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
爱之欲其生 恶之欲其死
【拼音】:ài zhī yù qí shēng wù zhī yù qí sǐ
【释义】:喜爱他时,总想叫他活着;讨厌他时,总想叫他死掉。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出处】: 《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典故】
子张是孔子的重要弟子之一,复姓颛(zhuān)孙、名师,字子张,是春秋战国时期陈国人,孔门十二哲之一,受儒教祭祀。
子张的性格开朗,为人豁达,且善于广交朋友。他与朋友相处过程中能做到不计较过去的恩怨,就是受到别人的攻击、欺侮也不计较,故被称为“古之善交者”。
他又办事勇武。在孔门弟子各是忠信的楷模,后人称有“亚圣之德”。他生活上不拘小节,不讲究外观礼仪,不追求衣冠整洁美观;随和从俗,但重视自己的德行修养。故经常向孔子问政、问干禄、问仁、问明、问辨惑等很多问题。
一次,子张问孔子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对于子张的第一个问题,孔子很直接的回答他:“以忠信为主,唯义是从,这样就可以提高道德修养了。”
这里的“忠”是直心直肠,心境很直,对人对事绝没有歪曲。另一层含义就是忠诚,不论对自己或对别人,为国家大事还是个人私事,都绝对尽心尽力。“信”,就是自信、信人。对自己要有自信,而对别人要厚道,因此才可以建立一个“言而有信”的关系。而“义”就是指公正、合情合理而应该做的事。所以为了使自己的人格更见崇高,坚守忠实和诚信,而且不断的将自己的思想行为更加合乎于义,就可以提高品德修养的水平了。
而对于第二个问题:如何辨别什么是惑呢?孔子举了一个例子,他说:“喜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
相信大家都有同样的体会。比如父母对孩子,疼孩子的时候,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而生气的时候,就是往“死”里打。对孩子的爱与恨交织在一起,这种矛盾状态就是“惑”。再比如夫妻,爱的时候,对方的一切都是美的,连缺点都是那样迷人,而一旦缘分走到尽头,爱的梦想破灭,此时恨不得对方立即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吵架、打骂、互相伤害等,这都是典型的“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其实人人都容易犯这个毛病。即使能够注意,也总会在不经意时出现问题。
在孔子看来这就是当事者迷,不能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是被自己固有的情感和情绪所左右,从而失去对客观的正确判断,以至于导致个人的行为表现走向错误的方向。
所以我们做人做事,不要受自己的蒙蔽,头脑要保持清醒,不让过于激动的情绪控制自己的头脑,这就是“辨惑”。
最后孔子引用《诗经》中的一段话特别让人感到不解,他说:“诚不以富,亦祗(zhī)以异。”这是出自《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的最后两句。这首诗表达了一位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
宋朝的大儒们解释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这不是富有,不过和富有也差不多了。”似乎听来很有道理。因为“富”不限于财物的富有,道德学问的修养是无形、无价的财富。所以“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等于说,虽不是有形的富有,其实是真正的富有。因为你拥有崇高的人格修养和自己内心的安详,这正是极富有的大业。不过,不同于财物的富有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