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多彩多姿的佩饰玉!(下)

五、玉臂饰

古学家们认为,臂饰的产生可能与原始人佩戴狩猎工具环形石斧的习惯有关。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现一些形似“环状石斧”的器物,严格说来也不能算斧状,不过是边缘四周磨得特别薄,有如石斧的锋口,这样做是为了增加杀伤力来对付猛兽。关于这些器物的用法,我们可以想象:原始人类经常在野外生活和打猎,难免会遇到猛兽。

如果与猛兽肉搏,力气必有所不及,然而那时还没发明弓箭,于是先民想出其中一个对付猛兽和保护自己免受伤害的办法,就是掷出这些四周锋利的环状石斧。若能吓走猛兽,自己便能安全保住性命;若侥幸杀死野兽,更可获得一顿丰富的大餐。他们为了方便携带,不必时刻拿在手里,便设计成中间穿洞,套手臂上,并且要重而有劲,更要掷得远和易于控制,所以琢成像现今的铁饼般,只是中心有孔,近正中部位较厚重。后来弓箭和长矛等代替了这种原始的护身器,但先民臂上戴惯了,于是便演化成为身体上一种装饰。

租房上自如,0押金房租月付

广告

1、臂环

展开剩余96%

臂环作为一种日常佩饰,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

新石器时代的玉环,其基本造型为扁平的圆环状,多用白玉、黄玉制作。玉环中心稍厚,边缘较薄,通体磨光,制作精致。有的在外壁表面雕琢出四组兽面纹,过去有人把这种类型的臂环称作“蚩尤环”,据说是有辟邪作用。说是黄帝战败蚩尤,把蚩尤人首像琢在臂环上作为纪念,看来不是空穴来风。

在商周时候,环还有表示修好、恢复原来关系的含义。被流放在边境的罪臣,三年之后,如果接到君王使者送来的玉环,就知道自己回返有望,不久就会被召回任用,往往大喜谢恩。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环的这层意思便慢慢淡去了。

战国玉环种类很多,有丝束环、云纹环、谷纹环、龙纹环等。玉环在汉代使用仍较为普遍,或为佩饰,或为手镯,形制多样。魏晋时的玉环略有变异,环面素朴无纹,只在圆形外侧对称雕出两长方形凸起。唐代玉环圆形,体较厚,琢成内外六瓣莲花形,束腰。宋代有扁圆形的玉环,如早期形制。明清两代多雕团龙纹、蟠螭纹及竹节形玉环,龙身多饰鱼鳞纹,旁衬卷云纹。

2、玉瑗

早期的瑗是由臂环发展而来,多作扁形圆环状,器身呈方形断面或长方形、梯形断面,这种造型戴在手臂上并不舒服,故后来发展为管形圆环状,器身断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半圆形,戴在手臂上就舒服了。

玉瑗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大量使用,在各地新石器遗址均有出土。在良渚文化出土了距今4000多年的玉瑗,多数内壁光滑而平直、外壁呈圆弧形,出土报告称之为镯。这些玉瑗制作得非常精美,有的把器身拉长成筒状,有的在外壁雕琢纹饰,把表面做成绞丝状,出土时,有套在人骨双手或右手腕部的,可见瑗也作为臂饰。

3、玉镯

玉镯是装饰腕部的饰品。由早期的臂环和瑗发展而来。由于人们装饰观念及服饰制度的变化,已经不在适合在臂部做一些装饰,玉镯主要装饰在腕部。因为“蚩尤环”的传说,人们认为玉镯也有辟邪及护身的功能,将镯身视作龙的象征,认为佩戴玉镯有如龙体缠身,保护华夏子孙,这也符合中华民族感情。到后来,由于玉镯是成双出现,也有了双双对对、团圆、保护、紧密相联之意。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明清玉镯多见装饰,如联珠纹、绳索纹、竹节纹等。

4、玉韘

玉韘最初是射箭时戴在右手大拇指上拉弓弦的工具,早先为了在拉弦时保护大拇指,只在拇指上裹一块皮,故韘字从韦。后来改用角、骨及玉做成圆筒形,并把上口做成了一边偏高,一边偏低,下口钻两个小孔,以便穿带缚住,固定在手上,又称“决”,俗称“扳指”。

六、玉佩饰

玉佩是佩饰中的第一大类,也是现在最为流行的装饰物。主要有各种动物形佩、花果佩等象生型佩、人物型佩及其它玉佩。象生玉佩泛指一般仿动物或植物型玉佩,主要有玉鸟、玉虎、玉鹿、玉猪、玉兔以及各种玉花果等。

1、动物型佩

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玉器,动物玉佩几乎是一个永恒的题材,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表现手法从反映动物的特征习性,到动物的整体刻画,以及赋予其的吉祥寓意,由简到繁,自浅至深,生动传神。

在新时期时期已经有为数众多的动物玉佩,如红山文化的玉鸮。头顶雕有两个圆弧形耳,耳下浮雕圆眼。嘴部呈弧形,双翅展开,尾端平齐。背面有交插透孔,应是一件佩挂的器物。

到商周时期,动物玉佩的种类更是繁多,有玉虎、玉熊、玉象、玉猴、玉鹿、玉马、玉牛、玉羊、玉兔、玉鹅、玉鹦鹉等,玉雕艺人善于抓住不同动物的生态特点和习性,雕琢的动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如回首状的小鹿,表现出警觉的神情,而头部歪向一侧的螳螂则显得悠闲自在,生动传神。

春秋战国时期玉雕技法在继承西周的基础上又有一些新的创新,用极薄的光素小玉片镂雕成成对的龙、虎、兽形饰片,其玉雕形象生动准确,同时用细直阴刻线雕琢出双勾蟠虺纹或云纹,较稀疏处加以雕琢圆圈纹,使图案均匀分布器身。战国时期玉雕器物多在边线补加阴纹或阳纹刻线,纹样满而密,除少数兽鸟纹饰外,器物表面皆雕满纹饰,不留空白。

1)鸟形玉佩

出土最早的是约公元前3500~3000年左右的红山文化玉鸮。

商代玉鸟,采用写实与夸张相结合的手法雕琢,轮廓简练,重点突出,刀法简单,其造形构图为闭口瞪目,高冠卷尾,昂首凝视,规矩严谨,眼睛多“臣”字形眼,器形以薄片状多,器身多孔穿,玉鹦鹉是商代玉鸟的代表作,器身满饰双勾云雷纹。

周代玉鸟小巧玲珑,器身饰有华丽复杂的线条,在周代开始龙凤纹常结合一起使用,周代鸟纹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鸟嘴上下两嘴唇翘出。

两汉魏晋南北朝玉鸟,着重雕刻鸟的轮廓,以短直线和短弧线密集排列表示鸟的羽毛,器形写实与夸张兼备,常以极细的阴线雕琢出展翅欲飞的凤鸟,高冠细眼,长尾飘逸,足如鸡爪,器身满饰阴刻云纹。

唐代玉鸟,形象常与花卉卷草缠绕在一起,鸟纹饱满昂扬,生机勃勃。雕琢手法多以粗细阴刻线相合,线条均匀有序。雁也是唐代玉鸟的重要种类,玉雁构图多作展翅飞行状。

宋代玉鸟,翻飞的弧度变小,阴刻线条纤细且密集,凤、鸟纹常与品字形如意云纹结合在一起构成吉祥图案,鸟嘴多衔灵芝、花草等。

宋、辽、金时玉鸟有以下几个典型类别:

①绶带鸟:杭州文三街南宋墓出土了一件白玉镂雕绶带蜻蜓,鸟身横拖,长尾尾端分叉外卷,展翅,翅上两排阴刻竖线,中间一道阴刻横线,鸟嘴宽而长,小圆坑形鸟眼。蜻蜓体较大,飞于鸟头前。哈尔滨市香坊墓出土了金代的白玉绶带鸟衔花佩,鸟身横拖,转颈回首,口衔折枝花卉。基本风格同杭州出土的南宋玉绶带鸟一致。由此可见的四个明显特征:第一,三角小阴刻线组成的三角形区域。第二,翅底侧与叶之边缘为锯齿形。第三,羽毛为密排阴刻长直线,中部有一道阴刻横线相隔。第四,尾端及头羽分叉卷向两侧,呈螺旋状。这些是我们鉴识玉绶带鸟时的参考依据。

②孔雀:宋代以孔雀为题材的玉佩较多,或以孔雀为主要图案,琢成圆形、半圆形玉佩,或琢成片状的孔雀玉佩。宋代的孔雀头较小,头部雕琢简练,翅膀较大,翅上琢细长阴线以象征羽毛,竖阴线中又有一道或两道横区的长阴线为界。有些孔雀身上的羽毛雕琢较细致,先雕出鱼鳞状纹,然后在鳞片上加刻小阴线以示羽毛,雀尾较长,尾上排列三到四排水滴状羽翎,有些作品在水滴状羽翎的前端琢出透孔。代表作品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孔雀衔花佩,作品为半圆形,镂雕一横身孔雀,口衔花枝,枝上叶如开蚌,细线叶脉,花为五瓣,花瓣微凹而成弧面,典型宋代花叶风格,孔雀的头、羽、翅、尾皆具备前述特点,雀身之下有卷云一朵,与《三礼图》所绘单朵卷云纹相同。

③鸳鸯:宋代的鸳鸯佩坠大多为圆雕作品。常见的是一种近似于鸳鸯的玉鸟,鸟身肥胖而短、尾似蔓草,分叉卷向两侧,头大而宽,沿下颌有一周短阴刻线,脖细短,接于头下,颈与头之形似顶蘑菇。这种玉鸟身傍镂雕蔓草,鸟卧伏,身下有一倒置荷叶。这种头型的鸟在《三礼图》所录器物上多有装饰,足见当时影响之广泛。

④玉凤:宋代玉凤头较大,脖细长,身上装饰纹样较少,翅上有平行的细长阴线,尾似三条带,宽窄较一致,较直,尾上有细长的阴刻饰线。内蒙哲里木盟陈国公主墓出土玉佩中有一件双凤佩,为辽玉凤之典型,玉佩长5.5厘米,宽2.2厘米。雕相对双凤,凤眼为阴刻椭圆形,身饰鳞片状羽,翅上饰上、下两组细长的阴刻线,尾中部有一条长带,两旁似长叶排列羽毛,羽上有短小的阴刻线。

⑤玉双鹤:北京房山金代石棺墓出土了一件白玉双鹤,为我们认识这类作品提供了依据。传世作品中这类双鹤题材的作品较多,特点同石棺墓双鹤较一致,一般头部雕琢简练,长啄,展翅,端部向前伸,翅上以平行的细长阴线象征羽,羽分为前后两部分,羽下端雕成锯齿状,鹤腿极长,双腿相并,或屈或伸,两鹤相对;啄端、翅端、足端相连。代表作品为故宫藏的白玉双鹤佩,高4.3厘米,宽6.8厘米,雕双鹤,鹤颈长而曲,头相对,啄相接,短翅平展并向前伸,两鹤内侧之翅相接,翅上有细长的平行阴线羽,翅之边缘如锯齿;短尾上翘,长足前屈,两鹤足端相接,足下饰云纹,云纹如蔓草卷向两侧,鹤的雕法与云的雕法皆为宋代典型风格。

明、清玉鸟,主要以刀工和玉材分辨,明代玉鸟翅膀出尖,整个图案象剪纸贴花,沙地碾磨是明代玉器的重要工艺特点,清早期玉鸟雕工精细,中晚期则流于粗陋,到同治时稍见起色。

人龙合纹璜——西周-三门峡市虢国墓地2011号墓出土

2)玉鹿

由于鹿与禄同意,古代人们以鹿的形象寓意禄。几千多年来,人们一直把鹿作为吉祥之兆,惯称瑞鹿,用玉雕成鹿的形象,与商代甲骨文的鹿字很相像。玉鹿制作历史悠久,造型美观,在玉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3)玉鱼

鱼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玉雕作品中,如新石器时代的红山文化和良渚文化玉器中就有鱼的形象。至商之晚期,玉鱼以薄片状居多,形体较短,约2寸左右。玉质有青玉、糖玉及不纯净的白玉,以青玉居多。玉鱼制作粗陋,多作为陪葬用的明器,尾部尽头处有刃,大多有分叉,眼睛用斜刀法雕琢,使眼睛微凸,穿孔位置不定,眼、嘴、尾等各种均可作穿。

4)其他兽形玉佩

除了上述几大类外,还有其他一些雕琢精致的玉兽和兽形玉佩。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动物形玉雕,还常见玉虎、玉兔、玉牛、玉熊、玉象、玉羊、玉马等,既有立体圆雕,也有片状器型,此外,还有兽面、兽首等纹样。

汉代玉兽包括玉熊、玉辟邪、玉犀牛、玉猪、玉马首等,其中玉猪以“汉八刀”的雕工最为有名。

唐代玉兽有玉狮、玉马、玉鼠、玉象、玉骆驼、玉瑞兽等,其中又以马和狮最为多见,唐代玉马身体健壮,臂部丰满,脚细,有立马和卧马,神态安祥。玉兽五官刻画细致,体态丰满园润,肌肉发达,尾部和身上毛片用细密的短阴刻线排列。

宋代玉兽有玉狮、瑞兽、玉麟麟、玉虎、玉兔、玉羊等,宋玉羊多雕琢成三羊开泰图等,各种玉兽均以花草、云气共同构成吉祥图案,玉兽毛发的线条较粗。宋代还有玉异兽,这类兽的基本造型同卢沟桥金代石狮大致相同,但无鬣毛,可能是由六朝辟邪之类动物演化而来。

兽的头、尾、腿部,带有明显的特征:头部为内卷式耳(如同宋代螭耳),鼻子的正面或上面,琢成勾云或如意形,眉较粗,眉或腮部带有细密的阴刻线,小圆眼,眼球为球面,尾端为三岐形,两侧微向外卷,中部直而长,其上有细密的长阴线,小腿前端较粗,腿弯处似有勾云。

有的玉兽小腿外侧琢有短而密的阴刻饰线,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宋代紫沁玉异兽,兽之玉色苍旧,布满紫褐色沁色。卧形,平视前方,直鼻,两鼻翼阔而上卷,似勾云,鼻之正面为如意形。双折式粗眉,外卷式耳,一短角贴于头顶。粗颈,身体丰满,四肢卧于腹下,肘部似有卷云,三岐形尾。

元代玉兽种类如以前各朝代,有一个特点是在一些玉兽兽身四周用短阴刻线表示毛片。

传世玉器中有一批典型的明代玉执壶,其壶盖上所附圆雕兽形纽为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玉兽。传世玉兽中有许多带有这些兽纽所表现出的特点,因而掌握这些特点对于识别明代玉兽是十分必要的。兽头扁薄,斗形独角,五官简练,集中于头前部,且眼、眉、鼻、耳在一平面上,眼细长、粗眉,眉饰绳纹,眉稍上折。小尖耳,再上有球面状下凹,嘴与鼻孔为另一平面,身宽而扁曲成C状,尾分叉卷向两侧,四肢短,腿肘部有密集的短阴刻线,腿上部有螺旋纹。兽身上的火焰纹是宋元时期动物身上装饰风格的继续,但在宋元作品中较多地运用于龙身,而明代则装饰于异兽。

5)“春水”与“秋山”

我国北方有两个古老的民族——契丹族和女真族,它们先后建立的辽国和金国,都成为威震一时的大漠草原上的帝国。契丹和女真都以狩猎放牧为主要经济活动,它们的艺术风格有着明显的民族特点,表现在玉器上就是其所特有的“春水玉”和“秋山玉”。

“春水”饰 金(公元1115-1234年)

“秋山”炉顶 金(公元1115-1234年)

2、玉花果佩

玉花果佩有各式各样的品种和造型,一般是对自然界植物的如实写照,或稍加变形、夸张,作图案化处理。唐代已广泛采用植物花草图案来装饰玉制器物,至宋代时,开始出现单独的花果玉饰。

1)葫芦、瓜和扁豆

葫芦、瓜、扁豆是玉器雕刻的常见题材。葫芦是一种草木植物,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种植。我国人民自古以来就对葫芦就有着深厚的感情,一是它可食用,如《诗经·小雅》有载:“幡幡夸瓜叶,采之烹之”;二可入药,具有消肿除烦,治热润肺的功效;三可作器用,即古称葫芦瓢者,至今仍然有一些地方在使用。古代夫妻结婚入洞房饮“合卺”酒,卺即葫芦,其意为夫妻百年后灵魂可以合体,因此古人视葫芦为求吉护身、避邪祛祟的吉祥物。而葫芦又因谐音“福禄”,其造型被引用到玉雕艺术创作中并在明清时期达到高潮,取福禄绵长、子孙万代之意。

2)葡萄和荔枝

葡萄旧俗表示五谷不损,以喻丰收、富贵。葡萄成串则寓“多”之意,鼠在十二时辰中为子,寓“子”之意,合为“多子”。在清代玉雕作品中松鼠葡萄这一题材运用很多,纹饰多疏密对比有致,且利用天然皮色巧饰,颇具匠心,雕琢出有色彩变化的生动形象,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因而成为当时的吉祥之物。

3)石榴、蟠桃和佛手

佛手、蟠桃和石榴分别寓多福、多寿、多子之意,取材于“华封三祝”的典故。玉雕石榴据出土实物最早出现于唐代。石榴又称若榴、安石榴,原产于伊朗、阿富汗等国。据《博物志》记载,石榴是汉时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中原种植的。石榴深受世人喜爱,因为它是象征着多子多孙、家庭兴旺的一种吉祥物,其“榴开百子”的寓意是众所周知。此外,文物图案中也有萱草和石榴放在一起者,则称“宜男多子”。这些题材为清代常出现的吉祥主题。

4)荷莲

以荷莲为题材的玉雕作品在宋、元时期就已流行,明清一直延续下来,只是制作上有很多不同之处。

荷花为多子植物,又名莲花、水芙蓉,别称泽芝、菡萏。自古以来人们赞颂荷莲的诗文有很多,在《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中就收集了四百多首,由此可见古人对荷莲是情有独钟的。莲的品质诚如宋人周敦颐《爱莲说》所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人们崇尚其纯洁高贵的气质,同时又取其寓意,象征连(莲)生贵子,来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古人爱莲一是因其品行高洁,二是因其为多子植物,符合人们祈求子嗣繁衍的传统。后来又因为其吉祥寓意而衍生出各种寓意,比如“一品清廉”“喜得连科”“并蒂同心”“因荷得藕”“本固枝荣”等。旧时官分九品,一品最高,莲谐音廉,含为官清廉寓意,“一品清廉”就是指虽然官高位显,但更要廉洁奉公,不贪污,不受贿,这是千百年来人们对从政者道德操守的基本要求。由此可见,古人对寓教于乐的重视。

5)松、竹和梅

松、竹、梅被称作“岁寒三友”。宋代以后图画、瓷器图案中多见此类纹饰,玉雕作品中也逐渐出现了以此纹饰为图案的作品。苏东坡曾诗:“凤泉两相乐,松竹三益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又如文与可画梅、竹、石题:“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丑而文,是三益友。”竹、松经冬不凋,梅则耐寒开花,故有岁寒三友之称。由此可见古人对“岁寒三友”推崇备至。

梅花具有凌霜傲雪的品性和疏影横斜的韵致,故很受古代文人的青睐。特别在宋元时期,咏梅之风盛行,人们都借物咏怀,以梅喻志。

陶渊明是东晋大诗人,曾任江州祭酒,彭泽令等职,因不满当时士族地主把持政权,辞官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曾作《归去来辞》,文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体现了诗人不畏权贵、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的高风亮节,同时赞美了松菊的精神。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更是陶渊明诗中的名句。

竹自古以来一直被人们赋予性格坚贞,刚强志高的品性,历代文人吟诗喻其为“虚心向上,风度潇洒”的君子,具有高雅脱俗之含意。

6)其他花形玉佩

灵芝极被古人推崇,称之为仙草、瑞草。灵芝在古代甚为难得,故灵芝被古人认为是天地精气所化,其出现是国家祥瑞的征兆。灵芝更被道家称为灵丹妙药,食之可长生不老,贯通神明。如此灵验之物,其吉祥寓意自然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之中,尤其在明清两代,吉祥玉雕多出现灵芝图纹。以灵芝、水仙、石头、竹子为图案,称“芝仙拱寿”;以天竺、水仙、灵芝组成图案称“天仙寿芝”;以天竺、水仙、绶带鸟为图案称“天仙拱寿”。

3、牌形玉佩

牌形玉佩品种很多,一般多呈长方形,稍厚,为明、清两代流行的一种坠饰,形状多为矩形、圆形、椭圆形。牌顶上有孔可以穿带。又称之为“牌子”或“别子”。

牌子早在宋代已经出现,形式多样,大多不做边框,镂空技法运用广泛。到元代则多做有边框,联珠纹边框连珠粗大厚实,内部纹饰往往高于边框,透雕深琢,层次分明,器表有钻砣痕。

牌子在到明朝时发展到高峰,明代的牌形玉佩比前代的牌形玉佩稍厚,多呈长方形,器体较小,用浅地隐起的技术来突出主要纹饰,四周留有较窄的边框。佩面上的纹饰,出现了一批描绘文人山水及诗文词句的画面。较为流行的是在佩饰的正面雕琢摹仿当时名画家沈周、文征明等人的山水画;佩的背面则镌刻着诗句或印款,确有一种高雅脱俗的韵味。也有器面饰龙、螭、鸟纹的。明代苏州工匠陆子刚善制玉牌,且技艺高超,无人可比,因后世仿制者众多,遂得“子刚牌”之名。明代子刚牌常见的形制上首多为透空的云头、龙头、花卉、螭虎、蝙蝠等。牌子一面刻画、一面刻字并镌名款,画与字均属明代吴门画派中文征明的风格,所画题材习用人物山水、亭台楼阁及花卉等;纹饰与文字一般用阳纹雕琢,地子浅而光平,纹饰细腻秀雅。明后期一直到清代一直都有大量的“子刚”或“子冈”款玉牌仿品出现。

牌形玉佩发展到清代,尺寸较明代加大,造型一般呈委角椭圆状或方形,图案琢磨细致规整,几乎无一草率之处。花蕊、叶脉以及虫鸟的须翅,均刻划得清晰可见,抛光精工,常呈现出一种极佳的温润细腻而又柔和的油脂光泽。清代的中后期,牌形佩日益厚重粗笨,不但边框宽阔,而且上端的附加纹饰也更加复杂凌乱,有时玉佩的下端还增添了一些小型的装饰。图案图案的文人画色彩淡化,“八宝吉祥”、“老人拜石”、“婴戏图”等吉祥意义图案和“武松打虎”、“苏武牧羊”等故事性题材流行,文字主要刻戏文、吉语。除传统造型的牌形佩外,还有其它造型的玉佩,如工字形牌、方形牌、菱形牌等。总体来讲,清代晚期的牌形玉佩制作多粗糙不精,大不如前。

七、玉雕人物

我国雕塑人像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距今7000多年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一些史前遗址中就发现有陶塑人像。史前时代雕塑人像的质料有陶、骨、石、玉等,如最早石雕人像出土于距今8000年的内蒙古敖汉旗的兴隆沟遗址中。玉质人像发现比较少,迄今不足10件。这些玉质人像以平面雕刻技法制成,多数为人头像,以透雕手法表现其轮廓,以阴刻技法表现其细部。玉雕人像是原始生活的写照,也是社会意识形态及风俗在艺术领域的折射,同时也反映了史前人浓厚的宗教意识。

八、龙的传人

中国是龙的国度,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时期,龙就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祖先的一种图腾标志。兴隆洼文化中龙的发现则把中国人崇龙的礼俗推到了至少8000年前。在民间,龙被视为一种吉祥动物成为具有悠久传统的十二生肖之一,始终得到广大百姓的崇敬和喜爱。由于龙与水的密切关系农民在天早求雨时首先要祭拜龙王。赛龙舟、舞龙灯也一直是中国人逢年过节长盛不衰的喜庆活动。其中还包含着祈盼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的深刻寓义。而源远流长的龙文化也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源头之一。

龙在中国百姓心中是吉兆、智慧的象征,也是人与天、神沟通的媒介,被赋予了主宰风雨、载人升天、降临祥瑞等等的神奇功能。在中国古代,龙还被引入到古天象学、命理学以及帝王政治等领域,被赋予了浓厚的神秘色彩。龙的形象实际是古人综合了许多动物的特征想象而成的一种神物。东汉时期,许慎在《说文解字》一书中描绘龙是“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可见,那时人们认为龙身有鳞,颜色、粗细和长短变化不一,而且能够在不同的季节上天入水。在古代传说中龙的种类很多,例如有鳞的称为蛟龙,有双翼的称为应龙,有角的称为虬龙,无角的称为螭龙,还有烛龙、苍龙、蟠龙等等。最早的玉龙是什么样子呢?

玉器中龙的形象,最早见于中原和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如距今7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就有玉龙出土。红山文化玉龙无足、无爪、无角、无鳞、无鳍,代表了早期龙的形象。红山文化的玉龙中,尤以内蒙古三星他拉出土的玉龙刻画得最为栩栩如生。这件玉龙为墨绿色,高26厘米,身体呈“C”字形,吻部前伸,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梭形,眼尾细长上翘,额上及颚底均刻细密的方格网状纹。龙须及脊背上刻有长鬃,长2l厘米,占龙体三分之一以上。龙背钻有一个圆孔,经试验,以绳系孔悬挂,龙的头尾恰好处于同一水平线上,被誉为“中华第一龙”。这件大型玉龙,是用一整块玉料圆雕而成,细部运用平雕、浅浮雕手法表现,通体琢磨光滑圆润,龙体曲伸刚劲有力,长鬃高扬飘举,显得极有生气。而玉猪龙则是最常见的龙形玉器。其身体作环体,首部似龙又似猪,有宽厚的双耳和肥硕的躯体,吻上和眼周围还有表现颜面皮皱的线纹多道,有的玉猪龙还有露在嘴外的獠牙。有学者指出这种形象主要来源于猪首,是高度概括化、图案化了的猪首形象,三星他拉出土的那件大型玉龙也是从玉猪龙演变来的。

那么龙的头部为什么会具有猪首的特点?在我国史书中,有“云从龙”“飞龙在天”等记载,说明龙与自然界的云、天、水有密切联系。古代将龙作为神灵崇拜,反映了龙与农事、天象、祈雨活动的关系。在远古时期,原始畜牧业中猪的饲养是很重要的。古人除了把猪作为食物外,还视它为“水畜”,在祈天、求雨、防洪涝等祭祀活动中,选择它作为祭品。红山文化的遗址和墓葬中,曾出土大量的猪骨,还有陶制的猪模型,所有这些信仰观念反映到玉器造型中,出现猪、龙合一的形象就不足为奇了。

另一种观点认为,玉猪龙是作为“地母”的象征而出现的。龙体的形状源于蛇身,而蛇的活动与季节的循环是相符合的,在春天万物萌生时,蛇就开始活动,到秋季植物凋落时,蛇便入地而居,正所谓“春分而登天,秋天而潜渊。”因此古人以蛇象征土地和繁殖力是自然的事。今天的瑶族人民就认为泥土山是龙肉,石山为龙骨,小山的起伏是龙的鳞骨,山崩树倒则是龙翻身,滔滔河水是龙水,由此可以推测红山文化玉龙很可能是土地的象征,加上当时有发达的养猪业,龙首便具备了猪首的形象。

文章整理自网络

纠错、投稿、入会

联系编辑 微信号:mjj-610

电 话:010-87664115(入会咨询)

邮 箱:2014yuwenhua@sina.com

官方网站:www.cjade.cn

地 址: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南路19号联合国际大厦乙段B610-611号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

中国玉文化研究会是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民政部登记注册、文化部为主管单位,由全国著名的文博考古单位、相关教育培训机构、玉文化研究者、玉文化研究组织、玉雕艺术机构、玉器收藏爱好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的国家一类社会团体。

本团体的宗旨是团结国内外玉文化爱好者、研究者、收藏家、鉴赏家、雕刻家和相关大专院校、玉文化研究机构、玉雕艺术机构,开展玉文化研究的相关工作,为提高玉文化研究水平,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本团体的业务范围是:进行玉文化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组织、举办展览、展示活动;开展玉文化创作及评比表彰,促进玉文化事业的发展;普及、推广玉文化知识,开展玉文化服务和教育培训;提供信息服务、技术支持、人才引进、交流合作、法律咨询等服务;做好玉文化宣传、出版、档案和专业网站的建设;承接政府部门委托的相关工作。

首赞 +1
平台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