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被毁,也许是因为道光皇帝的一个决定——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圆明园被毁,是命中注定?不是危言耸听。

早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前二十年,就有人预测到了。

那年,那人,做了那件事,注定了圆明园最终成为一篇瓦砾的结局……

清道光19年,1839年,北京圆明园的正大光明殿,跪了一大批文武官员。

他们个个火急火燎,苦苦哀求着皇帝:“皇上,这桥绝不能拆!若拆了贤良桥,大清的风水就破了!”道光皇帝俯视脚下跪着的一帮子大臣,龙颜大怒:“休再多言,不管它是什么命脉,还是什么风水,朕意已决,明儿,就把贤良门拱桥拆了!”

群臣出了殿门,其中一人流着眼泪说:“完喽,贤良桥,那是风水桥,风水破了,康熙爷的大清名园,二十年必毁”。

此人是谁呢,他叫翁心存,他有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翁同龢,光绪皇帝的老师。他为什么说破了风水,圆明园就挺不了二十年呢。民间流传,人死后二十年一转世,要不阿Q临刑前喊“老子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人如此,可能物件也是一样,至少他们信这个。

那,道光皇帝说要拆的到底是座什么桥?让大臣们顿足捶胸地哀求皇帝收回成命,这桥又犯了什么罪,让道光皇帝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呢?就因为拆桥这个决定,注定了圆明园的厄运,谁都想不到是因为皇帝的身高,引发了这一切……

早在1707年,一座壮观的皇家园林开始修建。康熙皇帝亲自给它取名叫圆明园。为什么会取这样的名字呢,原来,这个名字的寓意是非常深远的。

“圆明”两个字的字义所指“圆融”和“普照”,本意是完美和至善。康熙又给加了一层含义,想让大清子孙不断完善自我修养,拥有圣贤的境界,其光辉照耀天下。而“明”是想让皇帝执政贤明,能够体察民情,做一位英明圣主,显然这是个奢求。

天上人间一般的皇家园林,清朝的历代皇帝,对它都非常非常重视,将无数珍宝都搬到那里,其壮观自不必言喻。

轮到乾隆当皇上了,他喜爱山水美景,就命宫廷顶级大画师郎世宁,画成图本,将圆明园的美景记录下来。八年之后,在圆明园主要工程基本结束时,郎世宁的《圆明园四十景图》中的最后一幅《洞天深处》也绘制完成了。

只可惜这幅图,现今却藏在法国巴黎,虽然如此,庆幸还是保存下来了。实景当年被英法联军烧了,还好有它,不然我们就看不到圆明园究竟是什么模样,更不晓得道光皇帝要拆的那座叫“贤良”的桥在哪了。

在这幅图中,很容易能找到园中出入贤良门的位置,因为这被定为圆明园四十景之首,在它的背后就是正大光明殿(不是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啊),而在贤良门前,有一条御河环绕。贤良门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这条河之上,有一座汉白玉材质的石桥。整体造型和紫禁城里的太和门非常相似,只是规制略小。

这桥可了不得,当时认为,它象征着圆明园,乃至大清的总体风水与威严,相当于圆明园的脑袋。不仅如此,此桥实际作用也非同一般。

从雍正时期开始,直到乾隆、嘉庆与道光朝前期,都是在贤良门这里进行武状元的考试。大清朝是马上得来的天下,对武状元的选拔,是皇帝亲自作主考官的,那是相当重视。

在这个桥的前面,西侧是靶心,武状元站立东边,由东向西射箭,皇上正好坐在桥北边,先是考核捎带欣赏。最后根据射中靶心的远近,来决定当年武状元最终的获得者。

这么重要的一座桥,建造的位置又是非常特殊。可道光皇帝对这座桥却是恨之入骨,拆之而后快,道光皇帝又是抽哪门子风呢。

原来,雍正、乾隆、嘉庆这几个皇帝,在贤良门前,看射箭表演什么问题都没有。道光早期也是这样的,但由于道光比爷爷、老子身材相对来说矮小,又因为桥背很高,他每次看射箭,都要踮着脚,伸着头,费半天劲,才能看见射箭的靶心,甚至能不能看见都说不定。

时间长了,太监宫女,知道咋回事了,有时就窃窃私语,互相使个眼神,嘻嘻。做什么呢,笑话皇上个子低呗。道光也不是傻子,心想,因为一座破桥,导致靶心模样都看不清楚,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还遭受着嘲笑,且不敢发火,发火就承认自己长得矬了。越来越难以忍受,道光一怒之下,对这座石桥判了死刑,给丫推了!

皇上要拆桥,这可是要断了圆明园的风水,弄不好大清都跟着玩儿完。一时间,朝中上下,人心惶惶。那时候,无论皇族还是百姓,都笃信风水。普通民众也都议论纷纷,贤良桥要没了拱,必然天降灾难……

道光,最后权衡利弊,这桥要是全废了,大臣们非跟我死磕不可,还是退而求其次,把拱桥改成平桥吧。那贤良门前为什么非得要桥呢?这里头还有个故事。

在《圆明园四十景图》中能看到,贤良门前有一条河,河上面加上拱桥,看起来就像一把瞄准靶心的弓。在这里,选拔大清朝的武状元,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了。若没了拱桥,那就是失去了目标的弓,这箭往哪儿射啊,不是好兆头。

当年清兵入关的时候,并不了解汉人对风水这么有研究。但是他们也看汉人写的小说,尤其在《三国演义》这样半神话的著作里,八卦阵让诸葛亮运用的神乎其神,把清朝皇帝羡慕的无可无不可。

骁勇善战的满洲人,对汉人的《易经》异常感兴趣,认为是上天赐予的书籍。随后清王朝开始在建筑设计中,把八卦方位运用到痴迷的程度,房子都有盖成八棱的。

这个帝国建造了世界上最美的花园——圆明园,花园里哪里应该建什么,哪里应该干什么用,都是按照风水学筑造。所以,人们认为这“上弦弓”般的石桥,肩负着皇族延续的使命。但是心理受刺激的道光,再听不进去这些了,非拆不可,凭天由命。

以翁心存为首的众文臣们,在皇上面前不停的絮叨,“这是风水桥,祖宗留下来的,不能皇上想怎么着就怎么着”。道光心想,你哪知晓我心里的苦,知道被宫女太监笑话是什么滋味吗,我因为这破桥都快抑郁了。

最终,还是把这个拱桥推成了平桥。这可是有档案记载的,就是开头说的道光十九年,也就是1839年冬的事情。

就在拱桥变成平桥的第二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了,大清国从此成了猪头肉,各国列强都来啃一口。

让你破坏风水,倒霉了吧。又过了二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连大门口的十二生肖水龙头也给抢走了,只留下了一堆破石头崖子供国人意淫。

自推桥事件伊始,至圆明园被毁,20年零11个月。竟然有如此的巧合,让人难以置信。

故事还没讲完,还得继续说。

这拱桥被改成平桥之后,才矮了0.5米左右。怎么这半米,道光就看不到桥对面了?那道光的身高到底是多少呢?

道光的身高问题,在清朝留下的书画中能了解一些。故宫里有幅国宝级画本,《道光帝喜溢秋庭图》,那画里的皇帝,身形非常瘦小,脑袋如跟萝卜头一般。他身边还坐着一位妃子,虽然长得是大脑袋小细脖,可是比一下身形,总感觉比皇帝高出好多(坐着都是如此,站起来更别说了)。

不只这幅画,道光的身高,也可以从他老爹嘉庆那推测一番。故宫里藏着一身名“红缎绣彩云金朝服”的龙袍,是嘉庆春分时上日坛拜天穿的,这身礼服长1.44米。当时皇上穿衣裳是有讲究的,凡是礼服必须正好盖住皇帝脚面,不能长也不能短。1.44米的礼服加上嘉庆的脑袋和脖子的长度,有好事的专家推测,嘉庆的身高最多也就1.70米。

从现存的清朝皇帝们的画像来看,身材算是比较魁梧的嘉庆,身高都过不了1.70米。再对比推断一下,他儿子,画中的萝卜头皇帝,道光,真实身高是绝达不到1.70米的。感觉比他爹至少矮五六厘米。

用黄袍推算清朝皇帝身高,这并不是个例。

中国人的头长,一般都在20厘米到25厘米之间。再根据,清代礼服要正好覆盖脚面的规矩,用礼服的长度与头长相加,就能算出衣服主人的大概身高了。

康熙穿的“明黄色花缎皮朝袍”,身长1.53米+平均头长0.25米,那么康熙的身高应该1.78米。

雍正穿的“月白色纱夹朝袍”,身长1.46米,乾隆的“蓝色金龙夹朝袍”身长1.45米。这样算来,雍正和乾隆,爷俩身高应分别是1.71米和1.70米,再加上一个身高不足1.70米的嘉庆皇帝。

这么看来,康熙个头确实挺高,不过据说因得过天花,是一脸麻子,所以给他画像时,坐的都稍远一些;雍正长得最匀称,所以网上拿他的画像搞怪卖萌也最多;乾隆,意识到自己不高,所以几乎全部画像都是坐着的,怕遭后人议论。

而个子越来越矮的清朝皇帝们到了道光这,身高最多也就1.65米。为啥会这样,可能是不让满汉通婚闹的,又为了所谓血统纯正,常近亲结婚,到了光绪和溥仪那,不说身高问题,就连生育能力都没了……

接着说,坐在贤良门外,桥北的道光,别看石桥才半米的拱背,就能完全挡住他那贴着地面的视野,看不清拱桥对面的射箭比赛。

桥推平了,再也不用踮起脚尖看射靶了,宫女太监也老实了。道光心满意足,风水预测准与否,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二十年后圆明园没了。

风水果真如此之准?这事儿太大,实不敢妄议,但它之所以存在,必然有其存在的道理,况且还传承了这么多年,我们还是存以敬畏之心为好。

但对于道光拆桥事件,还是应评说一番,毕竟祖宗留下的东西,不能动不动就毁了。

北京城墙曾饱经六百年风霜不倒,现今却被拆的只剩那么二十来米,城门楼也多是后来重修,有人说现在北京雾霾严重,就是拆城墙破了风水的结果。

再看看意大利,人文历史,都与中国非常相似。但随便在罗马捡一块砖,都能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就连历史不过二百年的美国,都有两个世界物质文化遗产城市。而中国,五朝古都北京都不是……

个头低,搬个马扎,别毁中国的文化了。

作者:渤海居士冯志亮

作者:冯志亮,号渤海居士,别署集雅阁主人。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2013年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宗教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涉猎广泛,书法造诣深厚,并热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著有《渤海诗词集》、《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三百六十部,《中华姓氏家谱》两百余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