不过,这则材料,没有交代五岳的具体方位。《封禅书》在随后涉及的相关内容中有这样的文字:
于是济北王以为天子且封禅,乃上书献太山及其旁邑,天子以他县偿之。常山王有罪,迁,天子封其弟于真定,以续先王祀,而以常山为郡,然后五岳皆在天子之郡。
这里,很显然是把泰山、常山作为天子之郡内的五岳来看的。常山郡的郡治真定,就是今天河北石家庄附近的县级市正定市,北岳也在天子管辖之境,由此,基本可以断定,《史记》中的北岳,就在今河北唐县的大茂山。因《史记》没有对常山郡的范围进行准确说明,所以我们可以保守点,先不断言北岳恒山就是今天保定治下唐县的古北岳大茂山。
二、常山与恒山
史书中,有“常山”和“恒山”之别。一般认为,常山就是恒山,是因为汉朝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字,将“恒山”改称“常山”,这种说法,或许有一定道理,但并不特别准确,因为《史记》称“常山”处虽多,称“恒山”亦有七处,其中《天官书》两处,《封禅书》四处,《张仪列传》一处。如果是避讳,这些地方也应该避讳,但这几处并没有这样做,说明避讳说并不准确。据我分析,恒山是北岳特指,常山则是大地方,包含恒山。如《项羽本纪》记载立张耳为常山王,王赵地,都襄国;《吕太后本纪》记载吕后欲王吕氏,先立几个王,其中立不疑为常山王;《孝景本纪》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封禅书》说以常山为郡;《苏秦张仪列传》中的“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樊郦滕灌列传》中说的常山共二十七县等等,显然是指形成山脉形态的山和比较大的地方。也就是说,称“常山”,不是专指北岳,称“恒山”,方是专指北岳。
《汉书》中称“常山”处甚多,亦多指大地名,如《史记》,例不举。但《汉书》中有时“常山”和“恒山”所指为一处,《郊祀志》说“北岳者,恒山也”,又说祭祀“北岳常山于上曲阳”,可见,《汉书》中,常山恒山已经开始成为一体:
其三月,幸河东,祠后土,有神爵集,改元为神爵。制诏太常:“夫江海,百川之大者也,今阙焉无祠。其令祠官以礼为岁事,以四时祠江海洛水,祈为天下丰年焉。”自是五岳、四渎皆有常礼。东岳泰山于博,中岳泰室于嵩高,南岳灊山于灊,西岳华山于华阴,北岳常山于上曲阳,河于临晋,江于江都,淮于平氏,济于临邑界中,皆使者持节侍祠。唯泰山与河岁五祠,江水四,余皆一祷而三祠云。
《汉书》卷二十八《地理志》中还指出了恒山的具体位置:“正北曰并州:其山曰恒山,薮曰昭余祁,川曰虖池、呕夷,浸曰涞、易。”这里有称为“昭余祁”的水少而草木丰茂的湖泽,可能就是唐县境内的祁水,“虖池”,应该就是“滹沱河”,“涞”“易”指“涞水”“易水”,这些地名、水名都在今河北保定辖区内。这就说明,北岳恒山确指河北曲阳西北百余里的北岳,也就是唐县境内的大茂山。
唐代时,“恒山”和“常山”名称换来换去,但所指都是州郡名称。《旧唐书》卷三十九《志》第十九《地理》二和《新唐书》卷三十九《地理》三中记载“常山”“恒山”地名的变化:
镇州。秦东垣县。汉高改名真定,置恒山郡,又为真定国。历代为常山郡。治元氏,后魏道武登常山郡,北望安乐垒美之,遂移郡治于安乐城,今州城是也。周、隋改为恒州,后废。义旗初,复置恒州,领真定、石邑、行唐、九门、滋阳五县,州治石邑。武德元年,陷窦建德。四年,贼平,徙治所于真定,省滋阳县,又割廉州之禋城来属。天宝元年,改为常山郡。乾元元年,复为恒州。兴元元年,升为都督府。元和十五年,改为镇州。
镇州常山郡,大都督府。本恒州恒山郡,治石邑,义宁元年析隋高阳郡置。武德四年徙治真定。天宝元年更郡名。十五载曰平山,寻复为恒山。元和十五年避穆宗名更。
宋·薛居正《旧五代史》中,没有恒山,只有常山,那确实是因为宋人的著作避讳宋真宗赵恒的名讳了。说常山,有时指大地名,有时专指北岳恒山,祭祀的地点在曲阳。由宋·欧阳修主持之《新五代史》,虽然也避讳宋真宗赵恒的名讳,但为了让人们弄清楚常山与恒山的关系,在涉及这一地名时,仅有一处用了“恒山”:“改成德军为顺德,镇州曰恒州,常山曰恒山云。”这清楚说明,在宋代,“常山”就是指“恒山”。
《宋史》为元·脱脱等撰,用到“常山”处甚多,用到“恒山”处仅一,在卷一百二十《礼》五:“立冬祀北岳恒山、北镇医巫闾山并于定州,北镇就北岳庙望祭。”通过《宋史》,不能清晰说明“常山”和“恒山”的关系,这是因为《宋史》没有详细交代常山的具体位置,只说常山属于真定府,有常山郡;而祭祀恒山在定州,定州又是中山府。也就是说,宋朝所祭祀的恒山在今河北境内。
《辽史》不提常山,只一处提及恒山:“赵延寿,本姓刘,恒山人。”这对考证常山和恒山关系没有任何价值。
《金史》中记载:属于真定府的行唐有常山,属于中山府的曲阳有常山,这两处其实是一条山脉。卷三十四说“立冬,祭北岳恒山于定州”。但并没有说这两县之“常山”与“恒山”是什么关系,从在定州祭祀北岳恒山之举,可以大体断定北岳恒山即指两县所辖常山的某座山峰。
《元史》中提到的“常山”,是指南方衢州的常山,已经与北岳没有任何关系。而《元史》中对北岳恒山地名变迁及其所在位置交代得特别清楚:
曲阳,(中。古恒州地,唐为曲阳县。宋属中山府。金因之。元初改恒州,立元帅府,割阜平、灵寿、行唐、庆都、唐县以隶之。逮移镇归德,还隶中山府,复为曲阳县,后隶保定,北岳恒山在焉。)
元代时,保定路设有曲阳县。曲阳县古称恒州,元代曲阳县管辖的范围很大,包括了阜平(今属保定)、灵寿(今属石家庄)、行唐(今属石家庄)、庆都(今保定望都)、唐县(今属保定)等,而且明确的信息是:北岳恒山就在这里。
在二十四史中,自《元史》之后,“常山”已经与北岳没有任何瓜葛。但在此之前,“常山”与北岳“恒山”,或包容,或平行。不管包容还是平行,均可证北岳就在河北境内。
作者简介:吴淑玲,河北省保定人。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文学博士,博士后。河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承担先秦两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唐宋文学、中古文学文献学、《文选》导读、《史记》研究、杜诗研究等课程,近十多年主要关注点是唐代文学,独立主持并已完成2008年国家社科项目《唐诗传播与唐诗发展之关系》、2011年国家社科项目《唐代驿传与唐诗发展之关系》,主持2017年国家社科项目《驿路唐诗的边域书写研究》(在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