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创办中医学堂?

第 149 

中医馆的发展真正的瓶颈不在资本,不在管理,是在人才。缺乏能用中医手段看病的中医,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瓶颈。

■ 演讲丨汉古中医创始人  陈长青

随着《中医药法》的颁布,中医药行业变成国家支柱产业,尽管迎来了中医药发展的春天,但这个行业还是困难重重,大部分医馆还在为生存感到煎熬。

我17岁进入中医行业学中医,35岁读中医经典《伤寒论》的研究生,40岁又去读中药新药开发的博士,曾经在湖北武当山山区一个医院当了13年的中医,又跟随李可老中医13年,后来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教了六年书。

我深深感受到,中医馆的发展真正的瓶颈不在资本,不在管理,是在人才。缺乏能用中医手段看病的中医,是这个行业最大的瓶颈。

当下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

1.教学模式西化。

学校分有基础教研室、临床医学院、针灸学院、推拿学院、中药学院、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名目繁多,全盘照搬西医模式。

2.中医、中药、针灸分三家。

医不知药,药不懂医,扎针的不管开药,开药的不管扎针,导致医生的临床水平大幅下降,动手能力非常差。

3.中医经典变成选修。

院校将《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等很多经典变成选修,摘几句原文给大家讲一讲,考试背一遍,这完全违背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

1

汉古中医教学特色

2009年,我创办了汉古学堂。其首要任务是针对上述的三大弊端重新探索一个新的教育模式,培养自己的人才体系,弥补当下中医院校教育之不足。

通过回归经典,医药一体,中西互补,全面传承李可“古中医学派”学术思想和经验,形成教学特色。

  • 师承教育跟院校教育相结合。院校教育模式西化,师承教育则作为院校教育强有力的补充。

  • 经典背诵跟案例教学相结合。从《黄帝内经》开始,素问、灵枢、伤寒、温病都要背。此外,还要用案例进行教学,我们开发了一个协作式中医电子病例系统,学生可以调看医案,通过研习医案、跟师抄方的方式让学生加深理解。

  • 中医、中药和针灸学习相结合。这三门课我们都要开,都要教学。

2

培养流程:训练六项基本功

学堂以“通关”的方式进行考核,淘汰率高达80%。医生本来就需要进行精英培养,我们希望他们将来能够看一些急危重症,因此考核相当严苛。

每次考核先给学生一段时间学习、实践,学生自主提出申请,再进行考核,每一关有两次机会,没有过关,就自动退学。每个环节学习考核的过关时间视不同的情况而定的。

六项基本功:

  • 中医经典要背熟练。

  • 中药的鉴别炮制要掌握。中药之于中医,好比武器之于战士,一个战士连手中的武器都不了解,怎么可能打胜仗。

  • 针灸推拿要练熟。扎针、艾灸、推拿、刺络放血、拔罐是中医临床上效果立竿见影,也是青年医师获得客户信任的有效手段。

  • 圆运动理论要精通。彭子益的圆运动理论是诠释中医生理病理最简洁的一个模型。临床上有这个模型在,诊断治疗就会清晰明了。

  • 全面继承李老的经验。汉古中医之所以能立足,跟李可老先生的经验有非常大的关系。用李老的经验,如果我们判断准确,依样画葫芦,临床上就有非常好的疗效。

  • 中西医急症要过关。学生即使拿到国家执业医师证,我们仍然要求他到西医三甲医院急诊科、心血管科、呼吸科,再进修半年。回来以后再次通过我们的考核,才正式从学堂毕业。

3

造就“六大能力”全能型中医

通过这六项基本功的培养,我们让大家造就六大能力:

  • 能看病。能运用纯中医的手段看病,但不能用西药。

  • 会做药。学生要学会做加工、炮制(丸散膏丹)、了解每种药物的性能,在临床上使用才会得心应手。

  • 能讲课。把正确的中医养生观念传递给百姓,把好的经验传达给同道。

  • 会养生。一个中医自己都病怏怏的,很难给人带来信任感。

  • 懂科研。科研是引领中医临床疗效提高的牵引和动力,没有科研,中医很难进步,疗效很难提高。医疗最终的竞争还是在于疗效。

  • 会管理。运营管理是中医的短板,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为实现我们的目标共同奋斗,才是真正的中医精英分子。

汉古中医已经招了八期学生,毕业留馆工作11人,其中独立应诊4人。尽管这样培养效率显得有点低下,但我们始终秉承李老的意志——“人民儿女,菩萨心肠,英雄肝胆,霹雳手段”,用疗效制胜。

【作者简介】

陈长青,中医学博士,汉古中医联合创始人,致力于中医药事业35年,师从李可老中医13年。汉古用7年时间建立了完整的青年中医培养体系,以及中医健康管理的大量前瞻性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