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式太极拳 文集
第一路:1起式;2左懒扎衣;3右懒扎衣;4单鞭;5提手上势;6白鹤亮翅;7左搂膝拗步;8手挥琵琶;9左搂膝拗步;10右搂膝拗步;11上步搬拦捶;12六封四闭;13抱虎推山;14手挥琵琶;15右懒扎衣;16单鞭。
第二路:17提手上势;18迎面掌;19肘底捶;20倒撵猴;21手挥琵琶;22白鹤亮翅;23左搂膝拗步;24手挥琵琶;25按势;26青龙出水;27三甬背;28单鞭;29云手;30单鞭;31左高探马;32右高探马。
第三路:33右起脚;34左起脚;35转身踢一脚;36箭步栽捶;37翻身二起;38披身;39左伏虎;40有伏虎;41踢一脚;42转身蹬一脚;43上步搬拦捶;44六封四闭;45抱虎推山;46手挥琵琶;47右懒扎衣;48斜单鞭。
第四路:49野马分鬃;50单鞭;51玉女穿梭;52手挥琵琶;53右懒扎衣;54单鞭;55云手;56单鞭。
第五路:57下势;58左金鸡独立;59右金鸡独立;60倒撵猴;61手挥琵琶;62白鹤亮翅;63左搂膝拗步;64手挥琵琶;65按势;66青龙出水;67三甬背;68单鞭;69云手;70单鞭。
第六路:71提手上势;72高探马;73对心掌;74十字摆
莲;75指裆捶;76右懒扎衣;77单鞭。
第七路:78下势;79上步七星;80退步跨虎;81转身摆莲;82弯弓射虎;83双抱捶;84手挥琵琶;85收势。
二 、武式太极拳的源流
武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永年人武禹襄所创。至今大约有130年的历史。
武禹襄,名河清,自幼酷爱武术,曾习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青萍学赵堡太极拳,备悉理法,并于同期得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他通过对拳谱的研究和本身练拳体验,创编而成武式太极拳。之后他更精研拳理,勤于实践,写出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理论著作,其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武禹襄之甥李亦畬,从1853年开始跟武先生学拳,秉承武先生文武双修、理法并重的治学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武先生所创的太极拳理论,其后,又将其拳艺授予郝为真(当时李先生与郝家是邻居)。从此,武、李一派太极拳便由郝家承袭相传。由于郝家继承、发展和传授这一派拳艺的时间相当长,因此数十年来此拳又称为“郝式太极拳”。
三、武式太极拳的历史吴文翰
武派太极拳兴起于清咸丰年间,始祖武禹襄及其传人李亦畬、李启轩昆仲均系望族儒生,罕于课徒,至第三世郝为真始广传于世,故旧时多称之为“郝架”、“郝派太极拳”;又因其拳势强调虚实开合,民间习称“开合架”或“开合太极拳”。解放后多称“武式太极拳”。海外为了在译音上有别于吴式太极拳,多译成“武(郝)派太极拳”。
始祖武禹襄,名河清,号廉泉,以字行,生于清嘉庆十七年(1812),卒于光绪六年(1880),直隶省广平府永年县人。廪贡生,候选训导,赠封中宪大夫,兵部郎中加二级。武氏自明初从山西移民至此,到武禹襄已是第七代,为永年四大望族之一。其曾祖父讳静远,曾充卫千总。其祖父讳大勇,武生。其父名武烈,庠生。禹襄昆季三人,长兄澄清(1800一1887),咸丰二年壬子科进士,官河南省舞阳县知县;仲兄汝清(l803一I887),道光二十年庚子科进士,官刑部四川司员外郎。兄弟三人,学兼文武、瞻材亮迹,并声于世,世称“三武”。
咸丰初,吕贤基奉旨督办团练,肃书币邀禹察参赞戎机,以母老不能远离辞谢。后来尚书毛昶熙、河南巡抚郑元善又皆礼聘,均婉言谢绝。惟以上事慈母,下课子孙。究心太极拳术为事。
约道光十余年间永年南关人杨露蝉(名福魁,1799-1872杨式太极拳始祖)返里授拳,禹襄与之友好, 得以知其拳技梗概。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出师北征,李开芳部已抵湖北。禹襄奉母命往河南省舞阳县省兄,经永年太和堂店东介绍,绕道温县赵堡镇从拳师陈清平(1795一l868)问技,深得奥妙。其兄澄清于舞阳县北舞渡盐店获清初山西人王宗岳《太极拳谱》,转赠禹襄。禹襄返里后,远法王宗岳,近师陈清平,以儒家学说为指导,参以兵家奇正虚实之道,医家经络气血之说,养生家吐纳导引之功,技击家蓄发提放之巧,经多年专心研习,并多与力大精武艺者相搏,以验技巧,故其术尤为精到。禹襄根据心得著有《十三势行功要解》、《太极拳解》、《太极拳论要解》、《十三势说略》、《四字秘诀》、《打手撒放》、《身法八要》等著名拳论和习拳要旨,把太极拳升华为练意、练体、养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