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绩灭亡高句丽全攻略(上)

写在前面的话

说起唐灭高句丽,许多人想到薛仁贵,误把其当成主要功臣,甚至功盖李绩,实则大谬。薛仁贵之勇堪比隋末唐初的秦叔宝,在李世民与宋金刚的柏壁之战中,秦叔宝战败尉迟敬德,但谁也不会说是靠秦叔宝击败宋金刚的。

战斗靠悍将英勇,战役靠运筹帷幄,而战争更是靠国力支撑。描述高句丽战争,若侧重战斗场面可主写薛仁贵,若要看清战争全局,还得进入李绩的视角。

本文尽量以史为据,补充细节,展示这场战争的主线,讲述李绩是如何运筹帷幄,几经波折,攻灭高句丽的。

一、呈现灭国契机

666年(乾封元年)六月,高句丽权相渊男生派遣儿子渊献诚前往唐朝求援。高句丽与唐是世仇,何以想到求救唐朝,还需简述原由:

年初之时,在高句丽独掌大权二十多载的权相渊盖苏文病逝,将大相之位传给长子渊男生,次子渊男建和三子渊男产都手握大权,国王高宝藏依然是被渊家控制的傀儡。

渊男生继位后出巡北方,渊男建和渊男产联手政变,罢黜渊男生,推举渊男建为新任大相,并得到了国王高宝藏的认可。渊男生挥军攻打平壤,被渊男建打得大败,不得已退守到北方重镇国内城。渊男建派出渊男生为统帅,统领多路兵马进攻渊男生。渊男生孤困,眼见不敌,实在咽不下这口恶气,宁可饮鸩止渴、引狼入室,也要消灭两个大逆不道的弟弟,故而派出渊献诚前往唐朝求援。

唐皇李治见渊献诚请求出兵,正中下怀,立刻任命左骁卫大将军契苾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以右金吾卫将军庞同善、营州都督高侃为行军总管,火速出兵五万,增援渊男生。

唐军援救渊男生

李治派兵援救渊男生,朝中所有重臣都支持,接下来的方略如何却是争论不休,是以战促谈,分裂高句丽;还是大举入侵,吞并高句丽,二派各有道理,李治一时难以决断,于是派遣吏部侍郎郝处俊前往高句丽劳军,并秘嘱其考察详情,对高句丽的实力作出详尽评估。

郝处俊深知肩负的重任,大有“一言兴邦一言丧邦”的责任感,不敢稍有耽搁,昼夜兼程前往辽东。

三个月后,郝处俊返回,向皇上汇报,展示高句丽城邦山河要略图,对各地军力部署都有详注,言称灭亡高句丽此是时也。李治闻之大喜,让其详说。

郝处俊说:“隋炀帝杨广东征不克,系因国内人心离怨;先皇东征不克,系因高句丽内乱未兴。今高句丽内讧,不但臣架空君、君谋算臣,还有兄弟相残,国家分裂,致使人心涣散,百姓穷敝不堪。我大唐国力雄厚,又有渊男生为向导,可谓知己知彼,攻之必克。”

李治点头赞许,遂下定决心,大举出兵,目标灭国。

李治下达战争敕令,群臣人人忙碌,调拨军队,任命官员,筹集粮草,征用徭役…。左武卫将军薛仁贵率领并州屯兵、左监门将军李谨行率领幽州屯兵、凉州都督独孤卿云率领西北联军,由陆路进入辽东,左豹韬卫将军郭待封率领舟师渡海,水陆并进,灭国大战的帷幕徐徐拉开。

李治日夜操劳,眼看着自己要求的事情在一件件落实,但还有一事挂记心中,寝食不安,按理自己应御驾亲征,但身体不好,实在经不起长途跋涉,头疼病犯时目不能视、脑不听使。现在的统帅契苾何力,官职高、资历老,有能力统御诸将,但是,他有能力担起灭国重任吗?

在李治心中,远在西部边疆的安集大使苏定方是挂帅的最佳人员,但吐蕃也是大敌,当我大举用兵辽东之时,还需严防其乘虚入侵,西面的防守重任只能依仗苏定方了,除此还有何人可用?

当今朝中经过隋末唐初百战幸存的元老仅剩苏定方和李绩二人了(都已年过七旬),但李绩官居极品(司空、太子太师),已有二十多年没有带过兵,最近几年更显老态,还能出征否?

李治单独召见李绩,询问道:“我记得你说起隋末唐初涌现出的一批名将,印象深刻,当今后起之秀,可有能与之攀比的吗?”

李绩摇头道:“隋末乱世,杀伐征战频频,后代时过境迁,就像贫瘠的土壤长不出巨型硕果一样。”

李治想到他们大多数已经去世,一声叹息,问道:“你看这次战事能否达到灭国目标?”

李绩道:“圣上垂询,我就将真实感受说出,很难、非常难!”

李治面露吃惊:“高句丽就像迟暮的老人,日渐衰弱,再加上这次内乱,为何还是难灭其国?”

李绩道:“高句丽山区居多,大多数城池依山而建,易守难攻。高句丽的制度是封建领主制,每个领主相对独立,即使攻下平壤,也不能立刻让高句丽灭亡,还得攻下新城、沃沮城 乌骨城等重镇。”

李治听得心惊:“现在已是骑虎难下,那该如何是好?”

李绩宽慰道:“我如此说,是为了让圣上多做困难准备,打一场长期战争。以大唐的国力,就是拼消耗,一口一口地啃,也能把高句丽啃光。”

李治知道战争越艰苦、时间越长,各种意外就越多,对将帅的综合能力要求就越高。李治心中已有决断,说道:“我知你年事已高,但国家危如累卵,只有请你亲自挂帅了。”

李绩见李治如此看重自己,也当机立断,毫不含糊地说:“我深受皇恩,为国尽忠万死不辞,但挂帅一职,干系重大,我有二个条件:一是至少给我二年时间,二是战事结束后我就彻底退休。我已位极人臣,不要再给我更多封赏,我要学李靖故事,善始善终。”

李治感动:“您老说的极是,我必如你所愿,让你子孙蒙荫,代代相传。”

666年十二月,唐皇李治任命李绩为辽东道大元帅,郝处俊、契苾何力为副,统领参加高句丽战事的各路兵马,再从河北、山东征兵十万,跟随李绩进军辽东。

由于近二十年来唐军频繁侵入高句丽,与辽西紧邻的高句丽一侧一片荒芜,辽东城被一把火烧成废墟之后一直没有重建,与其相邻的白岩城(在辽东城东北五十里),当年被李世民将其居民搬迁到唐境,也是不设防的半荒废状态。

寒冬时节,辽东地区更是寒冷,从中原调来的唐军大多不适应,保护补给线,让将士们吃饱穿暖是重中之重。李绩大军进入高句丽后,将帅府大营安置在白岩城,将带来的十万大军安置在渊男生领地至白岩城的通道上了。加上早先陆续开赴辽东的兵马,在高句丽境内的唐军兵力已达二十多万。

李绩进军高句丽

二、李绩用兵唯谨慎

李绩召集众将开会,契苾何力、渊男生、薛仁贵、李谨行、高侃、庞同善、独孤卿云等前来报到,只有海军都督郭待封在鸭绿江出海口的大行城,相隔遥远,未能前来。根据当前战场情形,众将几乎一致认为,待到春天到来,大地复苏,各路大军齐出,跨过鸭绿江,进军平壤。

李绩对众将的盲目乐观暗自摇头,问道:“五年前,我大军就是各路齐聚,直捣平壤,论兵力比现在还多,结果是铩羽而归。你们说说是什么原因,何以认为这次就能攻克平壤。”

契苾何力参加了五年前的战事,最有资格回答,于是说道:“五年前是渊盖苏文当政,高句丽上下一心,有十万兵马守护平壤,但我军势头更大,三路兵马,外加新罗联军,四十万胜兵汇聚到平壤,先后摧毁了平壤城外的马邑山和南大营的防线,消灭敌军三万,将平壤城团团包围。渊盖苏文率领剩余的七万精兵龟缩城内,城内十万民众也同仇敌忾,誓死抵抗。平壤城墙高大,我军总攻了二次,也未能攻破城池,后来因为国内草原出现叛乱,外加粮草不济,不得不撤兵。”

契苾何力接着说道:“如今大不相同,敌人兵力不足,军心不稳,我军有渊男生相助,在鸭绿江畔站稳了脚跟,已无后顾之忧,故而必能攻克平壤。”契苾何力的观点得到多人赞同。

李绩摇头,说道:“你们的想法还是想当然耳,断不可行,作战方案我已然确定,开春之后先扫清鸭绿江西北之敌,占领新城、盖牟城、贵端城、南苏城、木底城之后,再谈何时跨过鸭绿江。你们下去后仔细领会,按此方案补充细节。”说罢,挥手说散会,扭头先走了。

李绩德高望重,一向有威严,众人见其先行离去,不便提出疑问,只好闷闷散会。薛仁贵向副帅郝处俊抱怨:“徐帅年事已高,太过保守,按他的方案,几十万大军陷在此地,攻灭高句丽遥遥无期了。”

郝处俊点头道:“我也如此认为,待我私下劝劝。”

李绩将二位副帅郝处俊和契苾何力单独叫到帅帐,郝处俊委婉说道:“大帅的方案稳妥,只是我不明白,明明我们可以挥刀斩首,为什么要先断手足?”

李绩说道:“我叫你们来,就是要详解我的方案,我为什么不在大会上详说,因为有渊男生等降将在场。”

李绩讲述,高句丽有三大军事集团,1.围绕平壤的渊男建;2.国内城区域的渊男生;3.高句丽西北的新城集团。渊男生的地盘在鸭绿江畔,在平壤和新城之间,是我军打入高句丽的楔子,是进攻平壤或新城的跳板。

如果我们大军围攻平壤,必将后勤补给的基地向东移,从现在的白岩城移到渊男生的辖区。李绩指着地图说道:“如此一来,新城城主朴凌鎬若是率领五万精兵杀奔鸭绿江畔,再有渊男生部将临阵投敌,我军危矣。”

契苾何力经李绩点明,悚然一惊,心有不甘地说道:“新城最多就一二万兵马吧?”

李绩道:“你有所不知,他们之间内战时,朴凌鎬只能调用核心兵马,大致就是你说的数目,如今我大唐前来灭国,所有城主都会联合起来出兵抵抗,合计出兵五万以上是完全可能的。”

郝处俊问道:“你何以知道渊男生的部将会叛变投敌?”

李绩转头看向身边的属僚,问道:“你们怎么看?”

参赞陈磊说道:“若是外族攻占我的家乡,必然奋起反击,其他恩怨都可以放到一旁。”

记室参军元万顷乃世家子弟,深有同感,应声道:“对,国若亡,则家族的百年根基就会被连根拔起,倾巢之下安有完卵?雪崩之时焉能独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元万顷才高九斗,说得口顺,滔滔不绝,被旁边的陈磊拉了一把,小声说:“打住!”元万顷这才闭嘴。

郝处俊明白了,高句丽民心所向,不可掉以轻心。

李绩说:“但我们对渊男生的不信任绝不能流露出来,一定要将他留在我们的战车上,这就是我在大会上不能明言的原因啊。”

郝处俊和契苾何力都点头称善,再次领教了李绩的老谋深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