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必看的泰特美术馆

泰特美术馆于1897年首次对外开放,当时官方的名称是国立英国艺术美术馆。之后,该馆以其创始人糖业大亨亨利·泰特的名字命名,从而被称为现在大家所熟知的泰特美术馆。

Tate Modern and Tate Britain

伦敦不可不去的地方,泰特现代美术馆( Tate Modern )算作一处。它为什么这样值得一看,有两个原因:第一在于它丰富的藏品和独特的展放方式,第二在于它的建筑特色。

泰特美术馆主要用来收藏亨利·泰特爵士赠送给国家的19世纪英国绘画和雕塑,以及一些从英国国家美术馆转移而来的英国绘画。泰特美术馆在当时担负着专门收藏英国1790年后出生的艺术家的现代艺术品。

1917年,该馆还负责收藏国际现代艺术品以及可追溯到大约公元1500年的英国艺术品。1955年,泰特美术馆从国家美术馆完全独立出来,现已成为由英国政府通过英国文化、媒体和体育事务部资助的19大国家博物馆之一。

泰特美术馆已发展成为4个美术馆:位于伦敦的泰特英国美术馆和泰特现代美术馆,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和泰特圣艾弗斯美术馆。泰特美术馆将继续关注、发展和提供公众渠道,使公众可以欣赏到英国艺术以及国际现代和当代艺术收藏品。

泰特美术馆是英国国立博物馆,以15世纪迄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2000年,泰特美术馆将其馆藏拆分,成立了四个博物馆:泰特英国美术馆(在泰特美术馆原址)展出1500年至今的英国艺术藏品。

馆内黑洞

一个巨大的房间,最近在英国泰特现代涡轮大厅揭去了神秘面纱,这是一个长30米、宽10米、高13米的金属焊接房间,内部墙壁上贴了柔软的天鹅绒,其漆黑的程度是普通黑色涂料的10倍,它静静地安置在那里,等待着观众沿着一个斜坡走入,去体验它带来的全然黑暗的环境。在英国《卫报》的网站上,可以看到关于这个作品的视频:一个人面对着渐渐到来的巨大黑暗,慢慢走进去,越来越小,直至被淹没。

这其实是波兰艺术家Miroslaw Balka的装置作品,也是泰特年度系列作品的第10件。从2000年开始,泰特每年都要挑选一名艺术家,创作一件装置作品并在美术馆的涡轮大厅展出。由于该厅空间很大,所以艺术家带进来的作品也往往体量惊人,让人过目难忘。在这个空间里,泰特向世人展示过路易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的巨型蜘蛛,哥伦比亚艺术家桃瑞丝·沙尔塞朵(Doris Salcedo)在美术馆造的长达167米的裂缝,还有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仿造的巨型太阳。后来这些艺术家的名字都随着他们的惊人作品留在了人们记忆中。

15世纪迄今的英国绘画和各国现代艺术著称的泰特美术馆(Tate Gallery),其历史要追溯到1897年亨利泰特爵士创立泰特美术馆,当时名为国立英国艺术美术馆。1917年,一向只专著于本国艺术的泰特美术馆奉命开始收藏世界现代艺术,于是,老泰特美术馆于80年代决定另行设立一座专门进行20世纪现代艺术品收藏和展览的美术馆,这就是泰特现代美术馆。

该馆现在是伦敦最受欢迎的美术馆之一,它位于泰晤士河南岸,与圣保罗大教堂隔岸相望,连接它们的是横跨泰晤士河的千禧大桥。外表由褐色砖墙覆盖、内部是钢筋结构的美术馆原本是一座气势宏大的发电厂,高耸入云的大烟囱是它的标志。

今天的泰特现代美术馆由瑞士两名年轻的建筑家Jacqes Herzog和 Pierre de Meuron改建而成,他们将巨大的涡轮车间改造成既可举行小型聚会、摆放艺术品,又具有主要通道和集散地功能的大厅,观众从这里乘扶梯上楼。

他们在主楼顶部加盖两层高的玻璃盒子,不仅为美术馆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还为观众提供罗曼蒂克的咖啡座,人们在这里边喝咖啡边俯瞰伦敦城,欣赏泰晤士美景。

在巨大烟囱的顶部,设计师Michael Crage-Martin与Herzog及de Meuron合作,加盖了一个由半透明的薄板制成的顶,因为由瑞士政府出资,所以命名为“瑞士之光”,如今,它已成为伦敦夜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泰特现代美术馆专门收藏20世纪现代艺术,毕加索、马蒂斯、安迪瓦豪、蒙德里安、达利的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观众前来观赏,美术馆并未按传统的年代编排方式陈列它的艺术品,而是把艺术品分成四大类,分别摆放在3楼和5楼的展厅内。这四大类是:历史-记忆-社会、裸体人像-行动-身体、风景-材料-环境、静物-实物-真实的生活。

这种割破历史脉络的陈列方式使得观众在同一个空间与时间与不同年代围绕同一主题创作的艺术品相遇,人们在观看莫奈的大型壁画“睡莲”的同时可以瞥见身旁的Richard Long创作于1991年的石头阵。不同的艺术思维和创作手段在此直接碰撞,这正是泰特现代美术馆的高明之处,也是它指引人们思考艺术的的精神魅力所在。

在伦敦的夜晚,去一趟泰特现代美术馆。你可以见到“瑞士之光”晶莹灿烂,整座美术馆仿佛一座灯塔,伴着泰晤士河涨潮的河水。

END

编辑 | Ming

来源 | 网络

(0)

相关推荐