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颜读庄子:《逍遥游》之一
题解
从字词层面来看,什么是“逍遥游”?
“肖遥游”、“消摇㳺”、“肖摇
”......是错别字吗?
历代都知道、说者都知道,“逍遥”是联绵字,我就想问问,“遥游”倒底也是不是联绵字?
消摇游
焦竑:逍遥,古作消摇。黄几复解云:「消如阳动而水消,虽耗也不竭其本;摇者如舟行而水摇,虽动也不伤其内。游于世若是,惟体道者能之。」
郭庆潘:「逍遥」二字,说文不收,作「消摇」者是也.
王夫之《庄子解》:逍者,向于消也,过而忘也。遥者,引而远也,不局于心知之灵也
焦竑、王夫之所解,恐非是也。我们先解释一下什么是“联绵字”
“联绵字”:旧时指双音节的单纯词,包括双声结构的,叠韵结构的,也称联绵词
联绵字基本有以下三个特征:
1、双声或者叠韵结构
2、多种书写方式(只要保证双声或者叠韵结构即可)
3、不便拆开翻译
注:按今天的角度来理解,双声结构就是指“构成词的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犹豫、惆怅......”;叠韵结构就是指“构成词的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望洋、腷臆......”
按古代的解释就是“两个字的'反切'上字相同,即为双声;“两个字的'反切'下字相同,即为叠韵”
问题又来了,什么是“反切”呢?
我只能说,“反切”难度不大,可以百度,并且可以相信百度。我就不离题万里了,回到我们的“逍遥游”吧
既然都知道“逍遥”是联绵字,可以多种书写方式,不便拆开翻译,为什么把“遥游”忽视呢?
既然都知道“逍遥”不便拆开翻译,而理解为庄子赋予的一个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那么为何不把“逍遥游”全部视为一个整体,一起理解为庄子赋予的一个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呢?
“逍遥游”为最高境界,庄子一开始就已经提出来,告诉你,跟着他走能够到达的境界叫“逍遥游”。然而既然是最高境界,有几个人能达得到?庄子的道理从来不是高不可攀的,否则就不叫“通达”之“庄”、“周备”之“周”。达不到怎么办?庄子告诉你,退而求其次——“齐物论”;看完“齐物论”感觉还是太高,达不到怎么办?退而求其次——“养生主”;还不行?退而求其次——“人间世”——“德充符”——“大宗师”——“应帝王”。如上,即是《庄子内七篇》。
《庄子》以“逍遥游”为总纲,其余诸篇所言,几乎都能在“逍遥游”中溯源。是故,马叙伦先生有诗如下:
《为庄子义证成率题绝句》
马叙伦
“胜义无疑第一禅,几个曾解笑前贤。
开宗不了'逍遥’字,空读南华三十篇。”
正文+直译+注释+发散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
直译:北面不可知处有鱼,它的名字是鲲。鲲的巨大,不知道它几千里啊
冥: 不清不明、不可知
鲲:古亦作“卵”,小鱼子。
松颜客曰:开篇以大小之辩起。小鱼子乃至小之物,居然可以大以不知其几千里!单以此句来看,“不可知”为关节。“十年寒窗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知”,无人问时就是不可知时,亦是蓄力修炼之时,方可期待“大”之日也。为何要“大”?“大”者“道”也,老子有言“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有道之医方为大医、有道之师方为大师、有道之计方为大计......小可辩大,辩者变也,变而化也。下句马上接“化”
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
直译:化就成为鸟,它的名字是鹏。鹏的背,不知道它几千里啊。
化:生生不息的改变。化字,左右两人如太极之动,此起彼伏、生生不息
松颜客曰:《庄子》者,化之书也。化而逍遥游。何为化?化训为变化?进化?物化?......
文化 造化 融化 教化 蜕化 退化 变化 开化 溶化 羽化 演化 幻化 风化 孵化 熔化 消化 物化 强化 感化 大化 进化 转化 优化 深化 净化 激化 同化 异化 绿化 醇化 坐化 分化 腐化 美化 德化 驯化 恶化 点化 催化 兴化 气化 宣化 老化 简化 丑化 软化 蝶化 遁化 俗化 奴化 理化 火化 劝化 善化 钢化 磁化 液化 硬化 骨化 焦化 毒化 染化 慢化
……
化妆 化身 化生 化名 化石 化纤 化肥 化学 化合 化缘 化工 化验 化解 化分 化形 ……
松颜客曰:千变万化犹不足以言化,“化”永不过时,无论古今,无论现在将来,无论任何概念、任何词语、任何名物,皆可与“化”自由组词,毫无梗阻,诸如“电脑化”、“物理化”、“杯子化”、“沙发化”、“量子化”、“美国化”.、“将来化”.....“化”不分高低,可高化,可矮化;不分褒贬,可褒化,可贬化;不分进退,可进化,可退化;不分美丑,可美化,可丑化;不分善恶,可善化,可恶化......《庄子》中,“化”约出现92处,《老子》约3处、《诗经》、《易经》、《论语》不见“化”。且松颜读庄子,跟随庄子,学庄子之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