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闱品读--林海音《城南旧事》
台湾文学“祖母级人物”的林海音,联结了大陆与台湾文学的桥梁,以其敏锐的文学感觉对台湾文学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城南旧事》以林海音的童年回忆为背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曾经的北平生活画卷。
书里写了几个可爱的小故事,于是有读者问故事到底是真是假?林海音说:“我只要分享我一点缅怀童年的心情。每个人的童年不都是这样的愚呆而神圣吗?”
我在英子的那些旧事里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所以,就把我最喜欢的3个小事故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惠安馆传奇
妞儿一笑,眼底下鼻子两边的肉就会有两个小漩涡。宋妈说:“这孩子长得俊倒是俊,就是有点薄,眼睛太透亮了,老像水汪着,你看,眼底下有两个泪坑儿。”
走到惠安馆门口了。吓了我一跳!正是疯子。咬着下嘴唇,笑着看我。她的眼睛真透亮,一笑,眼底下--就像宋妈说的,怎么也有两个泪坑呀!
这是书中最具传奇色彩的一个故事了。年幼的英子帮秀贞找到了小桂子,同时也帮妞儿找到了妈妈。一边看一边想知道结尾的时候会不会有一个确定的答案,然而,俏皮的英子并没有给到我们一个肯定的答案。
之前组织书友共读这本书,有个书友就问:“英子那个镯子和手表到底有没有拿给秀贞和妞儿?她们真的是母女吗?”其实,我也想知道,跟着秀贞去找爸爸的妞儿,到底有没有走对那条路?或者,对不对也不重要了,因为一个渴望爱孩子的母亲,和一个渴望母爱的孩子,总能给彼此一些爱的温暖。
想起以前也在家附近的车站见过一个女疯子,就像书里的秀贞一样,穿得干净,脸也干净,梳了两条麻花辫,每天就在车站痴痴的望啊望啊。后来听人说这个女人本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可惜孩子突然去世了,具体原因我已经不记得了,只记得那人说,就一个晚上这个女人就疯了。然后每天都在车站从白天站到晚上,不知道是不是在等她的孩子回家。
贵阳的市政工程一直做得不错,于是家附近的车站随着马路拓宽也被拆了。再后来经过那个车站,再不见那个疯女人。其实一开始我还是害怕的,就像英子初见秀贞时一样,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经常见到她反而觉得亲切了。有时候我在想,她没疯以前,是不是也在那里等她的孩子。
“我当时要是有这么大力气倒好了,我生了小桂子,浑身都没劲,就昏昏沉沉地睡,睡醒了,小桂子不在我身边了。我睡觉时还听见她哭,怎么醒了就没了呢?”
“小桂子呀,”秀贞说:“青草要黄了,绿叶快掉了,她是生在那不冷不热的秋天。那个时光,桂花倒是香的,闻见没有?就像我给你擦的这个桂花油这么香。”
故事里的英子后来发烧昏迷了10天,醒来却忘了曾经的这个传奇经历。尽管如此,她依旧在桂花飘香的时候,想起曾有一个温柔的女人给自己讲故事。在赶车人的鞭子抽在马身上时,想起曾有一个手臂也有类似淤青的女孩,陪自己看小油鸡。
驴打滚儿
奶妈这个词,在今天看来是作古的,但在英子和我看来,却是童年时光里不可或缺的存在。宋妈就是一个奶妈,在她刚生了女儿时来到了英子家,成了英子弟弟的奶妈。但宋妈远不止是一个奶妈,她还是英子和姊妹们的“妈妈”。
喜欢书里开篇对宋妈掸灰尘的描写,大大的阳光照进家里,照进床上。宋妈用鸡毛掸指挥这阳光里的细细灰尘,自由起舞。宋妈不喜欢用湿抹布擦拭家具,就喜欢那个弄不干净灰尘的鸡毛掸。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固执又守旧的女人,让家里的孩子们得到了温暖的照顾。
春天弟弟出麻疹闹得很凶,他紧闭着嘴不肯喝那芦根汤,妈说:
“好,不吃药,就叫你奶妈回去!”
宋妈假装一边往外走一边说:
“走喽!回家喽!回家找俺们小栓子、小丫头子去哟!”
“我喝!我喝!不要走!”弟弟可怜兮兮地张开手要过妈妈手里那晚芦根汤,一口气喝下了大半碗。宋妈心疼得什么似的,立刻搂抱起弟弟,把头靠着弟弟滚烫的烂花脸儿说:
“不走!我不会走!我还是要俺们弟弟,不要小栓子,不要小丫头子!”跟着,她的眼圈可红了,弟弟在她的拍哄中渐渐睡着了。
宋妈真的不幸言中。她的小栓子在水里溺死了,小丫头被她爹顺手送给了别人,宋妈真的再要不起她的两个孩子。
英子曾经问过宋妈,为什么自己不奶自己的孩子,而是在家里赚了钱,又付钱给别的奶妈来奶自己的孩子?宋妈当时说她们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我就想起《帮助》里的一个片段,黑人女佣把主人家的孩子当宝贝一样照顾,却只能任由自己的孩子在别人家,甚至是单独待在家里。又像我们城市里那许许多多,为了挣钱而制造出了留守儿童的打工者们。他们,某种意义上都是宋妈。
而那个制造悲剧的宋妈家男人,就和那头只懂嚼草打滚的蠢驴一样,除了要钱再无其他。以前吃驴打滚只觉得好吃,可能,以后再吃的时候,难免会想起宋妈,想起英子的那个问题,宋妈为什么要嫁给一个蠢驴?
在接受儿子去世,女儿寻找无果后,宋妈听了英子妈妈的意见,跟着自家男人回家,重新要个孩子。临行前,宋妈依旧不忘每个孩子需要的东西,能马上做的都尽量做完,不能做完的带回家继续做,等有人上京再给捎上来。这份记挂,让每天都叫宋妈梳头的英子恋恋不舍,也让我这个读者恋恋不舍。
不是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疼爱自己的长辈,陪伴自己度过短暂的童年时光。所以曾经有那么一个人心疼记挂着自己,会是这一生孤单时的慰藉。也许某天,在一条白雪覆盖的路上,还会再听到一串“零零零”的铃铛声,见到那个曾经拥自己入怀的温柔女人。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也不再是小孩子
这是书里伤心的部分。喜欢种花的英子爸爸期待着,英子小学毕业时能代表毕业生上台,英子做到了,爸爸却没有看到。
我哭了,我们毕业生都哭了。我们是多么喜欢长高了变成大人,我们又是多么怕呢!当我们回到小学来的时候,无论长得多么高,多么大,老师!你们永远拿我当个孩子呀!
这些人都随着我的长大没有了影子。是跟着我失去的童年一起失去了吗?
走过院子,看到那垂落的夹竹桃,我默念着:
爸爸的花儿落了,
我再也不是小孩子。
看到英子爸爸种花时,我也想起我的爸爸。小时候家里有一个露天小凉台,凉台上有一个简易的玻璃花房。爸爸那时养了一整个凉台的花,很多花我都叫不出名字来。每天晨起浇水,天气不好的时候,晚上就把花一盆一盆的移进花房。记得有一次我难得穿了条裙子,在花园下的平台转圈圈,就在我转得不亦乐乎的时候,发现有一些小石子飞到我身上来了。定睛一看,原来是我爸用花盆里的小碎石扔我,气得我立马奔回家找他“算账”。
后来爸爸经商去了,也无暇搭理那些花。就像书里说的,爸爸走了,石榴花也谢了。不同的是,我的爸爸只是暂时离开,而英子的爸爸却是永远的离开了。
可能每个孩子都需要一个独自成长的历练,才能慢慢变成一个大人。英子说总有人给她说,她是大人了,需要懂事需要会做事。这样的话我想大家都或多或少的听过吧,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某一刻,曾经的孩子就得变成大人。就像花谢了,不会因为你的喜欢而一直盛开。
有人说 ,成长是从你知道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开始的。曾经把自己放在世界中心的人离开了,我们就得靠自己站在那个中心里,不然,我们就得选择适合自己的位置。这个选择很难,也很痛,但,总得做这个决定,因为,自己不再是那个孩子了。
当自己读懂童年这两个字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离它很远很远了。我想,英子妈妈说的:“父母双双打工,孩子乏人照管,很容易迷失在树林里。”不止是对英子说的,也是对自己说的。我们在成长的树林里总会选错路,走不出去,这也许就是成长给予我们的考验。所以,在看到那些迷失的孩子时,伸手牵好他们,送他们回家,是我们重新走近童年的一个好办法。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但是童年却一去不还。
我是多么想念童年住在北京城南的那些景色和人物啊!我对自己说,把它们写下来吧,让实际的童年过去,心灵的童年永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