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六一有关的记忆
本文作者:郝虹
一
小时候过六一,蓝裤子白衬衫白网鞋是标配。为了这身行头,有的母亲会在头一年就开始认真攒鸡蛋,攒够一定数量卖掉换钱,等到物质交流大会开始时,把这攒了好多日的钱带上,去扯几尺蓝布,再扯几尺白“的确良”(一种布的名称)。过年时候,把这新布拿出来,要么自己裁剪要么找村里会裁衣服的人帮忙,比着孩子的身体做成蓝裤子白衬衫。一来新年的衣服有了着落,二来提前做好准备,以免新的一年过六一时孩子因为没有统一的服装而苦恼,大人们也不用因专门去给孩子做一身过节衣服产生额外开支而发愁。这衣服一般做得都不合身,一定比所量的尺码要大,就是为了能多穿几年。哪家孩子没有这样一身衣服,到了六一的时候就会不高兴。这时妈妈要么给赶紧做身新的,要么就得和有孩子的街坊四邻去借。借衣服、借鞋子穿也成了六一的特有记忆。
白网鞋也是要买大几号的,这样也能多穿几年。平日里这鞋子是被母亲们锁起来的,要过六一了,才会把它取出来。白鞋不经脏,加上平日里也没有机会穿,孩子们会很爱惜。男孩子走路也不像以前那么狂野了,深怕不小心把白鞋子弄脏。稍微沾点儿土了,赶紧拿手拍拍,若是拍打不管用,就会用老师讲课用的白粉笔在脏了的地方涂。六一一过,鞋子又要被母亲收起来。在洗鞋子的时候,会用一种刷墙的大白土将鞋子包裹起来,然后阴干。直到有一天感觉鞋子快小了,母亲们才会让孩子成天穿这鞋子,深怕鞋子小了不能穿又带来浪费。如果家里还有小孩,那就继续收起来,等小孩子长大了再穿着过六一。就这样,一双鞋子会陪着孩子们过好几个六一。
二
六一是除了春节以外对孩子们吸引力最大的一个节日了,而且这个节日是真正属于孩子们的。只有这个节日,孩子们才会单独出趟“远门”,也才会得到几角零花钱。为了这一天,孩子们也会自己捡点麻绳头、废铜烂铁的,跟收破烂的老爷爷换几个小钱儿。孩子们总盼着穿“新”衣服,盼着用零花钱换点好吃的,每年早就等不及这一天的到来了。
为了这个节日,学校也会提前好久做准备,组织学生排练一些集体节目,孩子们也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在学校的带领下去到几里地以外的学区去参加比赛。大多数孩子是在老师的带领下步行去到目的地的,也有个别的家长会用自行车亲自送孩子去。步走的劳累会被出门的兴奋冲淡,穿着统一服装的孩子们,像要去赴一个重大的约会,满脸的兴奋与期待,走起路来也好像更有劲了,雄赳赳气昂昂的,胸前的红领巾随着脚步一摆一摆的,神气极了。
最开始是初中生的文艺表演。然后也会有鼓号队表演。太阳渐高,集体项目比赛才会开始。顶着烈日,来自各个小学的学生们要表演队列队形变化,然后是广播操比赛,还会有大合唱比赛。之后便是个人体育项目比赛。当时的比赛除了跑步跳高跳远铅球等常规体育项目,还会有一些趣味项目,比如滚铁环,踢毽子。小男生们身手矫健,推着铁环也跑得飞快。女孩子们也不服输,毽子上下翻飞,各种花样看得人眼花缭乱。烈日炎炎,看热闹的激情也如同这高温天气,始终没有减退。花二分钱买一罐罐头瓶装的汽水,或者五分钱的一根冰棍,就可以抵挡炎夏带来的酷热了。饿了就去买个月饼或面包吃,要么就吃从家里带来的鸡蛋焙子。反正大家吃的都一样,即使是从家里带的馒头,也不用遮遮掩掩。要说实惠,还数糖果。一毛钱买十块水果糖,放在嘴里慢慢呡,甜滋滋的,可以吃好久。到了晚上回家的时候,还可以剩几块拿回家与兄弟姐妹父母去分享。
三
一到六一,就会有小商贩在会场附近兜售一些平日里少见的小玩意,小吃喝。戴草帽的胖大妈身边一溜摆开几个长条灯,上边放着罐头瓶装的红红绿绿的汽水。喝过汽水后,罐头瓶还是要还给人家的。现在想来,这瓶子每年都会重复利用。有着尖利嗓子的妇女推着自行车不断在人群中穿梭,车后座上绑着小木箱,小木箱被厚厚的被子捂得严严实实。她不停地用尖利的嗓子喊着:“卖冰棍儿了,五分钱一根儿冰棍儿了! ”穿红色二股筋背心的老爷爷推着个小车,车上放着些花花绿绿的小玩意,但多数是小零食,有红白或者白绿条纹相间的圆球状裸装泡泡糖,有雪花粉面包,有画着小女孩图像的蓝色塑料袋装的方便面.....
我记得小时候第一次看到方便面,包装袋上画了个小女孩,一只手伸向嘴边,做出吃方便面的样子。当时的图案上把小女孩的嘴画成了月牙状,她的手正伸向了嘴边。以至于我一直以为方便面应该是白色月牙状的。因为在我看来人的嘴巴是红红的,怎么可能是一个平躺着的月牙儿呢?我一直很好奇这月牙状的东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味道。这种好奇在我的心里不断地升腾,甚至变得越来越强烈,以至于在我七八岁的时候,二姐带我去过六一,我的心里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吃一袋方便面。当时二姐的兜里也只有她卖破烂儿攒的几个钱。她可能也是注意到了我的注意力一直在方便面上,后来就给我买了一袋吃。味道怎样我倒是不记得了,只记得姐姐给我买方便面这件事儿。也记得有了好吃的她是不舍得吃的,全要留给我。 当时姐姐也就十三四岁。
在我没上学的时候,因为年龄小,路程远,无法跟姐姐一起去看六一活动。姐姐会在过完六一回来给我们讲六一的情况,也会将她在六一会场买的东西带回来给我吃。哪怕是路上捡到的一块糖,她都舍不得吃,一定会揣兜里带给我。在我能随她一起去参加六一的时候,她便带着我去看热闹的六一活动,用她攒下来的钱给我买好吃的。六一,留在记忆里的,还有浓浓的亲情。
四
有一年六一,学区里照样要举办合唱比赛。学校从全校学生里选了几十人组成了合唱队。当时老师教我们唱的是《 北京的金山上 》。先用藏语唱一遍,再用汉语唱一遍。老师把藏语发音换成了汉字写在黑板上,让我们抄下来记住。当时连普通话都不会说的我们看到藏语的发音都笑得合不拢嘴。当时几个调皮的男生每每唱到结尾“巴扎嘿”的时候,因为它发音类似本地的一个方言,意思是把腿分开,都会用本地方言把这句词喊出来。下边的同学就会笑作一团,要么唱到这里就不唱了。还有几句词,他们也会换成本地方言逗大家发笑。台上的老师不明就里,以为是大家忘了曲调或者唱词,总会再重复地范唱给我们,而男生们则继续在台下小声地用方言附和,我们则会努力憋住不笑出声来。后来这首歌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报到学区后没有通过审核,我们就又换了两首歌,一首歌叫《小黑板》,一首歌叫《赖宁》。为了尽快学会新歌,每天放学后,我们还会在校园里排练一会儿。大家或坐或站或者围成半圆,在老师的带领下一遍遍地唱着这歌。微风轻轻吹过,优美的旋律回荡在校园上空。这旋律至今也在我脑海里回响,我仍然能哼唱出这些歌儿来。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地溜走,那些童年的单纯的快乐也离我们越来越远。每到六一,我就会想起我的童年,想起我度过的那些快乐的六一。我仿佛又看到了穿着蓝裤子白衬衫的孩子们排列成整齐的方阵,卖力地做着广播体操,耳边又响起了悠长的声音:“卖冰棍嘞~”
那些年的我们很容易满足,那些年的幸福也很简单,那些年的快乐也非常容易得到。那些年我们度过的快乐的六一时光,你一定记得!希望我们永葆童心,大朋友小朋友老顽童们,节日快乐!
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
该文作者是内蒙古察右中旗人,80后,现为中旗职业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