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首”的经济措施:举国沦为战争奴隶,是改善国人生活的前提
希特勒不停顿地进行斗争并逐渐作为一个全国性的人物而显露头角——丘吉尔·《二战回忆录》
自1918年11月11日起,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经过6个多月的谈判之后,在法国凡尔赛签订条约,也为日后二战爆发埋下祸根。
凡尔赛条约主要签约者
掀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的序幕
因为这项条约本就致力于让德国永无翻身之地,《凡尔赛条约》让整个德国损失了13.5%的领土以及海外所有殖民地,不仅国内许多城市沦为废墟,那些德国曾经特别发达的工业园区也都遭到疯狂瓜分与剥削,底层老百姓更是生灵涂炭。
1919年人们在国会大厦前集会反对凡尔赛条约
即便如此,德国人民还要承受2260亿马克的赔偿,要知道希特勒上台的第二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也才737亿马克,而希特勒给民众的承诺是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将会有面包与牛奶。
显然,至1933年时,希特勒的承诺就已经实现了。到了1938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就超过了1. 2亿马克,劳动力一度出现过剩的情况。这种发展恐怕不能称之为经济上的复苏,而应该叫经济上的腾飞。希特勒究竟何德何能可以使德国成长到如此地步?
当选德国总理后的希特勒拜见总统兴登堡
纳粹德国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希特勒上台之后的第一个政策很简单,就是将所有国内大中型企业全部强行接受资本积聚和集中。说直白点,这就是明摆着要对犹太人进行大肆屠杀,因为那时整个德国的主要财富都掌握在犹太人的手中,而且这些犹太人不仅不帮助饥寒交迫的德国人,甚至还落井下石地继续压迫他们。
纳粹狂热分子集体打砸后的犹太人的商店
所以希特勒就用了最简单的掠夺方式将他们的财富给夺了过来,试想一下600万犹太人的所有财富将会是多大一笔资金。
有了强大的资本基础之后,便开始国内的基础建设,像水坝、公路、兵营、飞机场等等。此时那些战胜国还沉浸在战后富足的生活中,但希特勒却在想办法如何落实每一笔资金去用于发展。
试图在欧陆建立以纳粹德国为首的新秩序
当然,600万犹太人的财富还远远不足以重建德国前日的辉煌,为了获得更多德国人的选票,希特勒开始考虑其他来钱方式,于是发动了毁灭奥地利、捷克、波兰等国的一系列战争,同时也搜刮其他国家。
德国的扩张
据相关数据记载,德国占领这些国家后,仅上贡的金钱就超过1000亿马克。巨大的战争红利,确实也让希特勒取得了更多人的支持,这些人中有的是德国人,有的则不是。俗话说得好,有利益的地方就一定会有商人,这些德占区就一定全是德国商人吗?当然不是。
有一个事实是这样的,当时纳粹搞种族灭绝计划,很多犹太人东躲西藏地就跑到了瑞士。瑞士是一个中立国,这里有全球最著名的银行,但瑞士却很不厚道。他把前来躲避的犹太人直接转交给了德国,而这种现象只有在瑞士一个国家发生吗?
要知道资本是无国界的,不管是伦敦的金融街,还是纽约的华尔街,会放过这个巨大的战争红利吗?其实在战争的一开始就有他们的身影。一战期间及之后,美国人手上积累了大量的闲钱,此时又想扩大他们在全球的影响力。于是他们开始采用投资的方式,美国人不但发放给德国大量的贷款,还有技术知识产权等等。
结语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说到底国外资本和战争掠夺,再加上加犹太人的财富,这才是纳粹德国经济腾飞的主要原因,也成了1939年二战爆发的催化剂,财富源于资本终将也会被资本收回。
希特勒的经济措施的确让德国人生活得到改善,但却令整个国家沦落为了战争的奴隶,建立在“人血馒头”之上的德意志民族也彻底走向了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