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耗伤气阴证

三十八湿热证∶湿热伤气,四肢困倦,精神减少,身热气高,心烦溺黄,口渴自汗,脉虚者。东垣用清暑益气汤主治。

自注:同一热渴自汗,而脉虚、神倦,便是中气受伤,而非阳明郁热,清暑益气汤乃东垣所制,方中药味颇多,学人当于临证时斟酌去取可也。

雄按∶此脉此证,自宜清暑益气以为治,但东垣之方,虽有清暑之名,而无清暑之实。观江南仲治孙子华之案、程杏轩治汪木工之案可知,故临证时须斟酌去取也。

汪按∶清暑益气汤,洄溪讥其用药杂乱固当,此云无清暑之实尤确。

余每治此等证,辄用西洋参、石斛、麦冬、黄连、竹叶、荷秆、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等,以清暑热而益元气,无不应手取效也。汪按∶此方较东垣之方为妥,然黄连尚宜酌用。

青龙提要:本证吴鞠通也用李氏清暑益气汤。但吴氏又云:但细按此证,恰可与清暑益气汤,曰可者,仅可而有所未尽之词,尚望遇是证者,临时斟酌尽善。王孟英提出新方恰好补充吴鞠通遗憾之处。

关于说李氏清暑益气汤是为元气素虚而患湿热而设,类型气阴不足脾胃湿热;王孟英清暑益气汤是湿热耗伤气阴属于益气养阴清热祛湿,本质有区别。临床可则而用之。

再考王氏立论本方从竹叶石膏汤套出,去掉石膏半夏,改人参为西洋参,更能益气养阴,加知母石斛加强清热养阴之力,稍加黄连清热燥湿,再加荷叶西瓜翠衣等祛暑清热,可谓读懂伤寒之人。

李氏清暑益气汤医案:作者李金华,黄新华

王氏清暑益气汤医案:

相关文章——————————————————————

薛生白《湿热条辨》热邪里结伤津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化燥,里结阳明,波及厥阴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热熏扰肺胃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暑湿伤肺络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酿浊闭郁心包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俱盛——湿热夹秽浊痹阻中上焦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热大于湿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渐化热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流下焦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阻太阴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困脾胃升降悖逆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 湿滞阳明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伏中焦湿大于热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热挟风

薛生白《湿热条辨》郁阻气分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四条湿邪蒙扰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三条暑湿郁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一条阴湿伤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二条阳湿伤表

(0)

相关推荐

  • 尿酸高,爱出汗,这个方子好用

    高尿酸血症是现代人常见的代谢病之一.中医认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病,多因脏腑代谢失职.湿热内蕴,因而内虚,复感外邪引起. 当我们对薛老师治愈的高尿酸血症病例进行整理时,我们发现,薛老师在治疗高尿酸血 ...

  • 清暑益气汤方歌方解,功用主治

    清暑益气汤 出自<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15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g) 西瓜翠衣(30 ...

  • 【《湿热条辨》薛生白】精

    <湿热条辨>薛生白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湿热熏扰肺胃证 薛生白<湿热条辨>气分--暑湿伤肺络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酿浊闭郁心包证 薛生白< ...

  • 薛生白《湿热条辨》

    湿热条辨卫分上焦证四条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一条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二条阳湿伤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三条暑湿郁表 薛生白<湿热条辨>第四条湿邪蒙扰 ...

  • 薛生白《湿热条辨》痢疾证治——湿热滞下证

    四十一湿热内滞太阴,郁久而为滞下,其证胸痞腹痛,下坠窘迫,脓血稠粘,里结后重,脉软数者.宜浓朴.黄芩.神曲.广皮.木香.槟榔.柴胡.煨葛根.银花炭.荆芥炭等味. 自注:古之所谓滞下,即今所谓痢疾也.由 ...

  • 薛生白《湿热条辨》寒湿证——寒湿困伤脾阳证

    二十六暑月病∶初起,但恶寒,面黄,口不渴,神倦,四肢懒,脉沉弱,腹痛下利,湿困太阴之阳.宜仿缩脾饮,甚则大顺散.来复丹等法. 自注:暑月为阳气外泄,阴气内耗之时,故热邪伤阴,阳明消烁,宜清宜凉. 雄按 ...

  •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化燥动血——热毒动血上下迫血证

    三十三热证:上下失血,或汗血,毒邪深入营分,走窜欲泄.宜大剂犀角.生地.赤芍.丹皮.连翘.紫草.茜根.银花等味. 雄按:以上四条,吴本无之.丹皮虽凉血,而气香走泄,能发汗,惟血热而瘀者宜之,又善动呕, ...

  •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夹於,深入厥阴血分证

    三十四湿热证∶七八日,口不渴,声不出,二便自通,与饮食亦不却.默默不语,神识昏迷,进辛香凉泄.芳香逐秽,俱不效,此邪入.手厥阴,主客浑受.宜仿吴又可三甲散∶醉地鳖虫.醋炒鳖甲.土炒穿山甲.生僵蚕,柴胡 ...

  •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入营血——津液大亏神昏动风证

    三十五湿热证∶口渴,苔黄起刺,脉弦缓,囊缩舌硬,谵语,昏不知人,两手搐搦,津枯邪滞.宜鲜生地.芦根.生首乌.鲜稻根等味.若脉有力,大便不通,大黄亦可加入. 自注:胃津劫夺,热邪内据,非润下以泄邪则不能 ...

  • 薛生白《湿热条辨》热入营血——

    三十湿热证∶发痉神昏,独足冷阴缩,下体外受客寒,仍宜从湿热治,只用辛温之品,煎汤熏洗. 自注:阴缩为厥阴之外候,合之足冷,全似虚寒,乃谛观本证,无一属虚,始知寒客下体,一时营气不达,不但证非虚寒,并非 ...

  • 薛生白《湿热条辨》湿热入营血——气血两燔证

    七湿热证∶壮热烦渴,舌焦红或缩,斑疹,胸痞自利,神昏痉厥,热邪充斥表里三焦.宜大剂犀角.羚羊角.生地.元参.银花露.紫草.方诸水.金汁.鲜菖蒲等味. 雄按∶吴本无银花露.方诸水.金汁.有丹皮.连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