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个午觉都开除,海尔“变态管理”的根源在这……

海尔“不可理喻”的背后

是其深藏的德国基因

海尔,作为中国知名的家电品牌已经沉寂了一段时间。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再次让海尔“上头条”的原因,居然是因为辞退4名午睡员工一事。而紧接着出现的另一条新闻是,IFA最惊艳欧洲的中国品牌是海尔。
笔者为什么提到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新闻?因为这两个新闻其实是有关联的,是同一条脉络线上的故事。

 “不可理喻”的海尔 

我们先看看海尔辞退员工的事件,据人民视频显示,8月27日海尔集团4名员工饭后没有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在一楼咖啡厅午睡,被巡查人员拍照上传后被责令一周内办理离职。
9月6日海尔对此情况进行了官方回应称,4名员工被开除符合公司规定及国家法律规定,并通过了海尔集团及各法人公司职代会的讨论。
许多网友对上述关键细节不全面的回应并不买账,一石激起千层浪。甚至有内部人士揭露海尔内部管理:有人用凉水冲澡,以此引起发烧去就医换得短暂的休息;因为工作强度太大,男员工向领导下跪求转岗;员工业绩不好就要被问候家人等。
在事件发酵下,就开始有媒体分析称:海尔之所以在管理上如此激进,可能与该公司近年的困境存在着密切联系,早年的家电龙头今已掉队。
关于这样的分析笔者有不同的看法,其实看看海尔的财报就可以略知一二。截至2019年9月11日,海尔的市值为962.79亿元,财报显示,海尔A股上市公司海尔智家(600690),2019年上半年实现营收989.8亿元,同比增长9.38%;实现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7.58%。
虽然现在海尔现在市值不及美的、格力,但是还不至于到“拿员工出气”的窘境吧?何况2019年上半年营收还增长了。
也有报道称,海尔的国际化之路表现也不佳。那既然海尔国际化之路表现不佳,为什么还会获得“IFA最惊艳欧洲的中国品牌”这样的殊荣?要知道在德国影响力最大和销量最好的的中国白色家电品牌就是海尔。根据最新财报,海尔海外营收占总营收的40%左右,依然很强大。
德国是海尔最为得意的海外市场,也算是海尔第一个向外扩张的海外市场,海尔与德国的渊源不浅。
说到此,我们不得不提下海尔的德国基因,因为就是海尔的德国基因,才导致海尔的技术和海尔的管理让我们看来不可理解。

 海尔“变态”管理背后的德国基因 

利勃海尔是德国著名的重工及家电品牌,成立于1949年,公司的塔式起重机一经推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利勃海尔不仅是世界建筑机械最领先的制造商之一,还是许多领域技术创新用户导向产品与服务的知名供应商,多年以来,家族企业已经发展成为公司集团,拥有大约26000名员工,在世界各地有100余家公司。
改革开放后,中国亟需要引进国外的技术成立一家典型的家电企业,1984年,青岛看上了德国利勃海尔先进的工艺技术和生产制造线,引进技术和先进设备后成立了青岛海尔,青岛海尔刚刚起步,就生产出了亚洲第一代“四星级”冰箱。
此后青岛海尔和德国利勃海尔公司合资,借助利勃海尔的品牌迅速发展壮大。最后利勃海尔退出,公司将品牌名称改为海尔。时至今日,青岛海尔因冰箱而扬名世界,而利勃海尔已经不生产冰箱,专注机械领域。
而德国人的严谨和苛刻的公司文化,同时也被青岛海尔吸收了过来,在这样的背景下,1985年产生了当时震惊世人的青岛海尔创始人张瑞敏砸冰箱事件。
1985年,张瑞敏刚到海尔(时称青岛电冰箱总厂)。一天,一位朋友要买一台冰箱,结果挑了很多台都有毛病,最后勉强拉走一台。朋友走后,张瑞敏派人把库房里的400多台冰箱全部检查了一遍,发现共有76台存在各种各样的缺陷。
张瑞敏说:“我要是允许把这76台冰箱卖了,就等于允许你们明天再生产760台这样的冰箱。”他宣布,这些冰箱要全部砸掉,谁干的谁来砸,并抡起大锤亲手砸了第一锤!很多职工砸冰箱时流下了眼泪。
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这样解释砸冰箱原因,有缺陷的产品就是废品。张瑞敏的一柄大锤砸醒了海尔人的质量意识。从此,在家电行业,海尔人砸毁76台有缺陷冰箱的故事就传开了!至于那把著名的大锤,已经收入国家历史博物馆。
不仅海尔将德国人对产品的严谨态度学习了过来,而且将德国人苛刻的管理理念也学习了过来。
海尔创造了OEC管理模式,即 OEC(Overall Every Control and Clear)模式,由目标系统、日清系统和激励机制共同组成的管理模式,也称之为海尔的管理模式,这套模式以严苛著称。
OEC管理模式由三个基本框架构成:目标系统、日清控制系统和有效激励机制,这三个体系恰好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OEC管理模式的核心在於将对结果的管理转换为对瞬间状态的控制、对过程的管理,以达到精细化、零缺陷。
这套管理模式要求日事日毕,企业每天所有的事都有人管;依据工作标准,按预定的计划执行,每天制定的计划要当日完成,不然相应的负责人要受到处罚,而且不论大到产品线,小到一个零部件的是否良品都有人管,并每日对每个过程或每件事进行时时控制,把执行结果与计划指标对照、总结、纠偏,确保实现预定的目标。
在海尔管理层看来如同“德国战车”般的先进管理,在底层员工看来,当然也是没有“人性”的管理。比如为了高效,海尔要求员工站着开会;每天写日清(今天干了什么,明天准备干什么,定期专人检查);每天加班到晚8点,周六上全天班,没有加班费等等,等等。
这样的一条线串连起来,是否能明白海尔管理为何如此“变态”?
目前,青岛海尔无论是营收还是市值,都落后于竞争对手格力电器和美的集团。海尔依然是家电行业的头部企业,但却不再有当年行业“第一”的辉煌,不管是海外市场还是国内,海尔都面临着诸多挑战,我们可以理解海尔为了重振辉煌做的努力。
但是,海尔一直主张打造智慧家庭,定制美好生活的理念,这样极端的企业文化是否忽视了员工的美好生活?毕竟留住人才才能产生无限的可能,不是吗?
更多信息咨询财经秘书

网络 | 图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