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中的那些日子(二)

我查阅了一下资料:户县六中始建于1923年,时为“大同小学”;1968年改名为“五七中学”,70年代初又改成“光明中学”。2003年,学校名为“户县第六中学”。

在当时的11所高中里,六中是建校历史最长的,差两年时间就要满百年了。这是一个叫我深感意外的事情。——我原来一直以为户县二中是建校历史最长的。

学校校址在距离城区不到2公里的娄敬庵。那些分配或者调动进不了城区一中和南北关的,这里就是最理想的地方。所以,六中的教师调动一向很严格,需要经过几层讲课、说课筛选。

我来六中工作后,听说学校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习仲勋为学校题写的校名。那一次我去文印室给学生印复习资料,几个学校的元老级教师就真给我看了题写的“户县光明中学”几个字,还有题写现场的照片。

我着实惊讶不已。看来,六中并不是我们大家所初浅了解中的学校啊。

在《我在六中的那些日子》(一)里,有一个地方我没有写到。今天必须补充一下。

一个学校的校长,不只是有责任,有胆识,有担当,还要有超乎常人的前瞻性眼光。

九十年代末期,计算机还是个非常稀缺非常遥远的话题。老师们的教学,基本都是传统的手段。老师们的课堂教具,都是根据教材内容自己制作的。投影仪都算得上是最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了。

校长在外面参加会议的时候,了解到了南方先进地区计算机进校园的信息,立即购买了二十台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仅供教师学习计算机操作技能。

当时全县也没有一个专业计算机老师,校长专门招聘了一个计算机老师,由他负责管理这二十台宝贝机子,他教授大家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学校明确规定:其他人不得随意在上面玩,如果发现,处理管理员。

在当时“纯手工”传统教学模式的环境下,让手指像鸡爪子一样僵硬的老师们来敲打键盘,无异于把张飞摁住叫他学刺绣。当时老师们心理上的抵触情绪相当严重,抗议的声音此起彼伏,有些年龄偏大的老师甚至在背地里骂:“神经病,学这个有什么用?纯粹是糟蹋行当!”

这些情绪,校长也听到了。但他根本不理睬,依然采用强制手段推行。终于,一个月后,那些开始连机子都不会开的人,能用拼音打字了。有些个别爱捣鼓的,居然还会使用五笔输入法。饭堂里,经常有人背诵字根,“计算机”三个字成了大家口中的热词。

后来,教师晋升职称的时候,市上明确规定要考计算机模块儿。其他学校老师还大瞪眼不知道模块是个啥玩意儿的时候,我们学校的老师们已经能轻松操作了。

尝到了甜头,大家才明白了校长的良苦用心,纷纷称赞校长看的远。

有些好稀奇爱琢磨的老师,计算机已经玩的比较熟练了。学校干脆请他们晚自习加班给年龄大的老师培训,给记加班,一次5元。

很快,老师们就可以在计算机上查阅资料,网上备课了。

当局上提出计算机普及的时候,学校立即配备了微机室,可以很成熟地向学生开放。

那时候学校检查倒是不严,但大家都能坚守在岗。主要原因吧,就是人性化管理:每个老师可以在没课没有其他任务的情况下,一周有一个下午去城里街道买东西。——前提是学校有事通知,必须第一时间能赶到。

这一点很得大家欢心,真正做到了体贴同志。因为当时还是单休日制度,老师们一周只能休一天假——周日一天。大扫卫生,洗衣服,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为家人和自己添置东西。很多老师,在买完东西后,就自觉到学校,再备一下课,辅导一下学生才回家。

其实,管理就像手里攥了一把沙子,你越是要攥紧,漏掉的沙子越多。

所以,六中从来不是一个向管理要质量的学校,而是向课堂要质量,向教师要质量自觉性和能动性要质量。

2012年8月离开六中后,我虽然很少回六中,但是心里一直还记挂着六中。学校就跟人一样,有些人一直试图向别人证明什么,但其实什么也证明不了。——你在做什么,你都做了什么,就已经是足够的证明了。

对于一个学校,它的培养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拿时间来证明的,而不是喧闹的宣传。

——时间能证明的东西,还需要什么来做证明呢?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乒乓球初级爱好者,写作初级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语文专版》。)

(0)

相关推荐

  • 那一间小屋

      那一间小屋 飞翔 优越的环境容易淡忘,恶劣的环境永久铭记. 38年前的9月3日,我骑着自行车,带上一口暗红色小木箱,到离家10多里的学校报到. 我是含着泪水离开龙店中学的.由于学校一个老年教师操动 ...

  • 刘清辉:邵东六中(校园十二章)之七

    邵东六中 校园十二章之七 刘清辉 小鸟和我一高一低 在六中校园里寻觅 飞上挂满故事的酸枣树 我于老酸枣树下仰望 懂我的小鸟 将红了腚的酸枣 慷慨地赠送于我 它的前辈嘱咐 枣树下走过的学子 一定会常来树 ...

  • 我在六中的那些日子

          我在户县六中待了五年,从2007年到2012年.       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年时间,但在六中工作的那些日子给我留下的印象特别深刻.       如果说一个单位能让大家像家一样的,喜欢,爱 ...

  • “中国传统中的家规”之二十六 山西灵石王家大院:规圆矩方 正品立身

    (点击图片可观看视频) 静升王氏 山西省晋中市灵石县静升王氏家族,源出太原,世居灵石县汾河峡谷间沟营村(今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1312-1313年)先祖王实迁至静升后,由农及商,人丁渐旺,继而读书 ...

  • 宣城各学校招生信息大全(二小、三小、四小、五小、九小;六中、十二中西校区、十二中南校区)

    宣城市第二小学 宣城市第三小学 关于宣城市第三小学2021年秋季招生工作的通知 根据宣区政办秘[2021]25号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现将宣城市第三小学2021年秋季一年级招生有关工作公告如下: 一 ...

  • 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六室第一百一十二零期《梦中那儿时的鞭炮声》《悬崖边的那棵松》《诗为媒》优选作品合集

    关注中国诗歌报(中诗报),让诗歌温暖人生! 中国诗歌报★有温暖有情怀 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六室编辑部 总编 :海底月 副总编 :杨优 主编 :涓水 副主编 :郭月琴 编辑  : 瑞雪兆丰年  马到成功 ...

  • 丁双六:新中求学的日子里

    新中求学的日子里 安徽怀宁 丁双六 五十年过去,弹指一挥间.一九七一年二月中旬,我满怀着激动的心情,憧憬着美好的理想,迈入到新安中学开始高中生活,成为文革时代的首届高中生.斗转星移,日月如梭,至今半个 ...

  • (16)科举史上“连中六元”者仅此二人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quo ...

  • 我在户县六中的日子(三)

    细算起来,我在六中的时候,工作之余的时间开始了写东西. 那时候我带两个班英语课,班主任.那时候工作单纯,杂事儿干扰少.基本上备完课,改完作业,就没多少事儿了.我不太喜欢跟他们在楼下扎堆聊天,就在备课室 ...

  • 山中拾趣之二 艳遇白杨

    林中一棵白杨,惊艳我的目光. 手忙脚乱拍片,偶尔四处张望. 忽见另一白杨,让我目瞪口呆. 風姿绰约迷人,好像梦中新娘.   美人杨柳细腰,说来真是不假. 身段错落有致,曲线流韵平滑. 眉眼长的俊俏,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