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廊推荐】画家冯兆平:帆影幢幢 笔载情韵
冯兆平,1943年生,广东阳江市人。长期从事版画和国画创作,作品以大海渔船为主题,表达个人对人生的感悟。作品入选1974年、1977年、1981年全国主题美展,第五届、第七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美展和多届全国版画、国画展。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多家美术馆收藏,代表作品收入《中国现代美术全集》、《中国百年版画》。1991年获日本国际版画研究会金奖,1999年被评为中国80—90年代优秀版画家,获中国版画最高奖——鲁迅版画奖,个人艺术成就载入中国现代版画史。2014年“风正帆悬—冯兆平艺术展”分别在广东湛江市博物馆、阳江市美术馆展出。2014年12月赴法国巴黎参加“纪念中法建交50周年中国艺术名家法国交流展”,2015年获中国海洋画家协会特殊贡献奖,2017年5月在北京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举办“人生之船——冯兆平中国画作品展”,2017年9月在东莞岭南美术馆举办“海上丝路情——冯兆平国画作品展”。中央电视台曾播放介绍个人艺术成就的专题片《一个画家的乡恋》。
国家一级美术师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中国版画家协会理事
中国海洋画家协会副主席
原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湛江市美术家协会主席
湛江市博物馆馆长
广东省第七、第八届人大代表
第八、九届政协委员
名家点评
《春色撩人帆去远》136X70cm
许钦松(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广东画院院长、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
冯兆平是一位专注于大海和渔船的画家。几十年来他一直以大海和渔船作为自己创作的主题,通过渔船,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冯兆平生活在雷州半岛,面对南海和北部湾,常年以大海为伴,他对大海和渔船产生特殊的情感。他把渔船作为人来表现,试图把人生的悲欢离合、人生的奋斗历程、人生的恩怨情仇寄托在渔船上。渔船寄托着冯兆平的情感和理想。
冯兆平试图在作品中追求现代的表现方式,他从传统的文人画中得到启发,让诗书画印在作品中得到比较充分的体现。他把诗书画印作为一种构成元素,采取二维空间的构图方式处理画面,追求一种既有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又有现代审美观念的表现形式。这是他在中国画创新的探索中的一种新的尝试。
《红树如丹醉晚晴》136X70cm
陈醉(我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冯兆平先生不但版画搞的得好,中国画画得好,书法、篆刻以致诗词也很好,他本身很有文化底蕴,是一位很有文学修养的画家。在当代的画家中,真正能在自己的画面上题一首诗、题上字的不多,有的画家作品的标题弄来弄去都是那么几个,连题个标题都不会,更不会想到用什么样的字体题在画面上,题什么内容、题在什么位置、印章鈐在地方,这都是一种修养的体现,冯兆平他能做到这一点,他把诗词、书法、篆刻很好的糅合在画面上,从而形成自己强烈的个性。冯兆平不光画船,还画花鸟,但他最后集中在渔船、大海、大自然,表现大的气概,画面非常优美。
《水清沙白潮侵岸》136X70cm
吴茂信(著名作家):
我很喜兆平的题画诗,因为他的诗很有韵味。《毛诗序》说“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第一感觉是从诗词的语言中得来,“花开富贵由天定,莫为寻芳入铁窗”“长记苏公言,画竹可医俗”“曲岸沙鸥远,心系关山”“残月愁烟,渔灯怯露,雲遮雾锁天涯路”,这类语句在兆平的诗词中俯拾即是,形象、生动、准确、独特、富于音乐感,所以充满氤氲的艺术氛围。
《早潮退尽海天晴》136X70cm
邓作列(美国华盛顿州中华美术家协会主席):
“人生之船”之海上丝路画组系列,集诗词、书法、绘画、篆刻之一身,融版画与国画之技法大全,作品始终溢发出一种民族传统文化之精神的同时,在“一带一路”新国策下,更能彰显出一种时代的民族精神,斯此,实证了任何艺术只能是特定文化的艺术之定理。博大的民族情怀,深厚的国学修养,相信凡是欣赏过其作品的人,必可产生出意想不到美感享受,並从中体识到绘画创作中多种表现形式的可爱、可贵与可敬。
《且泛轻舟寻旧梦》136X70cm
林墉(原中国美协副主席、广东美协主席):
他一直迷着海
却执著地不弄潮
他在静处作文章
没有轻浮的鼓噪
深厚精高着着求
落根入土才是新面貌
物我情思相谐和
独具风格格调高
浩然的风啊
吹满了你的船帆
雷州的红土白浪
给予你的天地更宽
潮汐尽管起落涨退
北斗的晨光却引你把家还
把家还把家还
艺术从来不必流浪他方
作品赏析
《水天一色渺无涯》136X70cm
《夜静更深月半轮》136X70cm
《一轮明月海云间》136X70cm
《渔灯闪烁夜阑珊》136X70cm
《一轮明月海云间》68X136cm 2014年
《春潮有信千帆起》68X136cm 2016年
《日出千帆醉》96X180cm 2016年
《云开日出听鸥声》68x68cm 2016年
《朦胧烟水两依依》68X68cm 2015年
《海上明月共潮生》68X68cm 20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