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城市笔记】六、清江浦的悲哀——真古董与假古董

清雍正七年建造的清江浦楼,至今仍伫立在运河边。在淮安“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价值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标价值。

老清江浦楼,始建于清雍正七年(1729),图片来自网络。

而比它更高大的一座建筑耸立在中洲半岛上,并称为“清江浦楼”。中洲半岛上原有的一座地藏王庙、一座庵堂被拆除了,建起一批仿古建筑,被指认为“清江浦”,并向外宣传为“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这座建筑标志着我们这座城市拆掉真古董、建造假古董的开始。

2007年冬,随着清江浦最后三条著名街道的拆除,古城的物质形态真的走到了尽头。旧城改造的根子在于房地产开发的狂热,画了圆圈的“拆”字成了使用频率极高的公共语汇出现在建筑物的身上,像一个个惊心触目的靶心标记。一座座假冒的、伪劣的文化赝品建筑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运河畔,美其名曰“异地重建”,真不知是唤起我们的自豪感,还是卑劣感?!尽管用钢筋混凝土建造起来的假古董,若干年后也成了古董,但我们还是陶醉于“打造文化大市”的兴奋中,除了能够满足政绩亢奋者的虚荣心之外,很难再找到“悠久的历史与深厚的底蕴”。

一大批很有文化价值的东西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变为瓦砾,历史文化在“建设”的名义下被破坏,代之以一个个如流水线上走下来的毫无个性的建筑物。更令人难以容忍的是:假古董、人造景观却大行其道,过多过滥的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仿明清建筑无处不在,这些建筑赝品堆砌不出真正的文化来,却浪费了大量资金与土地。

萧伯纳说:人类文化,一半为半受教育者所摧残,另一半是为饱受教育者所摧残。“假古董”对当前城市的伤害就是如此。一批没有多少文化底蕴的“文化广场”、没有花园的“花园别墅”出现在这座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城市里;一面口口声声打造“彰显个性特色、使淮安城市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的里运河文化长廊”,一面发疯似地在里运河边建造一排排住宅高楼,成为最没有文化的新景观。

出于售房目的而建造的横跨里运河上的桥,虽然顶着古色古香的“名字”,但生硬的钢筋混凝土仿制拱桥,却很难获得文化层面的认同。里运河上的桥本来就够多了,还是利益驱动,我们恨不能把里运河都加上盖子,在上面盖上一排排高楼,以提高住房容积率;这道“迷人的散发着历史文化风韵的文化长廊”如果是这副模样,它还是“文化的象征”吗?!还是“彰显城市特色的文化精品”吗?!

且不要说“文化精品”,就是在城市建筑中,我们好像都没有“精品”这样的概念,就像改造后的东西大街,优在何处?“文庙新天地”,又新在哪里?!低档次的改造,使一处处付出重大代价的历史文化街区,成为一批批小商小贩式的“汇通市场”。那些为名所追、为利所驱、戴着历史遗迹帽子的建筑赝品因粗制滥造、缺乏远见而留下永久的诟病。

如果假古董在文化层面上能够超越真古董,使之成为“彰显城市魅力”的象征,倒也是一种创新。但假的就是假的,尽管它倾注很多财力、人力,到头来留下的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亵渎。

这哪是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所为啊?!

在加快中心城市改造建设中,有关方面这样描述——“投资57亿元,基本完成旧城改造”。

猛听“改造”,顿觉心惊,因为在我们一贯的词典里:“改造”=大规模拆迁=全面混凝土化=全盘改掉自己的文化特色和地域个性。

与其这样,真不希望要那57亿元的豪华奢侈的“改造”。

真是天意难违。因为,我们的城市建设是与现有的干部体制相连的,因为领导人是城市的决策者,但领导人的任期是短暂的。在“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口号下,每一任城市的领导者都惟恐变化太小、变得太慢,落在人后,于是便开展了城市化进程的大竞赛。改变家园面貌的本意变成了标志政绩、标志成就、标志干才的主要尺子。于是,标志着城市之间“建筑速度”像兔子赛跑一样开始了。

当社会向市场化、世俗化转变之时,建筑从过去更为重视具有恒久价值的审美感受、意识形态的超越性力量以及精英阶层的文化趣味,转为重视和强调现实的功利、即时需要、时尚潮流。运作控制也转为纯粹的商业操作。在许多情况下,地方政府成为房地产商的合伙人和跟班。于是,新的工作机制成为“规划听领导的,领导听老板的”。

这种流行的商业化操作,必然意味着历史传统文化的流失和建筑精英文化的旁落,意味着城市的平庸化、雷同化、麦当劳化、肯德基化。在拆掉大批真古董的同时,一批批高不成低不就的建筑作品就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我们的面前。
  为什么连老百姓都能看出来破绽的“旧城改造”,而我们的父母官却看不出来,以“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来为自己遮丑?

  在2001—2020淮安城市总体规划方案中,我们给城市定性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真不知道我们拿什么来申报这个沉甸甸的名字。规划第45条规定:文物古迹用地10.82公顷,只占城市建设总用地的0.1%,如此可怜的占有量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相称吗?!将来谁会来欣赏这只有0.1%的文物古迹?!就是这0.1%的文物古迹中又有多少是历史的真品呢?!
  当我们回望真假“清江浦”的身影时,当会在心头留下怎样的酸楚和无言的苦涩?

2012年,全国文保单位、有”江淮第一园“之称的清晏园被改造成法制文化公园,同时被改造的还有涟水五岛公园、楚州勺湖公园

为了政绩,不惜以破坏历史文化遗产作代价,对待历史文化肆无忌惮,以文化遗产换政治功利,就是一部分官员“疯狂政绩观”集体发作的病根,这也是在“羊腿”“牛腿”理论下滋生的政治病。这是发生在你眼前的大动作,一年一度的政府“创新项目”使部分官员异想天开、头脑发热,总想项目猎奇,一鸣惊人,可为自己政绩加分。

从根本上说,这种目无文化遗产、亵渎历史文化的行为就是你“原动力”的绊脚石!

泣血而成的文字,请转发!请铭记!

【淮安城市笔记】序:抚摸我的故乡

【淮安城市笔记】一、清江浦的六百年与十年

【淮安城市笔记】二、名人故居休矣——淮安名人故居之下场

【淮安城市笔记】三、王叔相故居毁灭记

【淮安城市笔记】四、最残酷的“易地保护”——王瑶卿故居拆迁始末

【淮安城市笔记】五、最后一块文化净土——都天庙何去何从

(0)

相关推荐

  • 孟夏归乡五记 || 刘炳辰

    过去,从一个唯物主义者的观念出发,是不存在"心灵感应"一说的.但因我的古代汉语老师实在称得上是一位儒释道诸学皆有所长的女先生,使我对中国传统哲学的看法有所丰富,进而促进基础思想的转 ...

  • 【城市记忆】健康路口

    [城市记忆]健康路口 □吴波 城市之中,道路纵横交错,每条道路都有名字,为了区分,往往还要加上方向:"××东路.××南路":一条道路与多条道路相交,会有无数个路口,为了区分路口,人 ...

  • 遍地假古董

    我这一趟苏北之行,看到了太多的仿古建筑.它们多是由江南经济高度发达地区投资,利用本土的历史人物资源"两结合"的产物.远远看去,这些建筑或者说建筑群雄伟气派,似乎很有古意:可近前方才 ...

  • 淮安市清江浦风光

    . 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说是景区,实际就是市民广场或是江滨大道.这里原来是淮安市郊外的河道荒滩,现已成为淮安市区的地盘,被当地政府打造成大闸口历史文化风貌区,含里运河中洲岛.清江闸以东至越秀桥的 ...

  • 二十岁 || 刘炳辰

    我已过二十岁,我说的是一座城市. 2001年2月10日,合并成立将满一年的淮阴工学院校园里,彩旗飘飘.人声鼎沸.自1913年废府存县以来,历经88年风雨沧桑,"淮安"再一次成为江苏 ...

  • 楚天宾馆||吴波

    因为家里有个两周岁多的小二子,夜里睡觉的时候,小家伙只要翻身动来动去,我们夫妻必然醒来,赶忙抱着他去小便.忙完之后,躺下,我总会习惯性地拿起手机,打开微信,看一看公众号订阅文件夹里我关注的一些公众号最 ...

  • 【近日】人民南路北段改造后是啥样 || 刘炳辰

    朋友,当你乘坐7路公交车,驶过北门桥继续向南时,映入眼帘的是怎样的一幅场景?道路两侧几十年树龄的法国梧桐相互掩映,形成一条壮丽而悠长的林荫道.左手边饱经沧桑的公共建筑群,清江市的身影仿佛依稀可见.右手 ...

  • 【淮安城市笔记】一、清江浦的六百年与十年

    前情回顾 [淮安城市笔记]序:抚摸我的故乡 清江浦成为淮阴文化重镇,始于明永乐13年,平江伯陈瑄开凿清江浦. 清江浦自明代开埠以来,迄今已600年历史.她是京杭大运河沿线四大都市之一,在中国明清时代就 ...

  • 【淮安城市笔记】十、文化名城应出“文化市长”——呼唤人文自觉

    在全中国充满激情的城市化造城运动中,淮安表现出来的现象不过是大背景下普遍行为的亢奋个例罢了,因此具有一定的普世价值. 当我们把自己放在长三角北部地区的大背景下,可以看出我们与其他城市的比拼和区域竞争, ...

  • 【淮安城市笔记】九、绿、水、城——生态城市的梦想

    这座城市是一座"因水而兴.因水而盛"的城市,水是这座城市的灵魂.当我们一次次走出去,看看外面的水乡和水陆码头时,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城市如果按照绿水城市的思路走下去, ...

  • 【淮安城市笔记】八、“前说话后摆手”的规划——规划没有变化快

    在不到十年时间内,我们做了三个城市规划: 2000年-2020年淮安城市总体规划: 2005年-2020年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调整: 2008年-2030年淮安市城市总体规划.平均三至五年就要对城市总体 ...

  • 【淮安城市笔记】七、迷失的自我——我们的城市姓什么

    走进这座城市,去抚摸历史,隐约地感到历史的沉重,却又看不到历史的身影.去依偎文化,依稀感到文化的分量,却又触不到文化的坚实. 一座城市最引人解读的是历史与文化的分量,经典.厚重.浓郁.深邃,超越时空, ...

  • 【淮安城市笔记】五、最后一块文化净土(一)——都天庙何去何从

    回首清江浦,四顾环野,还能有什么历史文化遗产残留下来呢? "都天庙历史文化街区"是目前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清江浦老城区仅存的一块街区文化积淀之地(现存的慈云寺. ...

  • 【淮安城市笔记】四、最残酷的“易地保护”——王瑶卿故居拆迁始末

    2003年6月去探望王瑶卿故居,发现西山墙已倒塌了半边:9月再去探望时,它周边房屋已是一片废墟瓦砾.12月,挂着淮安市文管会颁发的"淮安文化名人故居"牌子的王瑶卿故居已被夷为平地. ...

  • 【淮安城市笔记】三、王叔相故居毁灭记

    2002年11月15日<扬子晚报>以"开发商要盖楼,一些名人故居被拆"为标题,报道淮安拆除王叔相故居的事实. 报道说:"位于淮安市里运河畔的曾任孙中山民国大总 ...

  • 【淮安城市笔记】序:抚摸我的故乡

    8月27日,我们推出一篇文章"淮安最市井的小街也要拆了,我们用什么来记住乡愁?"(点击蓝字可看),对于被划入拆迁范围的南门小街区域予以了关注,有3万多人阅读,2000多人转发.这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