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策略的探讨
杨 斌
《基础课程标准》提出教学中要落实三维教学目标,即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多数人只倾心于认知技能的目标制定和实施,而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看得可有可无。这种倾向产生的根源在于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思想,以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不重要,难把握,且时效性又不显著。这些做法和认识培养出的是高分低能,人格不完善的学生,是违背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人本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技能、能力的过程,同时是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的过程。因此,《基础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列为课程最重要、最核心目标之一。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也即对客观事物与是否满足主观需要的评价的反映。态度是指对某一客观事物所持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价值观,可以说是态度的凝炼,个体的有些态度经过时间的冲刷而流存下来,融进了人格,于是就变成了价值观。综上所述,罗杰斯认为: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一个人参与实践过程中对各种经验的体验结果,这种体验,一方面取决于他自己在参与实践过程中直接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机体体验;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因教师、父母、同学对自己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产生的积极的经验或体验。因此,本文就新课程教学实践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策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探讨。
1整合教学策略
《课标》提出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此教学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要与知识技能教学目标培养和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培养结合起来。传统教学的策略是任由认知技能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成双线平行的发展。当从事认知技能教学时,很少留意相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而当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行为时,却又经常脱离认知技能内涵。本应该相互联系的两个教学目标,人为地加以孤立和分割,教育功能大为降低。因此,笔者提出了整合三维教学目标的整合教学策略。什么是整合的概念及意义?“整合”一词由英文 integration译来,整合不是简单的结合,更不是“拼合”,整合是对现有各种要素进行合理的调整,有机的组合,追求各种要素的整体结构最佳化和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以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目标。“整合”既反映了事物间的动态作用又强调了事物间结成一个整体的独特性质。因此,整合三维教学目标就是在教学中要理清三维教学目标的内在联系,将它们有机融合起来,形成整体结构,从而发挥强大的整体教育功能。这样获得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才具有生命意义。
1)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认知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基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对知识领域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决定认知的水平,发展方向。而且,在科技高速发展,知识爆炸的现代,情感、态度、价值观对一个人的一生的影响,相对而言意义更加深远;
2)情感、态度、价值观与过程与方法的关系。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是否积极体现,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结果。以听讲、记忆、模仿为主要标志的接受学习,更容易导致学习者的被动、学习过程的消极,学习结果更多指向知识与技能;而以探究、理解、亲身实践、分享与合作为特征的新型积极学习方式,更容易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意义,发展创造性,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3)理清三维之间关系。在新课程中,三维目标是主要矛盾,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过程,怎样有机融合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接受学习过程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是有效的,但是,很难顾及到情感、态度、价值观,方法能力的学习。因此,必须考虑设计新的教学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是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积极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全身心的投入,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解释,调查等一系列方法活动,获得知识与现象的内在联系,并体验到探究过程的各种感受,激发情感,形成科学的态度、价值观。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三维教学目标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2体验的教学策略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传统教学策略上,往往采取口头说教的灌输方式,将情感、态度价值观随便地加诸学习者的身上。期望学习者能在短期内迅速地加以吸收和消化,殊不知这种口头灌输方式,由于缺乏亲切感、具体感和参与感,当一而再,再而三地使用时,最易引起学习者的反感。情感、态度、价值观属于隐性知识,往往隐含于社会、生活实际、教材中,无法形成像书本一样的格式化知识,不易传授、说教,只能通过实践活动或具体案列分析在感受中习得。教学中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在设计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观察、思考的机会;参与、表现的机会;动手操作实践的机会,注意学生的亲身体验,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强调学生理解、体验、反思和创造等不同方式的整合,克服那种单一的、痛苦的、死板的接受性活动方式。因此,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能否达成要看活动过程中学生有没有亲历和体验。从这个意义上讲,注重体验策略尤为重要。
1)在情境中体验。教学中设置情境是指通过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完整,真实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恢复起原来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使个体更真实地融入到情境中去,“身临其境”亲“心”体验其过程,并以此为基础,使个体产生学习的需要和兴趣,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达到主动建构知识,产生感悟,生成意义的目的。情境教学实际上 是以心理体验的方式进行体验的。情境教学的途径多种多样,譬如:通过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促使学生心灵上的激荡,从而使学生获得情感的体验。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如临其境地品读课文的内容和思想,在此基础上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感情并生成意义。通过图画再现教学内容情境,实际上是把教学内容形象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感受到生动的画面,引发学生联想,激发情感,催动灵感;
2)在活动中体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里,活动是指“人的感性活动”。指“实践”,它“反映了作为主体的人在社会生活所有领域中的积极行为”。心理学意义上的活动是“由行为动作构成的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为意识能动性和个体能动性的高级形式”。可见,活动是产生主体体验的重要途径。在活动尤其是主体性活动中,学生主体会对活动产生而产生丰富的体验。相比于听别人的说教,亲身参与活动而形成的体验是刻骨铭心的,终身难忘的。例如:通过制作、实验等操作活动,不但养成动手操作的习惯和能力,而且会促使学生产生兴趣,培养情感和意志;通过参观,调查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同时,鼓励学生体验社会,体验自然,增强社会责任感;在阅读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需要,可以引导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此形象地复现课文的情景。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而且能在扮演中体验,思考,提高。
3师生情意交融的策略
教学活动是“知情交流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觉不自觉地传播自己态度、观点,伴以某种积极或消极的情感。然而,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注意中心集中在教学内容的认知技能的传递上,却往往未意识到自己在传递认知信息过程中的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它不仅会影响学生当时的情感和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而且还会影响学生今后某些态度、观念的形成及个性的发展。因此:
1)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情绪应是快乐、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很难想象在教学实践中,一个带着不快乐的情绪进行教学的教师,会引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因为情感具有感染作用。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发挥。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无数次教学实践都反复证实这点:只有当教师自己处于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下,才能唤起学生振奋、积极的学习情绪;
2)教师要热爱所教的学科。优秀教师不只是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及方法和能力,而且还将自己对学科的深入探索和执着追求的精神,热忱和感受随着教学内容一道带给学生,以拨动、引发、激起学生情感上的涟漪和共鸣。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热忱和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影响学生的的态度,价值观。优秀教师在这方面所起的感染作用往往超过一般的言话说服教育的力量,并且有持久的,乃至终生的影响。陈景润投身于数学事业,摘取了哥尔巴赫猜想——数学上的皇冠明珠,就是缘于初中数学老师的影响;
3)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教学活动是师生之间特殊的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交往的情感关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中,渗透于一切的师生关系之中,因此,师生间的情感会通过对其交往活动和关系的直接作用,而最终影响教学和教育的效果。教师爱学生是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慈爱”、激发学生良好的情绪,并导致学生对教师的“敬爱”和引发学生间的友爱,构成“尊师爱生”这一师生人际关系的情感主基调。情感具有迁移作用,一旦师生情感交融,学生会不知不觉地将对教师的良好情感迁移到教师所涉及的某些对象上,爱教师之所爱,信教师之所道,对整个教学活动都有积极优化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的提高,乃至对学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心身健康等方面都有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