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车二代面纱】东亚家族企业“交接班”之难

随着第一代中国巨头企业家们逐步步入暮年,无论情愿与否,他们都准备着将自己的权利移交给下一代,也必须遵循财产继承的博弈规则。
在对217家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和新加坡的家族企业的继承研究中,香港中文大学的范博宏教授惊奇地发现,这些企业在1987~2005年的家族继承过程中,在股权和控制权进行交替的5年及其1年后相比,公司经市场调整后的估价平均下跌了56%。
在许多公司即将面临继承事务的中国内陆,历史更是惊人的相似。“我怀疑,在10年到20年之后,当中国的第一代企业家渐渐变老,他们也将会面临相似的继承问题——并且只可能更加严重。”范博宏评论道。
复杂的裙带关系、混乱的遗产分配以及对创始者的诸多优势——如关系网、经营理念和信誉等的继承问题,都会构成对年轻的家族企业的极大调整。而且在中国,由于缺陷尚存的制度环境,家族企业的继承危机将会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成也家族,败也家族
在中国有90%的私人公司是由家族控制的,根据范博宏的研究,新兴市场的利润往往掌控在腐败或者过分干预市场运作的政府手中,所以家族企业倾向于只让更可信可靠的家族成员参与运营管理。这就是家族企业在中国繁荣的原因之一,也解释了为什么它们不得不面对继承问题。
“自从19世纪以来,中国经历了许多战乱和政治变迁。正是由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和政治事件,我们已经失去了团结一致的文化传统。‘生存才是关键’,这一思想代代相传,人们不再会团结协作了。”来自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战略及创业学教授葛定昆这样评论道。
对于公司的创始人来说,他们积累下的除了资源资本,还有人脉信誉等无形资产,但这些优势往往很难传承下去。成功公司需要的领导往往要有商业头脑和领袖的视野,从而吸引优秀的员工,赢得投资。此外,和政府之间的政治经济关系也往往有利可图。
“如果你观察其他国家的情况,会发现人们并不一定会让让他们的儿女接班,而是选择最适合这个职位的接班人。但在中国,出于对制度的不信任和薄弱的法律体系,许多创始人和私营部门的经理都会担心起用外人会引狼入室,让自己失去控制权。”
即使雇用了职业的、非家族成员的经理人,许多中国企业家仍旧不情愿把权利交给他们。经理人们可以执行运营,但却不能作出决定。葛定昆说,这是因为许多私营企业担心经理人会偷师,然后自己办公司来抢生意。
这和同属于儒家文化的日本家族企业有所不同。在家族继承的问题上,日本注重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宗接代或血脉延续,而是以家名为象征的家业的延续。如丰田汽车公司在经营权继承人的选择上有选用外人的魄力。
接班人难寻
虽然全世界的家族企业都面临着这些问题,但是对于曾经严格实施“计划生育”政策的中国来说,形势变得更加严峻。“中国企业家退休后,能否在自己的家族中找到继任者,这是一个大问题。”范教授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而严峻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影响深远,如果这个孩子对经营企业不感兴趣,或者不能胜任的话怎么办?”
和在童年时代饱经风霜的父母们不同,企业家的子女都是在极为优渥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第二代们越发不情愿进入制造业和低产值的行业中,而中国七成的私营企业来自于这些行业。而且即使他们受教育程度更高,依旧缺少管理大型机构的能力。
北京大学的研究揭示了一个更为严峻的问题,中国家族企业80%的潜在继承人都不太愿意按照父辈的模式来继承产业。一方面成功的父辈模式很难复制,即使名义上继承,但企业仍处于长辈的影响之下,较难有发挥的余地。即使有所建树,也很难摆脱外人认为其只是“运气好”这样的评价。不仅如此,即使是在能够顺利传承他们父母生意的情况下,也还存在在其他问题。
许多成功的商界领袖不到最后时刻都不情愿交出控制权,中国这一代的企业家,对于退休和交接都没有什么经验。而在相对年轻的人群中,很多都相信继承计划是到七八十岁才需要考虑的事情。
但是过早地指定继承人也有不少问题,瑞士洛桑国际工商学院的Joachim Schwass教授认为对长子的能力不加考察,而过早让他承担继承的重任,这样的家族企业往往更易被出售或移交给职业经理人。
成功交接的秘诀
但是,范博宏强调说,生存的关键在于有长远的视野,还要尽早培养接班人和防止内讧。公司的创始者必须积极建设公司立足的基调:家庭。
“中国的企业家夜以继日、勤奋工作,他们很少和家人相处。但是为了拥有良好的家庭环境,你必须以身作则——和家庭成员共度时光,享受共同的娱乐活动。”范教授说,“要教育孩子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强烈的自律意识,而不是花天酒地。”
虽然鼓励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至关重要,企业有时也可从一个行为守则,一部家庭法规或是一个解决私人问题的家庭委员会中受益。在欧洲,这种双重计划是很流行的,因为多加一层管理可以有效防止成员们将家庭纠纷的恩怨带入公司事务中来。
另一种确保子女有能力继承的方式是证明他们自己在家族企业之外也依旧能干。波士顿咨询的乔治·斯多克表示,这样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同时也向外人证明,并非成功并非依靠祖辈的荫蔽而获得。
新一代的领导人也可以为家族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例如万达集团的主要资本主要集中于商业地产,而由于第二代王思聪的介入,未来的发展可能更多集中于娱乐、影视和互联网。鲁伟鼎接手其父鲁冠球的万向集团后,使万向在汽车行业的产品更加丰富,不仅创立了汽车网站,还力主创办了万向无线,在无线市场淘金。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成功的故事,家族和企业的管理方法在中国的发展还是十分缓慢。最大的担忧就是许多管理者们对自己退休之后的企业事宜毫无准备,导致他们别无选择,不得不变卖掉自己倾尽一生亲手建立的事业。
“这些企业家有能力也有远见,但是一旦他们离开这个国家或是放弃事业之后,这些就都灰飞烟灭了。”范博宏评论道,“我不仅仅是在谈论物质财富,这更是无形资产的损失……也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损失。”【END】
速度 深度 态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