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北苑贡茶有多珍贵,宋仁宗抠门到一饼茶分赐N个人?

最近北宋仁宗朝为背景的《清平乐》在湖南卫视播出。一直在包青天系列里当背景板的宋仁宗终于当了一回男主角。

图源:电视剧《清平乐》官博

宋仁宗在任时间长,手下名臣极多,比如范仲淹、包拯、欧阳修、蔡襄等教科书常见大佬。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欧阳修曾记载,蔡襄发明的贡茶“小龙团”极为珍贵,宋仁宗赐茶给心腹大臣的时候,一饼要好几个人分(团茶为饼状,以饼为单位),小龙团一饼连一两重都没,可以想见每个人分到的才多少。

不能怪仁宗抠门,实在是制造成本太高,程序又繁琐,皇帝家也没余粮,一人一饼自己都没得喝了。
欧阳修《归田录》中形容小龙团“金可有而茶不可得”。
“庆历(仁宗年号)中,蔡君谟(蔡襄)为福建路转运使,始造小片龙茶以进,其品绝精,谓之小团(小龙团)凡二十饼重一斤(一斤十六两,每饼不到一两),其价直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每因南郊致斋,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

这样奢侈名贵的贡茶在明初被朱元璋禁贡之后,就退出历史舞台。福建茶业自唐宋时兴盛至今,现以武夷山大红袍、金骏眉、安溪铁观音、福鼎白茶等名茶享誉中外,而同样是福建所产的北苑贡茶却几乎已被世人遗忘。

 一、宋时福建建州北苑贡茶“名冠天下”,文人茶客频繁歌咏

宋徽宗亲自撰写的茶书《大观茶论》开篇就写道:“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而壑源之品,亦自此而盛。”

宋人雅好点茶,福建建州(也称建安、建宁府,辖区包含今武夷山、建阳、建瓯等区市)出产的北苑贡茶是天下闻名的顶级贡品,生产的黑釉茶盏建盏也风靡全国,供予官用。

▼南宋建宁府辖区

范仲淹曾作《和章岷从事斗茶歌》,生动描写北宋的点茶、斗茶文化,以及北苑贡茶之贵重,成为宋代茶文化研究的关键依据。

“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水微开。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黄金碾畔绿尘飞,碧玉瓯中翠涛起。斗茶味兮轻醍醐,斗茶味兮轻醍醐,不如仙山一啜好,泠然便欲乘风飞。”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世称“范文正公”。

宋代词人黄庭坚《满庭芳·茶》中,一句“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写尽北苑御茶园风光,后半部分“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又尽诉名品茶器。

从这些文采飞扬的诗句中,不难想象当年北苑贡茶的繁荣景象。那么北苑贡茶究竟有何魅力,让距离茶园三千里外的皇帝执着于此?所谓建溪之贡又是哪里?

二、“建溪官茶天下绝”,由民转官的北苑御茶园
“建溪之贡”的建溪,就是代指建茶产区所在的建州,福建北部闽江上游支流,由东溪与西溪在建瓯市(宋代为建州首府)汇流而成,合称建溪西溪由南浦溪、崇阳溪汇流至芝城,东溪由松政溪至西津以下。

▲建溪

备受宋徽宗称颂的建溪茶品”即为建溪沿岸的北苑御茶园所产。南宋诗人陆游曾写道“建溪官茶天下绝”。

“北苑茶园”于宋代颇负盛名,历史可追溯到五代十国的闽国,唐宋时期属建州建安县吉苑里(今福建省建瓯市东峰镇凤凰山一带),与建盏产地水吉镇相距不到40公里。两地在宋代都属于建州(建宁府)辖区。
建州所产茶品名建茶,所产茶盏后世称为建盏

北宋周绛《茶苑总录》中将建溪茶品视作至尊地位,号称“天下之茶建为最,建之北苑又为最”。

▼北苑御茶园为主的建茶产区与水吉宋代建窑遗址距离很近,可以直接沿建溪水运往来。

北苑御茶园最初为张庭晖所有,其经营的茶园(古吉苑里,今建瓯)规模有三十里,据传闽太祖王审知十分喜欢这里的茶,张庭晖遂将茶园献予闽王,这便是“北苑御茶园”之肇始。

▲闽太祖王审知(862年-925年),表字信通,一字详卿,庙号太祖,是五代十国时期闽国开国皇帝

至此,北苑所产的茶叶上贡给闽国和后来的南唐,南唐归北宋后,宋朝废唐代顾渚山贡茶院(位于浙江湖州长兴县)至建安北苑(位于今福建建瓯东峰镇)。

建安与北宋都城开封府距离十分遥远,运输成本很高。没有地位和人脉是喝不到的。

欧阳修《尝新茶呈圣俞》一诗中提到,“建安三千里,京师三月尝新茶……建安太守急寄我,香蒻包裹封题斜。新香嫩色如始造,不似来远从天涯。”

为什么宋朝皇帝不惜靡费人力物力,也要从如此遥远的福建运输贡茶到开封?

北苑御茶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北苑御茶园地处低山丘陵,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温度22℃,春季雨水丰沛,雨后雾露昏蒸,昼午犹寒,不仅风景优美,还适合茶树生长。

茶树喜好高山之阴、日阳之早,而北苑凤山为高远先阳处,每年发芽早,茶芽极其肥乳,红黄土壤,生态环境极佳。

为了打造皇家专属茶园,宋太宗于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在凤凰山设漕司行衙,置北苑御焙,于是北苑茶开启巅峰之旅。

宋太宗后历代皇帝都遣派重臣到北苑督造贡茶,而“北苑茶”真正名震天下则要归功于两任福建路转运使丁谓蔡襄

▲北苑御茶园遗址

购盏咨询

微信ID:3038131498

“前丁后蔡”为北苑贡茶作出的重要贡献

在北苑御茶园的发展史上,丁谓、蔡襄两位福建路转运使(合称“前丁后蔡”)功勋卓著。

▲丁谓(996-1037年),字谓之,江苏吴县人。淳化三年进士,曾任礼部尚书参知政事,第二年谓枢密使(宰相),乾兴元年封晋国公。

北宋咸平元年(公元998年),丁谓被命为福建路转运使,上任后他精研北苑贡茶,从采摘焙制、品鉴挑选、包装运输中总结经验,甚至发明出大龙团”,当时被称为天下之最。

丁谓虽然被评价为佞臣,人品不咋地,但业务能力还是很强的。他本身也是好茶之人,曾经撰写《茶图》一书,但是仅记载如何采制,未及烹煮,有些遗憾。所幸在他之后,蔡襄所著《茶录》在茶的烹试方法也有所增补。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号莆阳居士,谥号忠惠,福建仙游人。

蔡襄(1012-1067年),字君谟,福建仙游人,著名书法家,先后担任知谏院、枢密院直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兼有“书法宋四家”、名臣茶人等多重身份 ,名声显赫地位颇高。

▼蔡襄《离都帖》,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该帖丰腴厚重处似颜真卿,兼有王羲之行草之俊秀

传闻蔡襄鉴茶功夫了得,有人将两种不同的茶品混合,他都能逐一分辨茶种,彭秉《墨客挥鏖》对此夸赞道,

“蔡君谟(蔡襄)善别茶,后人莫及”

蔡襄上任福建路转运使后,进一步改进茶品,改革形质,对包装方式也重新设计,创制的“小龙团(大龙团八饼一斤,小龙团二十饼一斤)”被誉为历史上最名贵的贡茶,宋仁宗倍加珍视,如文章开头所说,赐茶要好几个大臣共分一饼。

▲宋仁宗赵祯(1010年-1063年),民间传说“狸猫换太子”与正午新剧《清平乐》的主角。

蔡襄对茶史的贡献不仅在于小龙团的发明,还在于他撰写了地位可与陆羽《茶经》并列的《茶录》

此书完成于宋皇祐年间(公元1049年~1053年),分上下两篇,上篇《论茶》中主要论述茶汤品质和烹饮方法,下篇《论茶器》则介绍茶碾、茶罗,茶盏等茶器。

▼蔡襄《茶录》之“茶盏”,载“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坯微厚……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

《茶录》一书修补了陆羽《茶经》中“不第建安之品”,向宋仁宗推荐北苑贡茶,并成为继陆羽《茶经》之后最有影响的论茶专著。
《茶录》中推崇点茶宜用建盏的观点也迅速被世人接受并效仿。《茶录》之后的宋代茶书都多多少少受到其影响。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藏,南宋建窑撇口银油滴盏 ,等级:重要文化财(1955年认定)

可想而知若不是蔡襄结合在福建任转运使督办贡茶、贡盏事宜的经验创作《茶录》,且《茶录》一书全文完整流传于世(丁谓的茶书就多数散佚,未能完整流传),“茶色白,宜黑盏”的黑釉盏使用说明都可能被后世遗忘。
三、比黄金还贵重的宋代贡茶“大小龙团”制作有多难?

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载,

“太平兴国初特置龙凤模,遣使即北苑造茶团,以别庶饮,龙凤茶盖始于此。”

龙团凤饼、龙凤团茶,都是宋代贡茶的代表称谓,其制作之初就在制饼图案上采用龙凤等皇家图腾,与庶民的茶饮区分。

据《福建通志》记载,北苑龙凤茶是一种饼状茶(又称团茶),属蒸青片类(即将采来的新鲜茶叶,经蒸青或轻煮“捞青”软化后揉捻、干燥、碾压、造形而成)。

龙凤茶团上印龙凤图案,龙纹称之为“龙团”或“团龙”,凤纹称之为“凤团”或“团凤”。大团八饼重一斤,小团二十饼重一斤。

▲北苑贡茶之「新收拣芽」,银模银圈,径三寸五分;「上品拣芽」,绍圣二年造,银模银圈,径三寸五分。

贡茶等级分为“龙茶、凤茶、京挺、的乳、石乳、头金、白乳、蜡面、头骨、次骨”十级。

制作时需要借助各类模具,将茶膏压在模具上定型。

模型有圆形、方形、菱形、花形等,除了龙凤还有花草图案;模具分银模、铜模、竹签,图案为龙凤者用银铜模具,无龙凤者为竹圈模具。下图所示(「龙凤团茶」)为铜银模造龙凤式,供皇室饮用。

▼北苑贡茶之「龙凤团茶」图样,极尽奢华之能事,蔡襄改制「小凤团茶」小巧玲珑,深受徽宗喜爱。

龙凤茶的制作十分精细,需要经历“蒸茶、榨茶、研茶、造茶、过黄、烘焙”六道工序,力求精工,狠下血本,仅是一斤茶就需要六百多个茶工,造价令人咋舌。

所以欧阳修记载,“小团一斤价值金二两”,有时纵有金银宝也难买一斤茶。清代文人郑板桥更是由衷赞叹,“头纲八饼建溪茶(指大龙团一斤分八饼)……此是蔡丁天上贡(蔡襄、丁谓)”,这么珍罕的贡茶,仅供位高权重之人,普通人是不可能喝到了。

▼北苑大小龙凤团茶是在唐宋间流行的饼茶基础上精加工成型的。图选自《中华遗产》2016年05期 绘画/马翊涵

蔡、丁之后,宋代不同皇帝的喜好依然在影响龙凤团茶的研发。

如徽宗喜好「龙团胜雪」,此类极品贡茶需要选银线水芽(宋代建茶一种),采择新抽茶枝上的嫩尖芽,蒸后除去外叶,只留芽芯一缕像银线般晶莹部分制成。

▼北苑贡茶之「龙团胜雪」宣和二年造,竹圈银模,方一寸二分;「试新銙」政和二年造,宋徽宗用白毫银针,制造出三色细芽茶饼。

虽然贡茶与庶民距离遥远,但建州北苑周边的茶园在北苑的带动之下,民焙也蓬勃发展。喝不到北苑贡茶,喝到建茶也是极好的。

巅峰时期北苑周边公私茶焙约有1336所,其中32所为官焙。

▲北苑茶园遗址大致分布示意图

如今众多茶焙遗址已无法寻觅,但宋代建州的许多村庄如焙前、后焙、东焙、西焙、苏口、铜场、石门、埂头、溪口等村名(多属于建瓯市东峰镇)仍袭称至今。

1996年,日本东京博物馆前副馆长林屋晴三曾带领一众日本专家学者前来考察,在北苑摩崖石刻“凿字岩”等遗址前说:

“建瓯'北苑’是中国古代最高制茶工艺的祖地和茶文化的发源地,日本茶道深受其影响。”

▼南宋 周季常、林庭珪《五百罗汉图·吃茶图》,日本大德寺龙光院藏。禅茶一味,唐宋茶文化与佛教一同传播入日本,影响延续至今。

购盏咨询

微信ID:3038131498

推荐阅读:

古代帝王喜欢喝什么茶 | 贡茶制度的形成(上)

千百年前中国如何应对瘟疫?华人曾因抗疫获得诺奖提名

建盏怎么挑、怎么买、怎么用?

点右下角「在看」

送本文到朋友们的「看一看」

▼▼▼

(0)

相关推荐

  • 【兰溪茶道】于石《山居》话团饼茶

    于石<山居>话团饼茶 刘鑫  整理 于石(公元1250年至?年)字介翁,号紫岩,晚更号两溪,兰溪人.生于宋理宗淳祐十年,(以宋亡时年三十推算)卒年不详.貌古气刚,自负甚高.宋亡,隐居不出. ...

  • 解密宋代顶级茶:北苑贡茶

    由于北苑贡茶精美而良好的品质以及统治阶级的极力追捧,它不仅成为宋代茶业繁盛的物质性标志,而且也成为独特的文化现象,推动着宋代饮茶风尚与文化潮流.北苑茶文化成为宋代茶文化中大有可观的一环. 虽然普洱茶在 ...

  • 福建人猫细细:露牙茶、方山茶、半岩茶、研膏茶、北苑贡茶

    福建地处亚热带,这边的气候潮湿.多雾,土壤偏酸性,特别是黄壤和红壤,非常适宜茶树的生长,自古以来就是名茶产区,茶文化历史非常悠久. 三国的时候,福建属于吴国管理.在<三国志·吴书>里面就记 ...

  • 普洱古树茶为何如此珍贵?普洱茶古树口感有哪些突出特点?

    长期喝茶的朋友都知道,喝茶最终的驿站就是普洱茶,可你知道普洱茶界最珍贵的是什么吗?懂普洱茶的朋友都知道那就是普洱古树茶. 生茶张经过多年的跋山涉水.翻山越岭和深入古茶区的寻访.实地察看,基本摸清了四双 ...

  • 萌茶茶|你最珍贵

    哈喽,你来啦! 我是萌茶茶,卖茶为主,码字为乐, 每天喝茶读书陪娃,记录萌茶萌事, 欢迎关注. 也许有一天,这里也会出现你的故事... 2019年第89篇 父母们什么情况会觉得自己的孩子无比珍贵? 在 ...

  • 大埔茶阳的珍贵古石刻文物

    饶相.饶与龄"父子中翰"石门横匾 清道光年间古碑和民初修筑仙基桥两岸路碑 ●曾雪梅 王绍沪/文饶裕新/图 大埔县的老县城茶阳镇,2012年被定为首批广东省的中心镇,2014年被定为 ...

  • 纳溪贡茶.等您回家之十:落寞杨慎茶相伴

    作者:初旭 杨升庵,杨慎,字用修,号升庵,晚年自号博南山人,四川新都人.他是一位充满传奇与悲壮的文化人,在泸州客居十余年,这里也成为他的第二故乡,与这片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泸州人都亲切称他为杨状元 ...

  • 百万级古器再造宋代建盏亮相南宁茶博会,引爆疫情年高端茶器市场

    本网讯:2020年11月6日由茶博会主办方联合南宁1981茶隐书房斥资数百万特别邀请到国内古器再造代表性人物李东升携弟子赵子辰作品隆重登场南宁茶博会,此次李东升师生作品所展示空间由广西著名茶空间美学师 ...

  • 10首最美茶诗:人间天上,共此一杯茶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也是茶的国度. 茶文化源远流长,古代文人墨客多爱茶. 茶性恬静淡泊,品茗宜优雅安静之所. 明代徐渭曾说: 茶宜精舍,云林竹灶, 幽人雅士,寒宵兀坐, 松月下,花鸟间,清泉白石,绿鲜苍 ...

  • 小鹅草祛湿茶(升级版)小鹅草壮元茶(升级版)功能介绍

    小鹅草祛湿茶(升级版)小鹅草壮元茶(升级版)功能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