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染料红花在丝和棉上的染色
本草纲目-红蓝花。
红花(宋《开宝》)、黄蓝颂曰∶其花红色,叶颇似蓝,故有蓝名。志曰∶红蓝花,即红花也,生梁汉及西域。《博物志》云∶张骞得种于西域。 今魏地亦种之。 花下作 多刺,花出 大。其花曝干,以染真红,又作胭脂。
时珍曰∶红花,二月、八月、十二月皆可以下种,雨后布子,如种麻法。初生嫩叶、苗, 亦可食。其叶如小蓟叶。至五月开花,如大蓟花而红色。侵晨采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 黄汁又捣,以酸粟米泔清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晒干。或捏成薄饼,阴干收之。
《齐民要术》里记载:“杀花法:摘取即碓捣使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更捣,以粟饭浆清而醋者淘之,又以布袋绞汁即收取染红勿弃也。绞讫著瓮中,以布盖上,鸡鸣更捣以栗令均,于席上摊而曝干,胜作饼,作饼者,不得干,令花浥郁也。” 同书又记“作燕支法”:“预烧落藜、藜、藿及蒿作灰(无者即草灰亦得),以汤淋取清汁,揉花十许遍,势尽乃生,布袋绞取纯汁著瓮器中,取醋石榴两三个(引者按:《天工开物》中用乌梅水),擘取子,捣破少著粟饭浆水极酸者和之,布绞取沈,以和花汁(若无醋石榴者,以好醋和饭浆亦得,若复无醋者,清饭浆极酸者亦得,空用之),下白米粉大如酸枣(粉多则白),……痛搅,盖冒至夜,泻去上清汁至淳处止,倾著白练角袋子中悬之,明日干浥浥时,捻作小瓣如半麻子,阴干之则成矣。”
红花(又名红蓝草)可直接在纤维上染色,故在红色染料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红色曾是隋唐时期的流行色,唐代李中的诗句“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形象地概况了红花非同凡响的艳丽效果。根据现代科学分析,红花中含有黄色和红色两种色素,其中黄色素溶于水和酸性溶液,无染料价值;而红色素易溶解于碱性水溶液,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可产生沉淀,形成鲜红的色淀。
古人采用红花泡制红色染料的过程如下:将带露水的红花摘回后,经“碓捣”成浆后,加清水浸渍。用布袋绞去黄色素(即黄汁),这样一来,浓汁中剩下的大部分已为红色素了。之后,再用已发酸的酸粟或淘米水等酸汁冲洗,进一步除去残留的黄色素,即可得到鲜红的红色素。这种提取红花色素的方法,古人称之为“杀花法”,此方法在隋唐时期就已传到日本等国。如要长期使用红花,只须用青蒿(有抑菌作用)盖上一夜,捏成薄饼状,再阴干处理,制成“红花饼”存放即可。待使用时,只须用乌梅水煎出,再用碱水或稻草灰澄清几次,便可进行染色了。“红花饼”在宋元时期之后得到了普及推广。
红花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红色染料之一。有其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现在用红花做染料来看,价格几乎无法承受。
红花在丝棉等天然纤维面料上均可染色,但丝、毛上效果较好。本次实验,采用明矾作为媒染剂,在丝绸、棉布上做了染色,上色效果不错,但用市售洗衣粉加温度为80度洗涤时,褪色较为严重,有其在棉布上。
(左边为染色原图,右边为皂洗后效果)
为考虑降低成本,将红花与苏木混合染色,在明矾的作用下,与单独红花染差异不大。如减少用化学洗涤剂洗涤的话,红花染色还是一个不错的天然染色方法。
(左边为染色原图,右边为皂洗后效果)
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 “红线毯,择茧缲丝清水煮,拣丝练线红蓝染。 染为红线红于蓝,织作披香殿上毯。”.这里的红蓝染,值的就是用红花染色.
李中《红花》
红花颜色掩千花,任是猩猩血未加。染出轻罗莫相贵,古人崇俭诫奢华。
考虑当今红花价格太高,可选择同类的红色染料配伍染色,如茜草、苏木等。在洗涤剂的选择上尽可能避开化学洗涤剂而采用天然洗涤剂如茶籽粉、无患子、皂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