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不清晰——真的会害死人吗!?


天打开邮箱,发现有一个网友寄来的地理问题探讨的邮件。基本内容 是在做题时遇到了困惑,昨天我把此题呈现出来。问题呈现后,又接到好多网友的咨询,普遍感觉为此题所困。为了方便最新的读者了解来龙去脉,我把昨天推送的内容一块呈现,同时加上了我个人对此题的解析与看法,希望大家认真阅读后在文后留言!

  同时欢迎大家把自己学习或教学中的困惑发到我的邮箱qdwycyz@126.com,我们共同探讨~~交流~~提升



原题呈现:

蒸发皿蒸发量反映陆地蒸发的能力,代表地表的最大蒸发量;陆面蒸发量是指地面实际蒸发量。下左图为淮河流城年均蒸发皿蒸发量空间分布图。下右图为淮河流域1960— 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据材料和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甲地陆面蒸发M的值最可能是

A.400   B.600  C.1000  D.1170

2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东南部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地表干旱,水量少  B.地形平坦,风速小

C.降水较多,湿度大  D.降水较多,气温低

3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蒸发皿蒸发量大的区域减少的趋势很显著

B.淮河上游地区蒸发皿蒸发量减少速率都很大

C.整个淮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都呈现减少的趋势

D.流域内蒸发皿蒸发量减少速率最人超过l60mm/l0a

参考答案:1.B   2.C  3.A


网友疑惑:

钱老师,第一个题 为什么选B 呢,第二幅图什么意思啊?谢谢


我的感慨:

图不清晰害死人!


解析原因:

下图是我把右图重绘后的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很明显得看到,图中等值线数值均为负值(原图中看不出来),且单位为mm/(10a)——原图中也不清晰。

这里需要特别解析一下mm/(10a)的含义——

“图为淮河流域1960— 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图”;若等值线数值为负,则表示减少;若等值线数值为正,则表示增加;而且是“每10年”增减的平均值。

下面解析一下第1题:

由左图知,甲地年均蒸发皿蒸发量在1200-1250mm之间,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中间值,约为1225mm;

由重绘图知,甲地“每10年”蒸发皿蒸发量将会减少140-160mm之间,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中间值,约为150mm。重绘图中数据是1960— 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约为4.7年“10年”,每10年减少150mm,4.7个“10年”将减少150×4.7=705mm。

 由刚才知,甲地年均蒸发皿蒸发量约为1225mm,现在47年减少了705mm,则甲地陆面蒸发M的值约为1225-705=520mm。

520mm,在四个选项中(A.400   B.600  C.1000  D.1170),最接近600,所以答案为B。

内容解析到此处,聪明的你是否理解我的感悟:图不清晰害死人!



由此,我向全国的地理老师发出以下倡议:

模拟选题要谨慎,图不清晰莫要选;

小小疏忽费时间,生灵涂炭万人嫌。

尤其对于高三来讲,因为高三的学生处在备考状态,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可能我们老师的一时不严谨,会浪费我们学生很多宝贵的时间,他可能在你的这道错题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最终却无果而终,这无疑于扼杀生命。另外学生冥思苦想做不出来一方面是时间的浪费,更重要的一方面可能对学生的自信心也是一个打击,并且越是好的学生打击越大,所以我们老师对于模拟题必须抱着谨慎的态度,严谨的态度。

最后,我再点一下题,关于此题的解析,在网上网友与我交流此题时,他们多数是这么说的:此题差点把我害死,严重打击了我的自信心和对地理的热爱!!由此来看,图不清晰,特别是错图,确实能害死人——让原来“自信与热爱地理的人”死亡,留下的是另一个人!!



网友看法:

网友“猜不透”反映:成都七中老师解释的,淮河是800mm等降水量分界线,M地位于淮河以北,属于半湿润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排除C和D,A选项300太小了。

网友“海豚大叔”评价:今天我在全国旗舰群和我自己的核心素养课标研讨群,都分析过这题,不过这题命制得真不敢恭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