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只是为了生存吗?不仅如此,动物必须在生存和繁衍中做出抉择

动物为了适应环境而做出改变,最终,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基因延续了下去,其余则被自然所淘汰,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动物不断变异和进化,生命形式变得越来越复杂,随着演化等级的提升,越来越高等的生命逐步形成,最终成就了人类。

那么动物的演化只是为了生存吗?事实上似乎并非如此,一直以来人们认为所有的生命形式都存在着两个基本需求,一个是生存,另一个则是繁衍,而二者的排序是存在着先后的,生物首先要生存,而后才考虑繁衍。逻辑上虽然如此,但与事实并不相符,因为在自然界之中,很多生命形式的演化过程,或者说演化结果并不符合生存优先的原则,而这些违反生存优先原则的演化在鸟类之中最为常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孔雀了。

发育良好的雄性孔雀的尾羽可以达到2米左右,当孔雀开屏之时,人们都会驻足观看,从美学的角度来讲,雄性孔雀真是一种十分完美的生物,可以我们却忽略了一点,就是这长长的尾羽对于孔雀本身来讲并没有什么用。

如果只是没有用也就罢了,这个东西其实是很碍事的,对于体型本就不太大的孔雀而言,带着2米长的尾巴生活会有诸多不便,活动能力大打折扣是毫无疑问的。这就十分奇怪了,孔雀为什么要在漫长的进化之路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进化出这样一种不利于生存的特征呢?显然,原因就是繁衍。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出生、吃饭、死亡这整个过程实际上没有任何的意义,如果说生存的目的只是为了生存,那实在是太空虚了。所以生命体生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繁衍,将基因传递下去,从而保证物种的延续。

生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物种的延续,所以动物演化的过程除了要考虑生存的需求以外,还必须要考虑繁衍的需求。

对于自然界之中的绝大多数动物而言,生育的选择权都掌握在雌性的手中,所以雄性如果想要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就必须要获得雌性的青睐,要获得雌性的青睐就必须要满足雌性的喜好,而雌性孔雀恰恰就喜欢这庞大、笨拙但却十分漂亮的尾羽,于是雄性孔雀为了争夺繁衍的权利,开始了华而不实的演化竞赛,尾羽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长、越来越碍事,果然,拥有更大更漂亮尾羽的雄性孔雀获得了雌性的眷顾,于是基因得以传承,而尾羽较小的基因则逐渐被淘汰了。

相似的例子在自然界之中比比皆是,比如很多头上长角的食草动物都是孔雀的难兄难弟。

雄性麋鹿头上如同两个大盘子一般的大角,对于生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让自己更容易卡在树木之间。

有人可能会说雄鹿头上的角是一种防御武器,这种说法站不住脚,它头上的角就算是再长大一倍,能防御谁呢?作为食草动物,它仍然是食肉动物的捕猎对象,它唯一能做的就是逃跑,而不是防御,而角越大,越不利于逃跑。有人又会说雄鹿的角是为了和其它雄鹿进行打斗,是的,可打斗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呢?为了争夺雌性,为了争夺繁衍的权利,所以本质上还是为了讨好雌性,为了繁衍。

只不过一味为了繁衍而进化,却可能给生存带来危机,无论是雄鹿的角,还是孔雀的尾羽都是生存的障碍,随着角和尾羽的增大,繁衍机会上升的同时,生存机会将随之降低,所以生物必须要在生存和繁衍之间做出抉择。

雌性为什么一定要让雄性在演化之路上做出抉择呢?雌性为什么都喜欢这些不利于生存的花架子呢?

这个问题即使是达尔文也没有想明白,不过现代学者认为这些花架子标示了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雄性基因的健康程度,试想一下,带着如此沉重的负担,还能够很好的存活下去,这充分说明了雄性拥有着健康的身体,而健康身体的背后是优异的基因,这很可能就是雌性动物能够准确选择到优质雄性的奥秘所在。

只不过这种花架子竞赛如果不断持续下去,则可能给整个物种的存续带来灾难。关于生存和繁衍,与其说是抉择,不如说是平衡,只有平衡好生存与繁衍的关系,一个物种才能真正走向良性发展,代代传承下去,不断延续并向更高级的生命形式演化。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