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腾驰//《礼泉御杏》

——这就是传说中的礼泉御杏

——马腾驰先生手书

礼 泉 御 杏 (散文)

·马腾驰

礼泉御杏,出产在九嵕山唐太宗李世民昭陵脚下的山底村。御杏以其个大,色泽鲜艳,口感极佳而名声在外。

御杏刚成熟时,喜欢吃硬杏的人就来了。他们把青黄色,已染上了一丝丝红的杏从树上摘下,两手一掰,就成了两半,取出杏核,把掰开的杏,急急地放入嘴里,咔嚓咔嚓就吃开了。他们要吃的就是这个脆脆的、酸酸甜甜的味道。

喜欢吃甜杏的,等杏完全熟透后才来吃,搭口一咬,一不小心,杏之蜜水就刺的一条线射了出来,拿杏的手掌心,也流满了蜜汁。那个美妙的味道,那个味蕾的陶醉与享受呀,看一眼他们吃杏时的那个表情,那个快活劲儿,你就知道了礼泉御杏的味道该有多好。

6月11日中午一点多,贺海平通过徐以荣传话给我:“海平让我叫你,再叫上吴哥,还有史哥,咱一块儿到你礼泉摘御杏走!他一会儿就开车过来接咱们!”以荣说的吴哥,史哥,是吴东辉与史仁立。

我是礼泉人,御杏当然多次吃过,但去御杏园子摘杏,还真没去过,这是第一次,我想也没想,就爽快地答应了。

说回礼泉的御杏园摘杏,还有点小小的兴奋与激动,礼泉,是生我养我的故乡,是我常常牵挂着的地方。故乡礼泉,从御杏开园到深秋初冬,后边各种各样的水果,就不断线地上市了,被称为果乡的礼泉,不同品种,不同味道的各种果子有你好吃的呢。

海平打开手机定位系统,直接定位在烟霞镇山底村冯日宁家的御杏园。车子出了城朝前飞奔而去,初夏的咸阳原上郁郁葱葱,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绿,清风徐徐拂过,顿觉神清气爽,一身的轻快。

十几年了,年年御杏下来,海平和以荣都要去冯日宁的御杏园拉杏。每次,他们都要把车后排座放倒,一箱箱摞起来的御杏,把车后空间塞得实实的满满的。冯日宁的御杏园,成为他俩和他俩的朋友们定点的采摘园。他俩去的次数多了,对御杏的来历,对御杏的传说,对御杏诸般的好,能如数家珍似地一一道来。

山底御杏有1300多年种植历史。传说有一年初夏,唐太宗李世民带着皇戚大臣在九嵕山围猎之后,从山上下来,又热又累,又渴又饿,经过山底村时,当地村民就把这儿的特产梅杏给圣上奉上。

——一嘟噜让人垂涎欲滴的礼泉御杏

李世民一口气吃了好几个看上去就馋人的梅杏,饥渴全消,也不觉得了暑热与劳累。他连声夸赞这梅杏好,是果中珍品。他又问老百姓,这梅杏是如何作务的,为何有了如此这般的美妙滋味,百姓一一作了回答。李世民听后高兴地说:“四时陵园山自润,千果梅杏水长流。”跟随李世民的大臣与当地官员,记下了圣上的话。从这以后,山底梅杏成为上等贡品,年年献给朝廷。当地的梅杏,也就被称为唐王御杏,千百年传了下来。

这个优美的传说,给山底御杏增添了神奇而又神秘的色彩。

山底村,位于九嵕山李世民昭陵山下而得名。这里,土质肥沃,自然条件优越,从九嵕山神洞“烟霞洞”里流淌出来一股清澈甘甜的泉水,世世代代滋润与呵护着这片丰腴而古老的土地。御杏,就是这富含矿物质的泉水浇灌生长出来的,含有多种的矿物质、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山底村御杏园,在九嵕山之南,向阳,光和作用好,昼夜温差大,御杏糖分高,果品上色好,品质优异,被视为杏中珍品。

一转眼,车子就到了御杏园,冯日宁俩口子热情地迎了上来。杏园劳作,风吹日晒,俩口子黝黑的脸上,是真诚而质朴的笑。海平、以荣和他们熟,打过招呼后就介绍开了我们三个,说到我时,我笑着对他俩口子说:“咱是乡党,我是新时社区大张寨的。”以荣说,这是作家,怎么样又怎么样的,我打断了他的话:“啥作家不作家的,也没有怎么样又怎么样,就是一个礼泉乡党,一个来摘杏的!”他俩口还是那个真诚质朴的笑,说:“都是咱人,咱自己人!”“进园子摘杏吃,快进园子摘杏吃!”

地上落了不少黄黄的红红的杏,杏熟蒂落,甚是让人心疼。“咋落了这么多的杏呀?”我们直喊可惜,真是可惜了!“没办法,杏不像其它果子,一熟,来不及摘,就哐当哐当给下落呢!我这园子,从开园到摘完杏,能落一千多斤!”冯日宁是一脸的无奈。

“落到地上的杏,都软了,好多都好好的,比树上的还甜!我每年来,不去树上摘,就到地上拾杏吃!”以荣弯腰,从树下捡起来一个黄杏,用手拨拉拨拉就吃开了。“哎嗨呀!甜得很,甜得很,比去年的杏还甜哩!”他又说,李文鹏行长来了,也是不吃树上的杏,专拾地上的杏吃。他还说,从地上拾起的杏不用洗,这样,才能吃出真正的杏味,不信你试一下,一洗立马就没有那个味道了。听他的话,我们几个笑着,从地上挑没受伤的好杏吃:“这杏甜,真真确确比其它地方的甜!”“在城里的市场上,哪能买上味道这么好的杏?”

到了御杏园,体会一下摘杏的喜悦滋味是必须的。我拿来主家摘杏的专用兜兜。这兜兜,看样子用了多年,我把这兜兜挂在脖子上,爬上梯子去摘杏。摘满下来,鼓鼓囊囊的一大兜杏挂在胸前,我把兜兜从脖子上准备取下来,倒入纸箱去。以荣说:“别取兜,别取兜,就挂在脖子上,让我给你照张相再说!”说着话,他给我递过来挂着五六个杏的一个杏枝,让拿在手里作了道具。照完相,他把照片发给我,呵呵,照出的像好看,好玩,有意思。我连同刚才照御杏园的照片,配了这样的文字:“礼泉山底冯园主御杏园,山泉浇出来的不同一般的杏,有了不同一般的滋味!”发入手机朋友圈,嘿哟,嘣嘣嘣,一下子来了一大片的点赞,还有许多人的留言。

——个大、型正、味美的礼泉御杏

湖北武当玄丹子留言:“马先生把丰收的喜悦装满一大包!”

燕然留言:“马老师摘杏的兜兜太专业了!”留言后是3个笑脸与3个竖起来的大拇指。我开玩笑,回了她留言:“这就是当年背馍的那个兜兜!”我也在回复文字后边跟了3个笑脸。“当年,就是背着这背馍兜兜走出去的。今天,又背着这背馍兜兜回来了!不一样的历程不一样的结果呀!”她的话,一下子使我有了许多的回忆与许多的感慨。

苏静留言:“想来,马老师即将有一篇和御杏有关的佳作要面见广大读者朋友们啦!”哎呀呀,你看,你看看,命题作文出来啦,回去后没有“佳作”,至少也得写一篇拙作出来才是,不然,怎么对得起朋友的关心与支持。

还有很多生动有趣的留言,来不及一一回复。

摘杏,吃杏,照相,发朋友圈,忙着看谁点赞了,看谁留言了。嘻嘻哈哈,乐乐呵呵,把有趣的留言读出来给大伙听。在其它几个人发微信,看微信的时候,海平坐在一旁,作起名为《御杏园》的诗来。平日,他有灵感时,就自顾自地在手机上写开了。他写的那些诗来自生活,鲜活而生动,有了不同于别人的独特味道。

人,特别是在农村长大的人,一看到土地上,一看到土地上生长着的可以收获的庄稼与果树就亲,就非同一般地亲。那是因为他们懂得土地,曾经在土地上辛劳耕作过,曾经在土地洒过滴滴的汗水。他们品尝过来自土地上的自己的劳动果实,那种感觉,那份情感,没在土地上出过力流过汗的人,你说给他,他是不懂的,是没有体会的,是不会跟你有了共同语言的。

站在地上摘杏的我,和站在高梯子上摘杏的冯日宁聊起了天。他感激地说,老贺、老徐人好得很,前多年,知道我家里老人瘫痪在床,日子过得难场,十几年了,一年不落,来我杏园子几十箱几十箱的拉杏,他们哪能吃这么多的杏呀,拉回去后,都送给了亲戚朋友。

他们还叫来好多的朋友来拉杏,我知道,他们是实心照顾我,是实心帮扶我呢!人心里要有数儿,要知道啥哩!你来时也看到了,咱这杏园子在村子西头,不挨公路,到地里来,要穿过村子街道才能过来。老贺、老徐人好,介绍来的朋友们也好,他们从来不讨价不还价,也不让我优惠。人要记人的好,要记人的恩,我啥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的好,他们的这个恩!没事了我也寻思,咱就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咋就能遇到这么多的好人,想来想去,是我命好吧!

“是,是的,你是遇上好人啦!人说,人有贵人相助,才能弄事,才能成事,你这是遇上贵人啦!好,好着呢,人都不容易,能帮上人就帮,人帮人,对谁都好!光从这事上,就能看到他俩为人的品性!买个杏是小事,年年从咸阳远道开车来买杏,能坚持十几年,这可不是一件小事,不是容易的一件事!把这事说给谁听,谁都会感动!”同样受了感动的我,有了上边这些说给他的话。

一个下午摘了36箱杏,箱子摆满一地。还没封口的箱子里,黄澄澄,红彤彤的杏儿,看着真是漂亮,真是诱人。仁立去杏树上折了枝叶,给每个箱子的杏上撒上枝叶。心形,绿色的杏树叶,把那箱子里的杏,点缀衬托得颜色越发艳丽好看了。那一箱箱的杏,不管送到谁手上,谁打开箱子,光看一眼,保准口水就会流下来。

刷御杏园的微信,在礼泉工作的何勇,看到东辉先生的朋友圈,知道他和我们到了礼泉。他抱着自己舍不得喝的一罐好酒,已在县城的饭店安排好晚饭,他要东辉叫上大家,晚上一起过去吃饭。

去县城的路上,在咸阳工作的礼泉乡党刘俊杰,此时他人还在咸阳,从微信里看到我在冯园主的御杏园里摘杏。他立马打过来电话问我,你微信中的冯园主,是不是冯日宁?那是我同学,并要和他通话。我说是冯日宁,不用不用啦,我们已离开他的御杏园,正往县城赶。他带着埋怨的口气说:“你回礼泉摘杏咋不给我说一下呀,我老家村子就在附近,人熟得跟啥一样。你给我说了,我会把啥都安排得好好的!”他真挚热情的话语,让人心热,让人心生暖意。

礼泉御杏色泽鲜艳,礼泉御杏甘醇蜜甜,你说,去礼泉御杏园摘杏,这其中发生的有关御杏的故事不也多姿多彩,不也甜蜜感人么?

2019年06月13日于驰风轩

——马腾驰先生近影

作者简介: 马腾驰,陕西礼泉县人。出版有杂文集《跋涉者的足迹》,散文集《山的呼唤》,也获得报刊多种奖项,不值一提。喜爱文字,闲来写写一乐,而已,而已。

散文《背馍》,网上十天时间,点击阅读量超过百万余人次,其后,各类网络平台迅速跟进大量转发,读者人数难以统计。拥有四亿用户,“最大的有声图书馆一一喜马拉雅FM听书社”,普通话与陕西方言版多版本诵读了该作品。网上其它单位制作的《背馍》音频作品版本众多,听众甚广。

其后,散文《母亲做的棉窝窝》《我的老父亲》《土布包袱》《姨亲》《那些年,我们过年的滋味》《烧娃》《下锅菜》《锅塌塌》《豆腐脑吔》《坐席》《交公粮》《打铁花》《感念玉米》《背娃》与《背粮》等作品在网上亦受热切关注,创阅读量新高。《打铁花》获2019年1月21日《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

作者的散文集《背馍记》已于春节前出版,该书已被国家图书馆与多家图书馆收藏。由中国作协副主席、陕西省作协主席、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题写书名并作序《生命深处的吟唱——马腾驰散文研讨会的发言》的散文集《花本无心自在开》即将出版。

(0)

相关推荐

  • 临写《九成宫礼泉铭》

                                                                                    pingpu

  • 953期 || 轩诚:石岗赋/轩诚清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志英赏析: 数年前,梁轩诚约同见石岗先生,说他是"粹然儒者",这句话一直记得.因为几年来确 ...

  • 马腾驰//《闻一闻儿子留下的气息》

    --马腾驰先生手书 闻一闻儿子留下的气息(诗歌) 一一致烈士宁宇的母亲 马腾驰 四年前,天津滨海特大爆炸事故 消防员,您年仅19岁的儿子宁宇 壮烈牺牲 四年前,您曾长跪儿子床前 想闻一闻,想闻一闻儿子 ...

  • 胡马啸西风‖文/闻州来

    胡马啸西风 塞外狂沙四起. 荒无人烟的沙漠上突兀地立着一座客栈.污红的旌旗破旧不堪,在风中猎猎作响.恍若干枯的劲草却显现出触目惊心的生命力,死死地咬着大地. 这是武侠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场景.而每当这时, ...

  • 在儿子婚礼上的讲话//马腾驰

    在  儿  子  婚  礼  上  的  讲  话 ·马腾驰 在这个诸神充满.嘉祥延集的美好时刻,在马博.吴荣杰婚礼庆典这个庄严热烈的现场,社会各方贤达与亲朋好友一一各位尊贵的宾客,能在万忙之中出席两 ...

  • 马有林 | 五月,母亲留下的芳菲

    五月,母亲留下的芳菲 Table qing in Xining 作者|马有林(青海) 母亲的杏花早已谢了 正如母亲的青春 母亲的梧桐正在盛开 正如母亲的暮年 您!忙碌的身影总是 迎接清晨的朝阳 您!昏 ...

  • 马腾驰//老水井

    老      水      井(散文) ·马腾驰 儿时,在老家大张寨,村人吃水,都是从人工打的井里绞水. 水井,不是每家各户都有,一个巷子,也就那么几户人家有.老家的井深十几丈,打一口水井,不但要好吃 ...

  • 【儿童鼻子不通】姜和葱白捣碎包好,擦一擦,闻一闻就好了!

    胡兵偏方 今天 热心网友来信 胡老师您好 真诚的感谢你 为我们设立了这个平台 偏方治大病 很受感动 我也给大家贡献个偏方 儿童鼻子不通的小偏方  主要材料 姜 葱白  偏方用法 用姜和葱白捣碎 用纱布 ...

  • 文徵明《文衡山诗卷闻砧/闻蛙》

    文徵明作于弘治八年乙卯(1495),当时他只有26岁,看笔法已经非常成熟了,已经具有了自己的味道.看文徵明26岁时的行草书,感觉古人都开挂了,今天的人26岁很难达到这个高度. [1]闻砧.明火疏 [2 ...

  • 不用吃,只要放在枕头边闻一闻,失眠、颈椎病绕着走!

    今天 藏在厨房里的调料小茴香 竟是养生调理的高手 把它做成香囊 缓解失眠一点都不含糊~ 一.小茴香香囊:缓解失眠 材料:小茴香.食盐.香囊. 步骤:抓一把小茴香放入香囊,然后再倒入小茴香一半量的食盐, ...

  • 惊!不用吃,只要放在枕头边闻一闻,秒治失眠、颈椎病

    小茴香是一味小小的调料,它不如油盐酱油那样是生活的必需品,但其实它是藏在厨房里的中药高手,拔出病根那可是一点都不含糊的. 很多人都有失眠的困扰,用小茴香就能做一个安眠小方子. 材料:小茴香.食盐.香囊 ...

  • 马腾驰//四畛地

    四    畛    地(散文) · 马腾驰 四畛地,在礼泉县与乾县交界处,是老家大张寨离村子最远的一块地.四畛地北边,紧挨乾县大墙乡赵家村最南端的地.西面,与同为大墙乡周南村最东头的地接壤.南边,和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