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子石摩崖造像 | 万里长江第一佛

重庆长江南岸有一尊石刻弥勒大佛,其背负雄伟峭壁,面临浩浩汤汤的长江,与对岸的文峰塔隔江相望,自古以来便是长江下游进入重庆门户的重要标志,可谓“万里长江第一佛”。造像在弹子石镇正北约5公里的地方,长江在这里近乎南北走向,大佛背东面西,佛因地名,称“弹子石摩崖造像”。

据温玉成的调查,造像有前后两龛,弥勒大佛在前龛,高约8米,宽约5米,深约3米。龛内造像为一佛二弟子,一佛为弥勒佛,倚坐式。弥勒面相方圆,表情敦厚,高肉髻上雕刻有螺发,高眉骨,大眼,双目平视,两唇微微闭合,似在凝视远方。弥勒上部内着偏衫,胸下束带作结,外披袈裟,袒右肩,但一衣角搭于右肩头。大佛下部着大裙,两腿间衣纹自然舒朗。双手腕部戴着手镯,左手抚左膝,右手上举至肩部,屈无名指扣向拇指,另外三指上伸。大佛坐于长方形石台座上,座上覆盖有台布,褶纹见台座两侧。双足赤脚踏地,座下并无雕饰。

大佛两侧左右各雕一身双手合十的弟子,均着交领袈裟。年老者为迦叶居左,腿部以上已损毁,今存为补刻。年轻者为阿难尊者,居大佛之右,保存较为完好。

造像龛上清代木构歇山顶覆盖保护。看老照片,正对佛龛处砌有石台阶,直至江畔,江水泛滥时,水可达佛祖,佛腿,佛身。当地老百姓把大佛视为天然的洪水标尺,相传每当春夏江水上涨,江水淹至佛脚、佛身、佛头,老百姓分别称“大佛洗脚,大佛洗手,大佛洗脸”,用以表示洪水上涨水位。当地老百姓还将大佛视为过往船只的保护神,因大佛所处地滩多流急,行船经常触礁沉没,在此兴建大佛,祈佛保佑过往行船平安。在佛龛左侧有清代摩崖刻石,上书“大慈大悲大愿佛口佛骨佛心”,为道光二十年刊刻。

此佛雕刻时代,根据民国年间的《巴县志》载:“江水过鹧鸪石,弹子石至观音碚,南岸有大石崖,明夏都察院邹兴所凿也。”此中明夏为元末农民起义军明玉珍所建的“大夏政权”。
明玉珍于至正十七年(公元1357年)由湖北进入重庆,并成割据之势,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即“陇蜀王”位于重庆行邸,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称帝,年号“天统”。至正二十六年二月六日(公元1366年)在重庆去世,埋葬在江北。子明升继位(10岁)。明洪武四年六月(公元1371年),亡于朱元璋部将。
明玉珍农民起义军的势力主要在重庆长达十四年之久。即公元1357—1371年。邹兴是明玉珍手下的得力干将,大夏政权立国时任大司徒,至正二十五年后,其改任中书省平章。据此可知大佛造于1361—1366年期间,此时也正是大夏国的鼎盛时期。因此大佛造像距今已有630多年的历史。这是唯一有资料记载的可确认的农民军政权所作。
据历史文献所载,明玉珍和许多元末起义军领袖崇信明教。明玉珍墓1982年在重庆江北发现,出土的文物也证明了这一点。其中有一件画幡寓意明教的“二宗三际”的学说。元末的明教和唐代摩尼教,宋代的明教大相径庭。吴晗先生指出,在北宋末年以来,明教已与弥勒教结合。元末的起义军皆以弥勒降生,所谓“明王出世,天下太平”的号召,其理论根据便来源农民起义军“酷信弥勒之真有,冀其治世,以苏困苦”。
弹子石摩崖造像的弥勒大像便是弥勒下生成佛像,正是所谓明王出世的象征而凿刻,其无疑也是为赞颂大夏政权所服务的。弥勒大像的雕刻简洁明快,朴实无华,与明教教义相吻合,达到了统治者宣扬的目的。起义军抛弃了当时流行的元代喜笑颜开的大肚弥勒形态,正是考虑到穷困潦倒的民众所期盼的不是一个无忧无虑的佛,而是一个能解世间苦难,“以苏困苦”的佛。
大佛龛后壁还雕刻有三坐佛与二弟子,三佛皆为结跏跌坐。根据温玉成先生的调查,主佛坐于卧牛之上。主佛骑牛的形态在佛教造像中前所未有。温玉成推测其形象可能源于道教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成道的历史传说。他又继续考证,明玉珍建立大夏政权后曾下令“去释老二教,上奉弥勒”,则此主佛应是明教崇信的“光耀柱”神,汉文译为大明尊或大明神。中外专家在研究摩尼教时指出,此神在中国则以佛教的毗卢遮那佛为之。约八世纪末翻译的摩尼教经典《下部赞》,就是以“光耀柱”翻作“卢舍那”。此尊骑牛,则是自唐代摩尼教传入中国时,就造出了老子西昇苏邻国中,化生为末摩尼的故事。因此,这为我们确认三佛主尊为大明神提供了确证。
弹子石摩崖造像的两龛造像是我国现存唯一可确认的元末明教遗物,更是我国唯一可确认的农民军政权的造像,意义非凡。如果对比泉州草庵的摩尼光佛(至元五年)可知,弹子石的明教造像更加佛教化了。
更为可贵的是,弹子石摩崖造像是万里长江江畔唯一的一处石窟造像,“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近七个世纪来,弥勒大像慈祥温和的目光注视着江上南来北往行色匆匆的路人,注视着无数虔诚的信徒顶礼膜拜,凝望着人世间沧海桑田,与无穷无尽的长江一般,给人们带来前行的希望和心灵的慰藉。

余冬日访成渝,先与好友陈异贤老师约重庆极有特色的防空洞鲫鱼火锅,听其诉说道家往事。后临别陪都时,和好友秋老师同游弹子石,先看同盟国驻渝外教机构群,再观弹子石大佛,由于此地正在维修,远观未见底座部分和背后龛像。后,在秋老师的带领下品尝山城老店火锅,快哉乐哉。秋老师更是将余送至重庆北站,其情拳拳甚是感动。

深度文旅 | 1.1~5:天下无双,晋东南彩塑壁画古建之旅

谢谢转发
(0)

相关推荐

  • 重庆古镇游:涞滩拜佛

           人世间是无可逃遁的红尘,似乎只有出行才可以找到自由呼吸的感觉,于是我就日复一日的在希望里寻找桃源.我立在路途的中央,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远方,后面是把脚印吞得干干净净的长路,只有左右的山 ...

  • 瑞岩山瞻弥勒佛

    瑞岩山,原名仙峰岩,距福清市区10公里,因景区内有一尊巨大的立体花岗岩弥勒佛石造像,故邑人多称"弥勒岩". 上山凉亭步道上,有一石坊,正面书"弥勒胜景",背面书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浙江绍兴新昌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大佛寺石弥勒像

    浙江绍兴新昌大佛寺石弥勒像和千佛岩造像--大佛寺石弥勒像位于浙江省新昌县人民西路117号.距嵊州华堂王氏宗祠西南24.5公里.距花岙兵营遗址西北150公里(山路).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佛寺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南充 阆中大像山摩崖造像(大佛寺)

    在阆中的大佛寺景区,有两个看点,一个是大像山摩崖造像,是全国第七批国保,另一个是状元洞读书岩石刻.       大像山摩崖造像,位于嘉陵江东岸大像山上,主体为崖峦石刻大像,这尊释迦坐佛,就天然石崖凿造 ...

  • 千山大佛寺景观

    千山大佛寺,原名南泉庵.位于千山北部南泉谷内,始建于唐代,以后历代多次进行修复.但是,到了明代时已经倒塌.南泉庵依山而建,地处窄谷弯上,有"杳杳钟声动,遥峰护碧林.庙远不知路,峰回忽到门&q ...

  • 深山礼佛:陕北黄陵香坊石窟

    香坊石窟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双龙乡香坊村东北约1 公里处的陈家山崖壁上.开凿于北魏至北周时期.现存摩崖大佛1铺,洞窟2个,其中1个洞窟只剩残存千佛造像. 大佛 胁侍菩萨 摩崖造像崖壁开尖拱龛,龛内高浮雕立 ...

  • 千佛岩的摩崖造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清代的碑刻就是有力的证明

    千佛岩的摩崖造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清代的碑刻就是有力的证明

  • 万里长江第一阁!「观音阁」立于水中央,700年的吉祥福地

    中国拥有着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在建筑领域有着独特的造诣.虽然经历了历史的变迁,许多古代的建筑损毁在了天灾人祸中,但是小部分留存下来的古建筑,依旧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中国古人 ...

  • 万里长江第一古镇:将于5月开放,有望冲击“5A景区”,位于四川_腾讯新闻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再点击"关注",这样您就可以继续免费收到最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费订阅,请放心关注.感谢大家的阅读,喜欢小编 ...

  • 地道风物最新“风物中国志”,看尽万里长江第一县!

    ▲ 长江流经过的第一县--江安.摄影/袁玲 图片选自<风物中国志·江安> 地道风物出品 "风物中国志"系列 长江,牵动中华文明发展的大河之一.关于她的论述中," ...

  • 万里长江第一大桥之歌

    茫茫长江云尽头, 滚滚奔腾归东海. 千年万载无桥横, 顺江漂浮往复来. 龟蛇锁住暗流涌, 天堑险要有桥迈. 中国工人志气高, 敢闯天下奇迹在! 注:龟蛇,指万里长江,波涛汹涌,来到武汉,被江南江北的龟 ...

  • 万里长江第一阁:矗立长江700余年无人敢拆,至今仍然完好无缺

    黄河.长江是中国的母亲河,不仅孕育了5000年的华夏文明,而且也哺育了沿河两岸的中华儿女. 长江就像一条蜿蜒曲折的巨龙,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长江流域有很多历史遗迹和名胜古迹,大家熟知的河姆渡.良 ...

  • 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的燃面为何那么多油?

    最近四川的宜宾燃面火了,因为宜宾成立了一个"宜宾燃面学院".宜宾当地流行一句话:"吃过宜宾面,天下再无面."可见宜宾人有多爱吃宜宾的面,当然,宜宾燃面在全国也很 ...

  • 万里长江第一园

    有文有艺聚 众家 万里长江第一园 文/丹水情韵 从市区驱车 到长江北岸江边 我来到了滨江公园 这里是镇川门码头 顺江岸栈道向东延伸 走了好远好远 吹吹晚风 赏赏江景 沿途都是美丽的风景线 长江南边群峰 ...

  • 上海古镇悄悄“走红”,号称“万里长江第一镇”,交通便捷_腾讯新闻

    最近几年来人,人们的经济水平在不断地上涨,也拥有了越来越强的消费实力,所以这几年我国的旅游业发展都十分不错,即便现在疫情还没有完全过去,但是有很多旅游业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并且这几年来人们比较喜欢 ...

  • 丽江石鼓镇:万里长江第一湾

    石鼓镇位于丽江古城西50公里处金沙江畔,是历代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因镇上有一面汉白玉雕刻的鼓状石碑而得名,南宋末年忽必烈的大军在击败大理军队,红军长征时在此强渡金沙江. 石鼓镇的出名还在于这里号称&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