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震抗震记/元河
上世纪70年代的唐山地震吓坏了活着的中国人,防震抗震顿时成了头等大事。广播里天天播,队长经常说,一度时期大队里还组织人员挨家挨户动员社员群众从土胚房里搬出来。
没有房子住怎么办?搭防震棚啊。
我们运西农村搭防震棚的材料有的是。树棍、毛竹可以做骨架。用铁丝把骨架连接处绞起来先搭成房子模样。然后把剥光皮的几根大麻杆(当时到处种植苎麻,皮可以做麻绳)纂在一起,再用稻草卷起的葽子(葽:音,当地人又叫“草老鼠”)将大麻杆一圈一圈的绕起来。最后将一根一根卷好的“草柱”依次排列在“房子”骨架的空档里……每做好一爿“墙”就用两根树棍里外拦腰一夹用铁丝固定好,这样毛坯“墙”就基本成形了。
屋顶一般都是人字形的,先将一根一根的木架(音:嘎)子固定好,然后铺上柴席、柴帘,再铺上“化学布”(现在叫塑料布,过去可是紧缺物资),抹上一层稀泥,最后铺上一层草,这个防震棚基本就完成了。
这种防震棚算是比较讲究些的了。还有些人家没有那么多的材料干脆就用木棍搭成人字架放在两端,顶上再用木料横着一担,然后用杂树条、柴帘、化学布等铺上顶,防震棚(又叫牛屄夹)也就算完成了。这种防震棚比较简陋,如果放张床高度是不够的,那就只好将地铺(“床”)摊在地上。
大人们搭棚子忙得热火朝天,孩子们可不管这些。爬里爬外大呼小叫,从各家还未搭好紧挨着的棚子钻来钻去捉迷藏,这时的棚子简直成了他们玩耍的天堂。
社会都乱了。农民无心种地,工人无心生产。学生们虽然每天要上学,但老师也不敢让学生进教室,就组织学生在室外做游戏,讲故事。我们老师是个剪着二道毛子的中年妇女,或许也不会讲故事什么的,老是组织我们读报纸。《人民日报》《参考消息》,国内国外形势,她读的唾沫飞扬,我们这些二三年级的小学生可不理她,私下里你捣我一下,我踢你一脚。是啊,报上的大道理谁懂啊?孔老二都死了几千年了,他和林彪是怎么勾结的呢?想不通!
晚饭结束后,庄上的大人小孩聚集在一起,漫无边际的议论起地震的厉害。有人说,唐山地震房屋倒塌砸死了多少多少人,有人说地震的时候会“地特”(本地土语,意思是地面陷落成汪洋),有人说水猴子会拖人下水……大家人心惶惶仿佛世界末日来临一般。于是,不少人家很“大方”的掏出平时一分都恨不得掰成两半花的七毛多钱上街上买斤肉回来杀馋。肉吃完了,地并没有特,我们真希望这些危言耸听的传闻是真的,这样就可以天天吃肉了。
肉也不是说吃就吃的。大队干部要求家家户户不能回家做饭,就在外面地里挖坑,然后把锅扽上去,就地埋锅造饭。从此,庄上每到饭时到处烟熏火燎,虽然很麻烦,但孩子们看了很高兴,这简直就像电影里部队休息时做饭的场景,一点没有快要“地特”的恐惧,大人们看我们一窝蜂的玩耍也只好摇头苦笑。是啊,地都要“特”了,就让孩子们痛快的玩玩吧。
地震是无法预警的,但社员们并不清楚。大队干部就告诉我们简易的预防措施。比如:将空酒瓶子倒放或者将家里的碗摞高些,一旦地震就会倒下报警的。比如门搭子晃动时会有响声,再比如看到动物反常现象诸如狗子狂吠、母鸡上树、老鼠搬家就要警惕了。可惜我家一窝鸡被偷后剩下的老黄鸡一直惊魂未定,它就不喜欢安套路出牌,每天定时飞上树杈歇息不肯进窝,它的行为能当真吗?
有次,庄上来了陌生人,几个小孩一听几条狗狂叫就一路飞奔大喊:“地震了!地震了!”吓得大人撂下农活往家里奔,惊魂稍定后“噗噗”给孩子两个后脑勺:“小X养的,吓死老子了”。
夏天的雨就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下雨时,很多防震棚会漏雨进水,社员们苦不堪言,乘队干部不在就偷偷溜回家睡觉。邻居苦苦劝说他们,他们也知道是好意,却恨恨的骂道:“死它奶奶个X,过一天是一天,震死若走(拉倒的意思)”。劝他们的人一脸懵逼:你这是杵着(不留情面的发难人)谁呢?
当时公家约定:地震时县里开枪示警,公社鸣锣报信。
记得一个下雨天傍晚时分,我们全家正在防震棚准备吃饭,忽然县城方向传来隐隐枪声,接着乡里锣稠鼓密。全队的人都喊起来了:“不好了,地震了!地震了!”听到大人喊大家都不敢怠慢了,毕竟父母们谁也没有经历过地震。不知谁慌乱中碰翻了粥盆里煮好的一锅稀粥,结果地震没有感觉到,倒是粥全部斛(hu)了。
母亲一脸沮丧:哎呀,我的一锅白花花的米粥啊!
请加“主编”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