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漾淮安人】2016,骑行在川藏线(20):与拉萨背道而驰的朝圣者
8月1日,八宿然乌——波密,全程132公里
海拔从3960米降到2725米,全程是以下坡为主的起伏路
清晨,然乌湖还处在沉睡当中,马帮的马蹄声轻叩马路的时候,小镇上骑友、背包客、自驾游的人开始整理行装准备再次出发,开启了小镇一天的车水马龙。
这当中当然包括我们。主题早餐馒头稀饭加泡菜,四个馒头一个鸡蛋两碗稀饭,在家可以撑得我一天都不想动。
出发前照例是合影,感觉这次P图有难度。
(永远不要低估一个偏执狂的执着
)
昨天因为然乌湖惹了伤心泪,出发的时候是必然要经过的,我抬头看看天,有种说不出的怅然。那就再看看吧,不要做一个带有成见的人。
我承认那一刻我被惊艳到了,然乌湖略带少妇半睡半醒的模样,是最撩拨人的妩媚,我看傻了。
没有人能够抵挡这样的诱惑,而她的美远不止这些。再急着赶路的人,都会驻足,想把心交给她。
他们用尽一切办法,想把这无限春色揽入怀里,一切当然是枉然。她浅浅地淡淡地一动不动地端坐于群山脚下,那山也温和起来。
有人为了领略她清晨最妩媚的风姿,把帐篷支在她身旁,其实这也是于事无补的,他们注定只是过客,唯有那山,始终屹立在旁守护着她。
当然,再美的景也留不住选择了远方的人,得走了,回了好多次头,脚下却没有迟疑地向前踩。
告别然乌,沿着帕隆藏布江一路向西顺坡而下。
帕隆藏布江是雅鲁藏布江的主要支流,源头即是然乌湖,它不停歇地向东奔去,骑行的人不停歇地向西赶去,路上朝圣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成群结队一起向着他们心中的圣地匍匐前行。我不试图去理解他们,就像有的人不能理解我们为何一定要骑行到拉萨,那并不是我心中的圣地,我只要这样的过程。
这时候遇到他,一个与圣地拉萨背道而驰的老人。
我问他为何不是朝着拉萨的方向跪拜过去,他不会说也听不懂汉语,我们互相比划着,终于明白他是朝圣完又三步一投地地回来。这是一种执信,虔诚让他整个人散发出一种磁性,他沐浴着阳光,吸收着大地的灵气,这于他是一种幸福。他祝福我“扎西德勒”,我祝福他“健康平安”。
刚目送他磕着长头一点点远去,老李在路边的石块上发现了一副磕长头用的手板,这只能是信徒丢下的,是什么中断了他的朝圣之路?还是出了什么意外?算了,我不能再想下去。
海拔下降1200多米,下坡自然远多于上坡,但132公里的长距离还是需要赶时间的。一路风景相似度极高,倒也没有审美疲劳,只是相机拿出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可能是因为我的背负比别人重,下坡的速度总是比别人快,多日的练习,下坡很少用刹车了,感觉自己灵巧得像只燕子。
早听说会有涉水区,但没想到水流会那么大那么急,好在旁边有临时搭的桥供自行车和行人通过。一个骑摩托车的年轻人可能经常往来这条路,停下车大声地招呼我们绕过涉水区,这也坚定了最初我一个人出来骑行时坚信的——这世上还是好人多。
好在后来的涉水区,自行车都可以过去,我特别喜欢从涉水区过,喜欢听车轮从在水里碾过的声音。
虽然每天都能看到蓝天白云,但总觉得每天看到的都是不一样的蓝天白云,怎么都看不够。
这一路的山都以高大险峻为主,很多时候都会看到山体滑坡或者塌方的碎石堆满了山坡,一直堆到帕隆藏布江边。有时候远远看过去,总有江水被碎石截断的错觉,走近一看,江水依旧奔腾不息,真是山有山的威力,水有水的能量。
午饭永远都不会在中午的时候吃,一般都以遇到吃饭的地方的时间为准,往往最早也要到下午一点以后才会不经意遇上。
午饭的种类总是单调,炒饭加榨菜,居然香到不行。这个饮料,你有多久没喝过了?真的很爽。
前80公里的下坡,虽然累,但是还有拿出单反的欲望。
接下来是50公里的起伏路,还是下坡多于上坡。到上坡的时候,我又落后了。
有一次,他们仨远远地翘首以待地等我出现,看到我一起指着停在路边的一辆车。我近前一看笑了,原来是在72拐卖天津大麻花的那辆车,从那时候开始,几乎每天都能在318的某个地方看到这辆车。我一直遗憾没拍下来,这次他们怕我再错过,就等着提醒我。
从起伏路开始,路况就不太好了,塌方路段和路基塌陷段越来越多。
路颠簸不说,来往的车辆扬起的灰尘遮天蔽日,我们都成了吸尘器。
在进入一个路基塌陷处之前,一个交通管制员在我们喘口气的间隙与我们搭话,一说起来居然又是小谭的老乡,两人亲得就差泪汪汪了,赶紧合影留念。
哈哈,又有人中奖了,这次你们猜是谁的胎爆了?
可当时我没有劲幸灾乐祸,已累成蔫茄子。
后20公里开始有捱的感觉了,因为上坡也多了起来,直到看到4000的里程碑,才有点精神。这么些天,光有4000以上的高度,没有4000以上的远度,最主要的此时离波密只有6公里了,身体有回光返照似的力量。
终于,晚上八点半,我们到达波密。这是我第二次来到这个城市,有种说不出的亲近。
住宿是小谭事先订好的,是一个很偏僻很拥挤的青旅。我立即表现出对这个地方的不满,这也是后来让我一直懊恼的,正如小谭说的,订之前谁也不知道它会在哪里。
我没有住在那里,为了能休息好,能痛痛快快洗个热水澡,我选择县中心的一宾馆住下。
当然住下的第一件事是向小谭道歉,这就是我最不成熟的地方,其实完全可以换一种表达方式。
我不想给自己找任何借口,这是我性格上的严重缺陷,我不知道这次骑行能改变我多少,但至少我会努力。
再次说声:小谭,对不起。
在争议中前行
昨天的骑行记录中,高老师提到了藏民的卫生习惯和民风问题,引发了热烈的讨论。(点击蓝字,详见文末留言区)
作为高老师骑行记录的编辑,我基于个人立场,对于部分留言作了回应。
今天高老师说她不满意我对于唐韵留言的回应,并且她认为,唐韵对她的指责并不全都有道理。
唐韵是我和高老师的朋友,她曾多次去过藏地,对于藏地,她有着与常人不同的情结,甚至可以说带有精神洁癖,她对于高老师和其他骑行者的评判也许有失偏颇,但都出于真情,以下文字或许有助于大家了解为什么她会说出那样重的话:
惟愿做好两件事 ——作家唐韵的亲子阅读故事(点开蓝字查看)
在这一场争论中,我个人认为,没有对错之分,只是不同价值观的碰撞,包括我的那段让高老师不接受的回应。
唐韵是高老师非常敬重的,她的《一个人的藏地》高老师也曾不止一次地读过,所以唐韵说的话对于高老师产生影响是必然的。
但是我们也很欣慰地看到,高老师最终选择了“做自己”,在今天的记录中,她用一句话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有的人不能理解我们为何一定要骑行到拉萨,那并不是我心中的圣地,我只要这样的过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