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悬解》五苓散与旋覆花代赫石汤(典型医案两条)

太阳百三十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

1 本攻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而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烦燥,小便不利者,知为土湿水停,胃逆不降,而痞不解也,故宜五苓散,泄水燥土,以利小便。土燥则中气转运,浊降清升,痞硬自消。五苓散之痞,即是因湿胃逆,故与泻心汤不解也。利其小便,泻湿解痞也。

2 小便不利,必是湿盛,此是一定之理。湿盛胃逆,胆木不降,则痞不解,相火逆升,则作烦渴,此痞渴烦,俱因湿盛,脾陷胃逆。本条与上条同,上条服泻心汤,痞解而利不解。本条是服泻心汤,是痞不能解,而利也不解;提纲言痞而小便不利,未言大便下利不解,是省文也。五苓利小便以泄湿,湿泄胃降,则甲木顺行,痞硬自消,火降不渴,大便利也止。

太阳百三十一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花代赭石汤主之。

  伤寒,汗、吐、下表解之后,心下痞硬,气不除者,旋覆花代赭石汤主之。以外证虽解,而汗下伤中,土败胃逆,碍胆经降路,胃口痞塞,肺郁热蒸,而化痰饮,胃土壅满,而生哕噫。人参、甘草、大枣,补其中虚,半夏、生姜,赭石降其逆气,旋覆花行其痰饮而开其郁浊也。

1 胃为阳明,寒则不降。发汗吐下,而导致胃气不降,则阳中之浊阴不降,胆木痞结则心下痞硬,胃气不降,肺气上逆,则胸闷短气,君火不降,则肺气郁蒸,化生痰涎,填塞上焦。胃气不降,则不障下焦阴邪,厥气上冲,故见噫气不除,打膈,噫气,呃逆连连等。胃气下行,则胆肺俱随胃气下行,肺降则气不上逆,则不胸满短气,胆降则心下不痞硬,胃气下行,气归下焦,则不上冲而发噫气。以旋覆花代赭石汤补虚降逆,噫气立除。客气不降与浊气上逆者,就是胃气不降也。

2 心下痞硬者,上焦之阳是浊阴不降也,噫气不除者,下焦之阴邪逆冲也。胃降下行,则心下不痞,胃降下行,则浊阴不冲。胃气不降,则见上下之证。旋覆花赭石汤,俱是降胃建中之法。噫气者,师解干呕哕噫;281页,寒气在胃,胃气不降,即为寒气上逆,而为噫气。胃为阳明,寒则不降,胃气不降,即为嗳气,噫气,膈气,呃逆,还有反酸等。胃气上逆者,下见嗳气上逆,上逆肺郁痰饮,甲木痞结等。观小青龙汤加减,若噫者,去麻黄,加炮附子一枚,寒水侮土,浊气上逆则为噫,加附子暖水而降逆。

3 旋覆花汤,降甲木也是疏木,胆胃中降,则肝脾左升,降胆胃者,必破肺胃郁格之痰,胆胃郁结之痞硬,肺胆之壅满痞闷。甲木不降,则乙木不升。本方主要是降气,胸膈以上的病症,皆可考虑论治,如食道癌,头眩,乳腺,气胸,胃痛呕逆,反酸烧心,胸胁胀痛,短气胸闷,咽有异物,痰结成块,咳吐不出,口苦口干,或有寒热,无原由的憋气,胸有压迫感,皆是气逆之症。此方可以参考《金匮》旋覆花汤,喜热恶凉,喜按等。如果这些证用旋覆花代赭石汤没治愈者,用旋覆花汤,重用葱白,行肝血痹着,以痹着论治,必能治愈。或者以上之症,皆因肝着而来,肝着是此病之病根,若要治愈,必治病根。

  观旋覆花代赭石汤熬法,先煮去滓,在煮取三升。小柴胡汤,也是这种煮法。此是何义,余也不知。一定要知标准,尽量依法办事。

附一;黄阳生医案;梅核气

刘某,男,28岁,1981年3月12日初诊,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咽之不下,咯之不出,有时咳出少量灰色粘痰,舌苔薄白,脉缓,属梅核气,乃气滞痰郁所致。治以利气开郁,化痰散结。用旋覆花代赭石汤加味;

旋覆花100克纱布包煎,代赭石150克,半夏50克,沙参50克,生姜20片,大枣20枚,甘草50克茯苓30克。头煎用水五斤,煎取三斤,在用水三斤,煎取二斤,两次煎汁合一,装入开水壶中,当茶,随时饮之,一日服完,药仅两帖,其病若失。

按语;痰气郁结于胸膈之上,故觉咽中不适,如有物梗阻。方中旋覆花下气消痰,代赭石重镇降逆,半夏降逆化痰,又加茯苓健脾,配姜枣以绝生痰之源,沙参养阴清咽。煎药当茶饮,意在使药性连惯。

论;只要胃气不降,肺胆上逆,就会有诸多上盛之证。肺气不降,津液凝瘀,胆逆不降,心下痞硬,胆肺上逆不降,就会有胸膈满闷,壅塞痞满,胁肋疼痛,或咽中不适,如物梗阻,咽之不下,吐之不出的。即使从脾湿而来,也要从胃降而去。去湿不行,胃逆生浊,必降胃荡浊,胃降则肺胆下根,胃降则浊阴不冲,胃降则浊去,胃降则湿化。本条只加了茯苓一味祛湿药即可。用代赭石太多,用的生姜太少,生姜温胃寒而降气逆,配合半夏,最善降冲逆而消痞满,本方唯少了人参之要药,人参补脾胃,升清降浊而助运化。本方可以和半夏厚朴汤相对比,治妇人咽如炙肉,二方互补。半夏厚朴汤,也是湿土湮塞,浊气上逆,方中也是用茯苓四两,也是病从土湿,浊气上冲而来,则从降胃荡浊而去。降胃则上不盛下不虚,降胃则肺气能化土湿。

附二,刘景祺医案;呃逆

陈某,男,30岁,1983年4月14初诊,呃逆频频发作已三个多月,每于饭后呃逆,声短而频,有时呕吐。苔薄白,脉弦。辩症,胃虚肝乘,胃失和降。治则镇肝降逆。处方;旋覆花代赭石汤6剂,呃逆消失。

按语;呃逆声频而短,胃气虚也,脉来见弦,肝气乘也。木横犯土,胃气上逆,故呃逆不止,用旋覆花汤以抑肝之盛气,降胃之逆气,肝平胃和,其呃自止。

论;本条就是因湿胃逆,胃气不降,即为下焦浊阴上冲,故见呃逆连连,湿盛木郁,故见脉弦。此例患,没有外感,也没有汗吐下泄之误治,此病也是脾胃湿盛,脾陷胃逆,病从脾湿而来,而从降胃而去。

点击在看,感谢分享

购书加好友,进群加好友

学中医,只读黄师,不走弯路,快速入门

学仲景,只读黄师,四圣一脉,医家准绳

(0)

相关推荐

  • 呃逆,幽门梗阻——生姜泻心汤

    6呃逆--杜雨茂医案 陈某,男,45岁.初诊(1968年3月20日):素体健,一月多以前因故生气,抑郁不畅,渐感两胁及胸脘胀满,食欲减退,终日觉得胸脘中如物梗塞,痞闷不舒,数日后更增呃逆,一日数发,发 ...

  • 二十六,旋覆花类方

    旋覆花类方 ...... 旋覆花汤 原文:1.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金匮要略·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 2.寸口脉弦而大,弦则为芤,减则为寒,芤 ...

  • 旋复代赭石汤

    ​旋复代赭石汤 降气化痰.和胃降逆的作用.由旋复花.代赭石.人参.炙甘草.半夏.大枣.生姜组成,可以用于胃虚痰阻气逆所致的胃脘胀满.痞闷.嗳气频作.食少纳差.呃逆.恶心甚至呕吐.临床常用于治疗胃肠神经 ...

  • 频繁呃逆,一直打嗝?《伤寒论》一个方子,益气和胃、降逆化痰

    旋覆花.半夏.甘草.人参.代赭石.生姜.大枣. 旋覆花为君,旋覆花又名金沸草,性温味咸,能入肺金,行化痰消痞之能: <神农本草经>言旋覆花:"主结气,胁下满,惊悸,除水,去五脏间 ...

  • 旋复代楮石汤治疗眩晕 35 例

    旋复代楮石汤治疗眩晕 35 例 刘美林刘长生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中心医院鄂尔多斯 017000)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35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男17 例,女18例,年龄 35-40 岁,病程 7d~ ...

  • 《伤寒悬解》太阳病——桃核承气汤,抵当汤,挡当丸

    太阳伤寒抵挡证四章 风寒外感,有上焦之热,有下焦之热,有气分之热,有血分之热.上焦气分之热,白虎可清,上焦血分之热,承气可下,而膀胱热结,病在下焦血分,则于承气而加破血之药,于是桃核承气,抵当汤丸之设 ...

  • 《伤寒悬解》瓜蒂散医案两条与太阳坏病提纲两条

    附一:瓜蒂散医案,闫云科医案: 陈某,女,25岁,某大学教师.幼时病哮喘,多方寻医,时效时不效,后经中医治疗五年未发.彼炯炯睿智,容光藻逸,学校之外另有兼职,皆胜任之而无倦意.近因变天哮喘复作,白昼尚 ...

  • 《伤寒悬解》阳明篇——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猪苓汤

    阳明六十五 阳明病,脉浮而紧,咽燥口苦,腹满而喘,发热汗出,不恶寒,反恶热,身重.若发汗,则躁,心愦愦,反谵语.若加烧针,必怵惕烦躁,不得眠.若下之,则胃中空虚,客气动膈,心中懊憹,舌上苔者,栀子豉汤 ...

  • 《伤寒悬解》少阳坏病——柴胡桂枝干姜汤、大陷胸汤、半夏泻心汤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章 少阳三十二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 少阳病,不可发汗,也不可泄下,倒行逆施 ...

  • 《伤寒悬解》少阳传太阴——柴胡桂枝干姜汤

    少阳坏病入太阴去路二章 少阳三十二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1  少阳病,不可发汗,也不可泻下.若汗下 ...

  • 《伤寒悬解》少阴病,咽喉痛——甘草汤,桔梗汤,半夏散及汤,苦酒汤

    少阴十一 病人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 1   太阳十九:太阳病,或以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疼,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脉阴阳俱紧,经脉束迫,不得发越,则尺 ...

  • 《伤寒悬解》中医吐法——瓜蒂散医案两条

    附一:瓜蒂散医案,摘自网络: 陈某,女,25岁,某大学教师.幼时病哮喘,多方寻医,时效时不效,后经中医治疗五年未发.彼炯炯睿智,容光藻逸,学校之外另有兼职,皆胜任之而无倦意.近因变天哮喘复作,白昼尚可 ...

  • 《伤寒悬解》太阳坏病栀子类汤——五方

    太阳八十七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1 下伤中气,枢轴不运,是以腹满:阳明上逆,浊阴不降,腐败壅塞,宫城不清,是以心烦.烦极则起卧不安.栀子厚朴汤,厚朴.枳实破壅满而降逆,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